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突圍》於昨晚收官。
怎麼說呢?
也怪自己讀書少。實在找不出更好的片語來形容筆者的感想。
想來想去就一個字:“爛”。
其實在劇集剛播出過半時,網上就不乏各種對《突圍》這部劇的聲討之聲。
什麼“迷幻剪輯”,“選角失敗”,“演技掉線”,“莫名串劇”“劇情單一”等等。
如今,看完之後對以上的聲討真的是嗤之以鼻。
當然,不是說大家說的不對。而是這些聲討太小兒科了。
如果說以上的說法已經說明此劇的“爛”,那麼我認為這部劇真正“爛到骨子裡了”。
首先,劇情的主線——拖沓。
開篇就是中福集團80年慶典倒計時80天。結尾慶典如期舉行。
短短80天搞掉了中福毒瘤。時間線還是緊湊的。但觀感為何顯得如此拖沓呢?
究其原因就是劇情空洞。缺乏層層遞進的張力。
與四年前《人民的名義》同一作者的周大這次真的大失水準。
《人民的名義》。震撼的開篇遷出丁義珍。然後引出祁同偉。帶出高育良。牽出趙立春。
從下到上,層層遞進,迷霧漸消。
反觀《突圍》。
最大的boss林滿江過早浮出水面。這就導致了劇情尷尬的境地。
劇情推進也不行,不推進也不好。
推進吧,林滿江早早倒臺。那還演啥?
不推吧,齊本安遲遲無為。那還演啥?
沒辦法,折中吧——慢慢推進。
可畢竟是45集的長劇。怎麼慢下來?
填充……
然後嘛,就有了長篇大段的,無關緊要的民國迷你劇……
其次,秦小衝支線——多餘。
作為一部電視劇,或者一個故事來說。支線的作用就是為主線服務的。當兩條線某一時間點聚合。那種碰撞出的觀感和爽感是急劇吸引眼球的。
然而,秦小衝這條支線沒對主線起到任何推進作用。
兩條線的主人公,全劇盡然零交集。秦小衝只出現在齊本安夫婦的茶餘飯後的談資中。
對本劇唯一的作用就是做了一個很好的填充材料。
其實這條線還是有著一個吸引觀眾的要素的。那就是懸疑。
剛開始,觀眾還是想要知道秦小衝到底是不是被冤枉的?被誰冤枉的?怎麼被冤枉的?為何被冤枉的?
然而,這條線還是失敗的。
多餘除外。就單線本身也是空洞無比的。
這條線的boss陳礦長。比林滿江的過早暴露更加不堪。
他是直接結局。結局在電視劇開播以前……
導致最後秦小衝的昭雪沒有對觀眾產生任何情緒波動。
沒有對秦小衝受到不公處罰的同情。沒有對秦小衝冤案平反的暢快。
最後,京州市委領導班子的支線——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這條線對主線的服務也是少之又少的。而且感覺這屆領導班子的能力太弱了。
這些體現在一些細節上。
王平安一個被觀眾戲謔智商捉急的重犯(黑色塑膠袋裝大把現金與違反分子當面交易)。愣實在重重圍堵下跑丟了性命。
觀劇時一個彈幕讓我樂了好久。“你們設的關卡查個酒駕都能讓司機跑了”。
而且最後對吳雄飛市長的處罰讓我一時沒反應過來。
鑑於劇幅的限制,吳雄飛的出場並不多。他沒幹什麼大惡之事。也沒貪汙受賄。怎麼就受罰了呢?
後來想想,也許是因為他有懶政思想,和不敢擔當的作風吧……
由於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這條線不便評論過多……
四年前,一部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火遍全國。全民熱議。
此後,此類電視劇多多少少打著正劇的名號,蹭著那多多少少的熱度展現給觀眾。
正劇,正能量之劇。
不是一部劇中憑著某個人,某個機構,某個領導,說兩句高大上的話,喊兩句高大上的口號就能做到的。
那樣只是一場鬧劇罷了。
“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
筆者還是覺得一個“爛”字過於蒼白。思來想去,以上某位前輩的經典評語或許更適合《突圍》這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