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來了一個美女患者,今年有38歲,身材是比較富態的那種。她最近兩個月不知道是怎麼了,體重一直在增加。也不想吃飯,比別人還胖,肚子也比較大,在別人眼裡就是那種喝水都會發胖的人。經常感覺肚子撐,滿。一走路都是呼哧帶喘的。之前住在六樓,沒有電梯,走樓梯特別累,現在只好換成一樓了。
我看了她的舌苔,舌體一圈都有齒痕,舌白苔膩,脈象虛弱。根據她說的症狀,基本上可以確定她是因為脾虛而導致的飲食停聚,水溼停滯腸胃造成不想吃飯,胸口和肚子滿悶。因此就出現了所謂的不吃飯喝水還會胖的情況。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肥胖,而是一種病態,用藥調理調理就過來。治法健脾化積除痞,方用枳術丸加炒麥芽、萊菔子、雞內金。
枳術丸是出自《內外傷辨惑論》,方中是枳實、白朮兩個藥。(而不是枳殼和蒼朮,一定要記清楚)。白朮與枳實的用量比是二比一。
白朮是甘溫的,能夠健脾除溼,幫助脾胃運化。
枳實是微寒的,下氣消滯,散積消痞。
兩藥一個補一個行,一個溫一個寒,一個升一個降,組合得非常好,運化中焦的氣機。方子重在健脾,使脾胃好起來,避免經常飲食不消,重在補虛。治療的是脾胃虛弱,飲食積滯不消,胃脘部滿悶不舒的問題。
枳術丸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東垣效法醫聖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的枳術湯,方中倍用白朮為君藥,是以補為主。
而枳術湯中君藥是枳實,是以瀉為主。是用來治療心下也就是胃脘部水飲停聚情況,水飲堵在胃裡面就要給排掉,就用枳實來攻逐停滯的水飲,散結消痞,再用白朮來培土製水,方子重在消水飲,補虛為輔助。
兩個方子一緩一急,一補一瀉,其治療目的也不同,因此在這兩味藥之間轉換用量就能實現不同的治療效果。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常把枳術丸作為基礎方,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來加減使用。
對於年幼的兒童和年老體弱的老人以及那些脾胃特別虛弱的人,用枳術丸加黨參、茯苓。
對於經常喝熱水不能吃涼東西,一吃涼東西就拉肚子等脾虛胃特別寒的人,用枳術丸加乾薑、砂仁。
脾胃虛弱伴有早上起來噁心想吐的患者者,用枳術丸加橘皮、半夏。
脾胃虛弱不想吃飯,一吃就脹得難受的患者,用枳術丸加炒麥芽、萊菔子、雞內金。
脾胃虛弱而肚子特別脹的患者者,用枳術丸加木香、枳殼、佛手。
脾胃虛弱伴有水腫特別重的患者,用枳術丸加防己、豬苓、木通。
我是八零後還在路上的中醫李大夫,堅持科普中醫,讓更多人實現自我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