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一年底(1757年)準噶爾降而復叛後,整個北疆,巴里坤以西,清軍已經全部退出。此時早已心懷不軌的小和卓霍集佔覺得,可以和清廷撕破臉了。在他看來,滿清根本控制不了新疆,此時不趁機舉事,更待何時?
01兆惠和乾隆的分歧
這個時候,剛剛擔任主帥的兆惠和乾隆之間卻發生了第一次意見分歧。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兆惠接到了從庫車逃出來的南疆貴族鄂對的控訴,又風聞傳言說,之前派去安撫小和卓霍集佔的阿敏道被扣留了,然後他立刻敏銳地察覺到,要反!
所以兆惠立刻向乾隆上奏,必須立刻南下平叛!在他看來,蒙古準噶爾人已經被天花折磨得不成人樣,雖然仍在不斷地進行叛亂,但都是小打小鬧不成氣候,相反,如果大小和卓發動了叛亂,有可能就是燎原之勢,後患無窮!
兆惠的這個判斷,也得到了前線其他將領的贊同。可是乾隆雖然遠在北京,不瞭解前線的實際情況,卻更相信自己的判斷。在他看來,兆惠是沒有抓住重點,準噶爾人才是心腹大患。因為他始終認為朝廷對大小和卓有恩,不相信世上會有人這麼忘恩負義——剛剛被清軍從準噶爾人的牢籠中解救出來,居然會一轉身就反叛。乾隆的判斷是大小和卓最多隻不過是首鼠兩端,腳踩兩隻船而已,兆惠未免有點小題大做了。
但是兆惠堅持認為,等到這波天花疫情結束,估計蒙古準噶爾諸部,也剩不了幾個人了,完全不必擔心。倒是大小和卓包藏禍心,千萬不能讓他們有機可乘,否則以後就不好收拾了。可是對於遠在北京的乾隆和周圍的大臣們來說,記憶中那些來如影去如風的蒙古準噶爾騎兵,是永遠不能掉以輕心的。畢竟他們和朝廷周旋了長達80年之久,十分難纏且多次擊敗清軍,現在難得有斬草除根的機會,如果稍一鬆勁,又讓他們捲土重來,豈非前功盡棄?
至於那些遠在天邊的南疆人,不過是蒙古準噶爾的附庸,歷史上也沒聽說過他們有什麼驚人的壯舉。即便大小和卓真的意圖不軌,以他們的能耐,就是給他們機會,諒也掀不起什麼波瀾。所以乾隆嚴令兆惠,暫時別管南疆的大小和卓,當務之急是全力以赴,去平定蒙古準噶爾部的第三次大規模叛亂!以最快的速度,抓住阿睦爾薩那,徹底結束這一切!
估計兆惠看到乾隆的這份命令,心情很複雜,但是他也知道,乾隆這個人面善心狠,而且性子很急,一年半的時間就擼掉了五位前線統帥。雖然說,這些人的表現確實不好,但是乾隆也真沒有給他們一丁點機會來將功補過,實在是有點過分嚴厲。
雖說古語有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兆惠權衡再三,胳膊拗不過大腿,只好暫時放下大小和卓,全力對付北疆的準噶爾叛軍。於是只好先派人送了一封信到南疆,敦促大小和卓,立刻釋放阿敏道。然後他就親率大軍,再次前往伊犁,去剿平蒙古準噶爾的叛亂,同時探訪阿睦爾薩那的下落。
02志大才疏的霍集佔
話分兩頭。先來說說之前受命前去安撫大小和卓的,在庫車遇到什麼樣的情況呢?
話說阿敏道(如下圖)率領一百人一進入庫車城,就被繳了械,囚禁了起來,但是卻一直沒有殺。實際上這還是大小和卓的老手法,當初對待準噶爾使者託倫泰就是這個套路,先抓住你,殺不殺,看看風向再說。但是小和卓霍集佔還是經驗欠缺,看到準噶爾人再次叛亂,清軍退出北疆,就天真地以為清軍將被徹底打敗,實際上根本不得要領。因為就北疆當時的情況,事實上還很難說誰能笑到最後。
當然,讓我們今天來看,誰都能看得很清楚:滿清處於上升期,而且“大中華”的概念堅定不移,有著內地和喀爾喀蒙古的雄厚資源等等。反觀準噶爾,連年內鬥,天花肆虐,元氣大傷且內部裂痕嚴重,阿睦爾撒納實際上因為血統問題而難以服眾,準噶爾人連一個真正的扛把子都沒有。即使沙俄想伸手,這時候實力還不足,哈薩克部則自身難保,更難有力量援助準噶爾人,而且哈薩克人與準噶爾人更是世仇等等,所以勝負並不難預料。
但是霍集佔肯定是沒有這樣的眼光。但即使如此,按道理說,霍集佔也應該能明白,清軍之所以全部退到了巴里坤以東,無非就是因為冬季來臨罷了。這大冬天的,無論清軍還是準噶爾都無法出擊,都進入了“冬眠”狀態,真正要看誰贏誰輸,局勢發展,至少也要等到開春以後啊。但是霍集佔連這一點也沒看到,只能說此人有做大事的膽魄,卻缺乏做大事的才幹和見識。
那麼準噶爾人再度在北疆叛亂的這段時間,霍集佔都做了什麼呢?霍集佔主要是在南疆鞏固權力,重點就是打擊異己、清除潛在對手、分化弱化南疆原有的世家豪族。
霍集佔首先要清除的,自然是黑山派的上層。黑山派和卓雖然已經完敗,但是南疆還有一些黑山派的維吾爾上層人士,包括既不屬於黑山派,也不屬於白山派的和卓,比如有一個叫伊克和卓的,是當年黑山派始祖依斯哈克一個弟弟的後裔,在南疆也有一定的影響力。黑山派和卓統治南疆時期,這個伊克和卓大約是屬於協助管理的這麼一個角色,霍集佔對這樣的一批人,統統進行了屠殺。
其次是清除察合臺汗王的後裔。我們知道察合臺汗國雖然早就亡了,但是汗王家族的後裔還是有一些的,雖然在隨後的葉爾羌汗國時期,阿帕克和卓還和察合臺汗王后裔來來回回鬥過幾次,但是並沒有趕盡殺絕。那麼這批人對霍集佔來說,也是危險的,是潛在的對手,所以也要進行消滅。
這前兩種人都好辦,黑山派早已落敗,白山派勢力強大,而察合臺汗王后裔也早已是昨日黃花,殺起來都不費什麼力氣。麻煩一些的,則是準噶爾統治時期,崛起的那些伯克們,比如鄂對(如下圖)家族、霍集斯家族。
鄂對已經跑到了清軍那頭,霍集佔想殺也夠不上,最多隻能殺一下鄂對家族的人。但是霍集斯家族卻一直在南疆。雖然霍集斯家族從大和卓波羅尼都一進入南疆就追隨大小和卓,一路從烏什打到喀什噶爾、葉爾羌,但是霍集佔根本不放心。
史料記載,霍集佔在南疆只信任當初和他一起囚禁在伊犁種地的一批人,只覺得這一批人可靠。這也好理解,霍集佔哥倆從小就是和這批人一起長大的,大家都在伊犁準噶爾人手下提心吊膽的過日子,同患難,知根知底,所以自然是重用、依靠這一批人。
其實這也能看出來霍集佔的狹隘來,你如果真要一統南疆,自然需要更多的人才,因為你現在是上了一個臺階了,擁有的是一個更大的局,這就必然需要更高的人才來襄助。而跟著你一起,從小窩在伊犁種地的那批人,眼界又能比你高到哪兒去呢?
03霍集斯的陽奉陰違
那麼對於霍集斯(如下圖)家族,霍集佔是採取分而治之的辦法。阿克蘇、烏什不是你霍集斯家的根據地嗎?那麼我就把你們拆開:將霍集斯任命為和闐伯克,霍集斯的哥哥阿布都瓦哈普任命為葉爾羌伯克,霍集斯的一個兒子漠咱帕爾為烏什伯克,另一個兒子阿布薩塔爾為阿克蘇伯克。同時也沒有讓霍集斯到和闐上任,而是隨軍,一直跟著霍集佔效力。
不得不說,小和卓霍集佔的這一系列組合拳還是相當高明的,如果換成一般人,肯定就被他玩弄於鼓掌之中了,但偏偏這個霍集斯卻是個人精,是個善於見風使舵的主兒。
霍集斯的家族早期因為準噶爾人的扶持而成為阿克蘇、烏什一帶的世家大族,兄弟子侄均為伯克,所以霍集斯之前一向對準噶爾人忠誠,深得準噶爾汗王達瓦齊的信任。但是這個忠誠都是表面功夫,後來霍集斯看到清軍勢大,其實暗地裡早就把寶壓在清朝這邊了。當準噶爾汗王達瓦齊兵敗,走投無路之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投奔他,結果被他用計灌醉後抓住,送給了清軍當見面禮。
以霍集斯的一系列行為來看,那就是個玩弄政治權術的老油條了。所以他對霍集佔的心思是一清二楚,對當時南疆的局勢和自己應該站在什麼立場,更是心如明鏡一樣。所以他表面上對大小和卓是恭恭敬敬,完全順從,領導怎麼安排就怎麼辦,絕無二話。這也就是為什麼阿敏道一到庫車,就是被他的兒子呼岱巴氐爾在城頭上哄騙入城的原因。
04倒黴的阿敏道
就這樣,到了乾隆二十二年的三月,小和卓霍集佔覺得南疆局勢已經盡在掌握,而清軍敗局已定,終於決定,殺阿敏道,叛清自立!
霍集斯雖然表面上對大小和卓忠心追隨,其實他的頭腦和眼光要比霍集佔高得多,他認定跟著大小和卓叛清,勝算太低,自己只不過是要敷衍了事而已。對於這一點,霍集斯的兒子呼岱巴氐爾自然也得到過老爸的授意,很清楚老爸是怎麼想的。因此當呼岱巴氐爾得知霍集佔下令要處死阿敏道後,立即便給關押的阿敏道通報了訊息。
呼岱巴氐爾具體怎麼通報的訊息,阿敏道又是如何反應,以及呼岱巴氐爾給了阿敏道什麼幫助,具體細節今天我們都不得而知了。透過史料,我們只能知道,在呼岱巴氐爾的幫助下,阿敏道和自己的一百名手下:“步行脫出,殺回人三十餘”,跑出了庫車城。
這至少說明,呼岱巴氐爾第一應該是給了阿敏道兵器,否則阿敏道他們被關押,是不可能有兵器的;第二是給阿敏道指了逃跑路線,否則以阿敏道人生地不熟,一進入庫車就被關了起來,往哪兒跑都不清楚,萬一跑到人家重兵集結的要隘關口什麼的,那不是直接送人頭去了?第三,阿敏道他們是“步行”,說明是沒有搶到戰馬。戰馬在當時是稀缺戰爭物資,肯定是和重兵在一起的,所以無法搶到,只能步行逃跑了。
但是在新疆這個地方,地廣人稀,尤其是南疆,動不動幾百裡地沒有人煙,沒有馬那基本上就是沒有腿,根本難以逃離。所以當霍集佔的手下得知阿敏道逃跑,立即派遣了三百人,追上了阿敏道,將阿敏道及所率的一百索倫兵,全部殺死。倒黴的阿敏道就這樣掛了!
兆惠這邊,等知道阿敏道和一百索倫兵被殺,已經是四月了。兆惠的擔憂終於變成了現實,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因此兆惠立即命令手下的參贊大臣富德繼續在北疆執行抓捕阿睦爾撒納的工作,而自己則準備揮師南下,去平定大小和卓。
但這事兒還得給乾隆彙報。但是乾隆在得知阿敏道被殺後,卻並不贊同兆惠出兵南疆,趕緊下旨給兆惠說:你們忘了你們在是幹什麼去的麼?你們是去平定伊犁(即指平定北疆準噶爾人)的,先抓住阿睦爾撒納要緊。南疆的事兒,先不急,等抓住阿睦爾撒納,平定了北疆之後,可以“從容辦理”。
05乾隆的如意算盤
大家看到這裡,想必會心存疑問,如果說乾隆之前是因為情況不明導致判斷有誤的話,那麼現在大小和卓反跡已顯,為何他仍不當回事呢?難道乾隆並不急於平定南疆嗎?
小編試著分析一下,大致有以下原因。首先對於乾隆來說,一方面對不守信義降而復叛的阿睦爾撒納是恨之入骨,現在此人久抓不得不說,還三番五次地煽動叛亂,搞得清軍焦頭爛額,因此就算是天塌下來,也得先把阿睦爾撒納逮住了再說。另一方面,如果阿睦爾撒納一日不除,北疆乃至外蒙就一日不寧,也許就會捲入越來越多的準噶爾人和喀爾喀部蒙古人。這樣越往後拖,就越不好收拾。更讓人擔心的是,當時不斷擴張的沙俄對阿睦爾撒納是高度關注,不斷地和阿睦爾撒納接觸,一心想利用這個反覆無常的傢伙,把新疆搞成一個沙俄影響和控制下的獨立政權。所以解決阿睦爾撒納,是越快越好。
還有不容忽視的一點,從軍事上來講,南疆是一塊死地,相對封閉,北面是天山山脈與北疆相隔,西面雖然挨著費爾幹納盆地,但是群山相連,連線有限,南邊是西藏,隔著崑崙山呢,過去就是今天的羌塘無人區,往東雖然連著青海,但也是無人區,因此很難成什麼氣候。而北疆就不同了,不僅直接連著內地,還連著外蒙、俄羅斯、哈薩克等地,受外來影響的變數很大。因此北疆只要解決了,南疆就是甕中捉鱉。應該說,從這點上來看,體現了乾隆在軍事戰略方面的遠見卓識。後世左宗棠平定阿古柏,收復新疆,同樣也是奉行“先北後南”的軍事戰略,結果取得了圓滿的結局。
兆惠等在新疆的清軍將領一看,既然皇上這麼堅持,還有什麼好說的,那就按照皇上的意思辦,先抓阿睦爾撒納再說吧。這樣,到了乾隆二十二年六月,清軍第三次進入伊犁,勢如破竹,準噶爾部紛紛潰敗,阿睦爾撒納再次逃往哈薩克部,清軍也就跟到了哈薩克部,造成了哈薩克人的恐慌。當時的哈薩克汗王阿布賚雖然與阿睦爾撒納私交很好,但此時也不能再為阿睦爾撒納提供庇護,阿睦爾撒納因此繼續逃往俄國。阿布賚則請降,成為滿清屬國。兆惠抓獲阿睦爾撒納的侄子等一批心腹骨幹,押往京城問罪。
七月,清軍開始對不斷投降又不斷叛清的準噶爾人進行報復性屠殺,再加之天花流行,準噶爾人對天花基本是毫無抵抗力,因此整個北疆除了清軍之外,差不多是為之一空。九月,阿睦爾撒納在俄國也因天花而身亡,但是俄國人則拒不交出阿睦爾撒納的屍體。直到第二年,乾隆都在為這事兒操心,不斷地與沙俄交涉。
但無論怎樣,北疆的問題,已經徹底解決了。這時候,乾隆終於將目光轉向了南疆,轉向了大小和卓。然而令乾隆沒有想到的是,兆惠卻對進軍南疆猶豫了起來。那麼,原本積極計劃平定南疆的兆惠為什麼遲疑?乾隆是否還對大小和卓抱有投誠的幻想?清軍又將如何排兵佈陣,用怎樣的策略征服南疆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您有何看法,歡迎下方暢所欲言,期待您的指教!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體元的文史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