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 當成語遇上中醫藥
古風盛行,國潮迭起。當成語遇上中醫藥,又將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為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胡博士說中醫系列特推出“世”說新語欄目,從中醫理論角度出發,重新挖掘成語的中醫價值與內涵,分享成語背後的故事與養生方法,讓讀者感受不一樣的中醫藥文化。
“三年之艾”,從字面的解釋是存放了三年的陳艾。那麼,為什麼要用存放三年的艾蒿?而“三年之艾”又與中醫有著怎樣的聯絡呢?讓我們一起來解讀吧!
三年之艾
【解析】原文為“尤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意思是病久了才去尋找治療疾病的陳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做好準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了。
【出處】《孟子·離婁上》:“今之慾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為不畜,終身不得。”戰國時期,孟子就夏桀和殷紂的滅亡提出了自己看法:現今想統一天下的人,好比得了七年的病要求存了三年的艾草來醫治,平時沒有去積畜,一輩子也找不到。也有另一種理解之說,曰其七年之久的病,要連續用艾草治療三年。
為何要用“三年之艾”?
艾,為菊科蒿屬植物,《中國藥典》收錄其藥用部位為乾燥葉,其味辛、苦,性溫;有小毒。歸肝、脾、腎經。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溼止癢的功效。中醫臨床一般用於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外治面板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性出血。
民間傳統有著各式各樣使用艾的習俗和方法,如端午掛艾、做艾餈、艾葉煮水洗澡、泡腳、艾灸等等……而治療用艾一般入湯劑用新艾,灸多用陳艾。新鮮的生艾含揮發油較多,做成灸條的話燃燒比較快,味道較辛辣,面板刺激性也較大,而陳艾不會。
《本草綱目》記載:“凡用艾葉,需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傷人肌脈。”據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艾葉中的總黃酮和總多糖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有效阻止脂質過氧化引起細胞破壞的功效,而總黃酮含量在艾葉儲存前三年逐年升高,第三年達到峰值後急劇下降;總多糖含量則是逐年下降。綜合分析,古人總結推崇的“三年之艾”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年之艾”與中醫的關係
迴歸到“三年之艾”的寓意,是告誡我們平時就要注意積累,不打“沒準備的仗”,這用中醫的角度去理解就是治未病。《黃帝內經》有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指的就是要在沒有發病之前進行預防,增強自身抵抗力,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要增強自身“正氣”,日常的適當鍛鍊身體、均衡控制飲食、合理安排作息、保持良好心態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此外,用艾灸也是補充人體陽氣行之有效的方法。艾草性溫,“陽氣十足”,加上火的物理作用,能激發和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而艾灸最佳季節是夏季,因為夏天人體陽氣最盛,藉助艾草溫陽之力,讓人體與自然之陽氣更好地結合而固陽於體內。同理,一天之中最理想的艾灸時間是正午,若太早或太晚,容易導致機體內陰陽失衡而帶來不良反應。
艾灸能有效預防和治療疾病,是中醫治未病的“神器”之一。不過這“神器”也有“失靈”的時候,面板過敏者、經期血量較大女性、情緒不穩定者等,還有飯後或過飢時,均不應進行艾灸。
日常生活中適當服用艾草也有防病治病之效。
艾葉紅糖水
材料:艾葉10克、大棗(去核)5枚、生薑5片、紅糖適量
方法:將艾葉、大棗、生薑同煮,水開後調文火再煮10~15分鐘,加入適量紅糖煮溶即可。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用於寒溼凝滯痛經。
艾葉薑茶
材料:艾葉6克、生薑3片
方法:艾葉、生薑同煮,去渣代茶飲。
功效:溫經止瀉。用於治療寒瀉。
而對於內服艾葉,或許有人會對其有小毒的描述而有所擔憂。其實,據文獻記載“口服幹艾葉3~5克可增進食慾,但大劑量可引起胃腸道急性炎症,產生噁心嘔吐……”。也就是說,要大劑量或長期使用,才會對人體產生毒性反應。在此,建議大家日常保健食用艾葉每天鮮品不超15克、幹品不超9克,不要連續或超量服用,如有不適儘快就醫。
版權說明
本文系原創稿,版權歸胡世雲主任中醫藥科普團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團隊聯絡。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即刪。編輯&排版: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