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哈市的劉女士(化名)今年71歲,幾天前,她突然發生不明原因的右上腹劇烈疼痛、高燒不退、面板變黃等情況,家人趕忙將她送至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住院治療。
經檢查,專家診斷其致病的“元兇”是膽總管內的多枚結石,需進行手術治療,得知劉女士的情況後,家人陷入兩難。
原來,五年前劉女士因胃癌經歷過一次胃大部切除術,手術對她的身體造成了一定影響。且因年齡較大,再次行外科手術可能需要膽腸吻合術,術中風險較高,術後生活質量可能再次受到影響。結合病情及劉女士和家人的訴求,普外科宿華威副主任醫師和消化內科四病房關景明主任醫師、馬驍副主任醫師共同商議決定試行內鏡微創治療,即ERCP(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膽管取石治療。
關景明表示,ERCP取石術具有微創的獨特優勢,患者免受外科創傷,術後迅速恢復,不影響生活質量,適合無法耐受手術的患者。
馬驍告訴記者:“常規ERCP操作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我們將內鏡從患者口中探入,內鏡順著患者的食管、胃到達十二指腸很容易尋找到乳頭開口,經十二指腸乳頭插管後,才能進行膽管取石治療。十二指腸插管成功是手術的基礎。目前,我國三級醫院的內鏡醫生常規十二指腸乳頭插管成功率高達95%以上。然而,消化道重建ERCP插管成功率僅為68%。因為消化道重建的方式不同,例如結腸前吻合造成輸入襻較長,常規內鏡無法到達十二指腸乳頭開口,為內鏡下尋找十二指腸乳頭造成不同程度的困難。而且,消化道重建的十二指腸乳頭插管與常規乳頭插管方式完全相反,也給操作帶來一定困難。”
憑藉夯實的理論基礎和精湛嫻熟的技能,在疼痛科方先海副主任醫師保駕護航下,關景明教授團隊歷經兩個小時努力,順利將多枚結石取出,術後劉女士的腹痛、發熱等症狀消失,已恢復出院。
【來源:ZAKER哈爾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