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又有洋品牌辱華,且是多次辱華?對洋品牌辱華、反華舉動進行懲戒的法不嚴,對精神跪族枉顧民族尊嚴的譴責太淺,才是這些洋品牌屢次辱華的根本原因。問題的關鍵,在於法要從嚴,道德底線要拔高。
內容來源:本文由郎言志(liusilang520)原創,作者劉斯郎。
11月15日,又一西方洋品牌陷入了“反華輿論風波”。這回搞事情的,是深受國人喜愛、頗受國內時尚界追捧的法國品牌 @迪奧Dior(該品牌此前曾因辱華事件飽受批評過)。
據悉,事件的起因是迪奧公司在上海的活動過程中,展示的一“亞洲女性時尚”大作使用了典型的西方辱華陰間風格。在該作品中,女子眉目間充滿了斜眼陰暗之態,面色恐怖,手指穿戴著象徵黑暗惡毒的黑甲,頗具“陰間風格”。
此畫面讓人很容易聯想到西方醜華節目中的“傅滿洲”角色,兩者都是將中國人(或亞洲人)醜化成陰險狡詐、恐怖駭人的模樣。這是典型的西方醜華、反華意識形態下的“審美偏見”。
不過,如果單單只是這麼一幅作品,其實很難斷言說迪奧官方是“故意為之”。可更多的跡象,又不得不讓人揣測其陰毒的辱華用意。
根據多位網友反饋,在某博等社交網路平臺,搜尋關於迪奧辱華風波的相關內容後,搜尋頁便被推送“迪奧廣告”,而這個廣告,也有著濃重的“眯眯眼”歧視色彩:右邊的白人男子濃眉大眼,左邊的中國男子消瘦小眼(還戴了類似“西方醜華形象傅滿洲”的同型帽子)。
在西方的種族偏見氛圍裡,這樣的“醜華外貌暗示”是典型的辱華手段。
上圖:被西方媒體和資本捧為“中國高階臉”的演員和模特,在以往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西方人都在塑造一個他們想要的斜眼細目,陰險狡詐的“中國人形象”。
上圖:受西方意識形態影響,此前清華美院的時裝秀畫風也變成了西方醜華審美下的“中國高階臉”。
聯絡到西方輿論氛圍裡的“醜華惡意”,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迪奧的那張“藝術大作”,便會發覺,這其中真的充滿了很大的惡意,是典型的傲慢與偏見式辱華表達。
而順著迪奧這幅作品的創作者 @陳漫ChenMan 的相關線索往下查,眾人還有更大的發現:刻板醜華的拍攝作品,已非首次。作為國內時尚界、藝術圈裡都頗具影響力的業內大佬,陳漫對國內的藝術思想與審美引導力,不容小覷。
但也正是這樣一位頗具影響力的“藝術大師”,拍攝了大量迎合西方的“醜華作品”:眯眯眼滿屏、面色陰間式暗淡、神態庸俗醜陋,是其相關作品裡的“中國形象”。
憑藉著這些“奇怪作品”,陳漫很快就被資本控制的輿論捧為大師,在西方時尚界和媒體界,更是得到了高度的讚揚。美國的反華名刊《紐約時報》更是將陳漫稱之為“中國視覺改革的先鋒”。
如果說,這確實是陳漫本人的審美風格,那便也不為過,畢竟喜好自由。但讓人感到疑慮的是,陳漫本人的自拍、或本人出鏡的相關作品,卻並不是這樣的,她將自己拍攝得柔美可人,與其宣傳“中國女性”的作品畫風截然不同。
作品醜化中國女性、大搞雙標主義,陳漫及迪奧官方的所作所為,很快就激怒了大眾。
自11月15日起,憤怒的群眾就已經攻佔了迪奧官方和陳漫本人的社交賬號評論區。網友們發現,迪奧官方小編在瘋狂刪除留言,而陳漫本人則一直處於沉默狀態。
目前,面對公眾的質疑和譴責,陳漫及迪奧官方均未作出任何正面回應。
不過細心的網友們發現,除了刪評、控評外,本次事件的相關方面似乎還動用了輿論力量,在中國的網際網路上衝樓攻擊爆料者、大面積推送輿論洗白通稿,上演了一波實打實的“資本操弄輿論”的大戲(部分或為獨立行為,但已出現統一的洗白現象)。
上圖:因率先參與曝光“迪奧辱華作品”,郎言志很快便遭到了“洗白賬號”的攻擊,相關洗白賬號不僅將我們譴責迪奧方面的內容解讀成“挑事賺流量”,還汙言穢語、造謠攻擊,並變向洗白西方醜華行為“非惡意”,將矛盾引向“涉事模特受傷害,是參與譴責的國人的錯”。
上圖:11月15日,出現在社交網路上的洗白通稿。
網上有一種聲音,一直在為迪奧和陳漫本人“鳴冤”,這些鳴冤的觀點,其實無非就是“中國人太敏感了”、“中國人過度解讀了”等等。但迪奧方面真的冤嗎?答案顯然不是,因為這次的“醜華事件”,並非迪奧第一次所為。
其實早在2019年,迪奧就出過多個辱華、反華細節,先是在中國地圖上做“分裂”手腳,嚴重違反了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再是在表演節目過程中故意設計醜華古裝畫面,引發大眾不滿。
醜化中國女性、中國文化,輿論發酵後刪評控輿、洗白水軍狂衝、爆料者被造謠攻擊······這一波操作,可謂一氣呵成。
似乎有某股力量,想透過這樣並不光明的方式,去平息這場輿論風波。他們似乎篤定了,只要時間一久,中國人就會“忘得一乾二淨”。而這錢嘛,照樣接著賺。
寫在最後:
西方時尚品牌挑釁中國人、甚至是公然辱華已非首次,從此前拍影片辱華的杜嘉班納,到驅趕華人買家的巴黎世家,從公然造謠攻擊新疆棉花的HM,到添油加醋構陷新疆棉的阿迪達斯和耐克,再到反覆羞辱中國人情感的迪奧……一眾西方品牌,接連地探試著中國人的底線。
上圖:此前杜嘉班納辱華影片截圖。
這是何必呢?中國明明是這些品牌最大的海外市場,中國人民就是它們最重要的衣食父母,可它們為何要這樣反反覆覆地噁心衣食父母呢?
我想,這裡面除了西方人的傲慢與偏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國人的健忘與部分跪族的“沒骨氣”。反新疆棉的阿迪和耐克一打折,沒骨氣的人就堵滿了門店,HM給夠廣告費,缺鈣的鬥魚直播就在國慶期間首頁推薦HM的廣告。
以前的先賢,為著骨氣而“不為五斗米折腰”,現在的跪族,為著虛榮而“給一斗米就折腰”。關鍵在於,這個時代的一些人,吃太飽了,忘了疼。
對洋品牌辱華、反華舉動進行懲戒的法不嚴,對精神跪族枉顧民族尊嚴的譴責太淺,才是這些洋品牌屢次辱華的根本原因。問題的關鍵,在於法要從嚴,道德底線要拔高,不能讓“個人選擇自由”凌駕於“民族尊嚴”之上,明明那邊的洋品牌在辱華,這邊你還來一句“愛好自由”,這是極其卑賤的行為,賤得骨頭都沒了去。
尊嚴,是自己“爭”來的,而不是“舔”來的,更不是“跪”來的。(劉斯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