聽過這樣一則小故事。
詩人歌德有一天在公園裡散步,在一條僅能容納一個人行走的小路上,對面過來一位批評家。
兩人面對面地站著,那位批評家狂妄無理地說:“我從來不給傻瓜讓路。”
面對赤裸裸的挑釁,歌德沒有憤怒,而是笑著說:“我則恰恰相反。”
說完,便退到一邊。
《菜根譚》裡有言:“世亦不塵,海亦不苦。”
一個人的格局越大,越不與人糾纏。
凡事不糾纏,才能活得輕鬆自在。
每個人的認知水平不同,對事物的理解也不同。
你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人,總愛把自己的想法和認知強加給他人。
面對這些固執的人,你是選擇與之爭辯,還是一笑置之?
周國平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
真正有格局的人,從不和固執的人爭長短。
一天,一位老教授帶著學生外出調研,回來途中,路過一個集市,老教授便打算買一條魚回去煮。
於是,他在一個魚攤前停住了腳步,反覆挑選,最後選了一條魚刺比較少的清江魚。
魚販看到後忙說:“你眼光不行啊,這種魚不好吃,要不要換一條?”
老教授笑著擺擺手說:“不用,就這條。”
魚販見老教授不聽他的,便嘲笑道:“你們這些讀書人,認識了幾個大字,讀了幾本書,就覺得自己什麼都懂,可買魚啊,還得聽我的。”
一旁的學生看不下去,便上去與之辯駁,雙方各持己見,理論不出所以然來,爭吵的聲音卻越來越大。
教授見狀,趕緊付了魚錢,拉著學生離去。
學生不解地問:“那位魚販如此羞辱咱們讀書人,老師您不生氣嗎?”
教授微微一笑說道:“我能理解他。賣魚知道哪些魚好吃就行了,他不是必須要明白,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種類的魚,哪種魚的魚刺少,更適合老年人。”
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辯得清楚。
固執的人,永遠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根本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
一味地與他爭辯,只是在消耗我們的時間和精力。
卡耐基曾說:“在爭論中獲勝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爭論。”
的確如此,長久地爭辯,只會弄得彼此疲憊不堪,不如就此打住,轉身離去。
格局大的人,都不會把時間花在爭論上,因為他們明白,時間和精力,應該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認知不同,不要較勁;層次不同,不必說服。
作家平開順曾講過他父親中風的經歷。
平開順的父親是個熱心腸的人,平時喜歡打抱不平,仗義直言。
一天,平開順的父親看到小區門口,有一輛車子隨意停放在人行道上。人行道本來就不寬敞,這下更加狹窄了,給過往的行人造成很大的不便。
見車裡坐著一個年輕人,老爺子便上前勸說,希望年輕人能把車開到別處去。
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地勸說了很久,可年輕人卻不為所動,甚至惱羞成怒,大吼道:
“我在這裡礙著你什麼事了,你要是沒事趕快滾一邊去吧。”
老爺子聽了特別難受,心裡憋著口氣,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明明句句在理啊,為何反而還被罵呢?
不能釋懷的老爺子,兩天後就中風了。
平開順後來感慨說,父親犯的最大錯誤,就是試圖用道理去感化一個根本不講道理的人。
有句話說得好:
“不要用別人的錯來懲罰自己,不要為別人的愚蠢買單。否則,他不會損失一根汗毛,你卻會因此墜入煉獄。”
在生活中,我們總能遇到一些不講理、不講規則的人。
與他們講理、爭論,最後只會影響到我們的心情,給我們徒增煩惱。
有時,我們不與他們計較,看似軟弱,實則是為了放過自己。
與其跟愚蠢的人糾纏,不如及時止損,揮揮手,讓一切隨風而去。
人最大的聰明,就是向愚蠢低頭。
韓信從小沒有父母,食不果腹,常常受人欺辱。
一天,他佩劍出門,路上有一個屠夫對他說:
“你敢用你的劍來刺我嗎?如若不敢,你便從我的胯下鑽過去!”
面對屠夫當眾挑釁,韓信卻緩緩放下劍,徑直從屠夫胯下鑽了過去。
十年之後,韓信追隨劉邦,為大漢立下不世功勳,裂土封王。
韓信深知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要學會隱忍,逞一時之快殺死了屠夫,只會葬送自己的前途。
成大事者,都懂得控制情緒,忍受委屈。
高僧寒山曾經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回答說:“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誠然如此。
遇到狂妄的人,我們不必急於爭眼前的榮辱,不用在意一時的得失。
尼采曾說:“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與狂妄的人糾纏,就算贏了,也很難全身而退,只會讓自己也深陷泥潭。
俗話說得好:“將軍有劍,不斬蒼蠅。”
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捨得努力,其他的交給時間。
暫時低頭認輸,是儲存實力,等待機會為長遠考慮。
有時適時地退讓,比逞強更有力量。
因為一個人的胸襟,決定了他的成就。
古語有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人活一世,總會遇到一些形形色色的人。
格局大的人,遇到爛人爛事,從不糾纏。
不和固執的人爭長短,是一種沉默內斂的修養;
不和愚蠢的人辯是非,是一種淡然處世的智慧:
不和狂妄的人論高低,是一種適時退讓的胸襟。
餘生願你我看淡看開,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作者 | 曉曉,公眾號:曉曉細說
圖片 |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