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是人們喜歡的佐料之一,也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材。它味辛性和,具有提味、溫通、解腥、去毒等作用。《本草綱目》中說它,生用發散,熟用中和。意思是說它具有發散內外寒邪,生髮陽氣的作用。可以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脾胃功能不和、胃脹、胃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大便溏稀等症狀,對於肺寒、咳嗽、咳痰以及風寒感冒也有一定的療效。無怪俗語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大夫開藥方”。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生薑含有油性揮發物、薑辣素、維生素、姜油酚、樹脂、澱粉、纖維以及少量的礦物質,能增強血液迴圈,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進消化,提高食慾。生薑還含有一種類似水楊酸的化合物,相當於血液的稀釋劑和抗凝劑。對降血壓、降血脂、預防心機梗塞有特殊的作用。這樣看,俗話說的“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們老家產的生薑,品種和臨沂、壽光、淄博等地的不同:臨沂等地出產的生薑俗稱“大姜”,塊頭大,奶頭大,薑絲子粗,姜味不很濃。而我們老家的生薑,俗稱“小姜”,姜塊小,奶頭小,絲子細,姜味特別濃,去腥、提味的功能特別明顯。所以,一些大飯店的廚師,都常常叮囑採購,買生薑一定要買“小姜”。一些有經驗的人們,日常食用和驅寒、發汗、排溼用的生薑,平時藥劑、藥膳中用的生薑、薑片,美容店用的薑汁……也都用“小姜”。
“大姜”是怎樣種植、收穫、儲藏的,我不太清楚。對家鄉的“小姜”,我卻瞭如指掌,大致經過拾姜種——曬姜種——炕姜種——下姜——插帳子——封溝——拔姜——窖姜等過程。
拾姜種。就是把儲存在姜窖用作種子的姜塊提到地面上來。一般在清明前後,要湊好天,安排在早飯後。提上來之後,便放在太陽下曬,然後去掉姜塊上的泥沙,剔除有病的(主要有兩種:黑根子和癩毒)、殘損的、瘦小的。傍晚的時候,再拾到屋裡去。
曬姜種。拾上來的姜種要接連曬兩三天(白天單塊擺在太陽下,晚上收拾到屋裡去,放到比較溫暖的地方,用棉被等蓋上)。然後放在屋裡“困”著,一般“困”四五天再拾出來曬一天,總共要“困”半月二十天的,曬三、四遍。“困”、曬到姜塊分頭的腋下有了裂紋,就算曬好了。
炕姜種。將準備好的“姜包”(一般是席簍子或紙箱子),周圍鋪上三層以上的草紙,把曬好的姜種芽口朝上放在裡面,放滿後,上面也鋪上草紙,用繩捆結實。過去是在廚房的內頂部用木頭棚好架子,把姜包放到架子上,利用做飯時燒柴火來提高室內溫度,促進姜塊長芽。現在,一般都不燒柴禾了,大部分是把姜包放在塑膠大棚裡或頂層樓裡催芽。當然,催芽一定要掌握好溫度,一般在15、16度為宜。溫度過高,出的芽過細;溫度過低,出芽太慢。姜種一般要炕二十天左右,芽子長到一釐米長的時候,就該種植了。
下姜。我們那裡把芽塊種下稱為“下姜”,時間一般是過了立夏。先把炕好的整塊的姜種按照芽的情況掰成種塊,每種塊上只留一至兩個大芽,其餘的小芽或暗芽都要去掉(不然下到地裡,以後會出荒芽子,給主植爭肥爭水)。
姜對土地的要求比較嚴格,黃土或老土地更適合其生長,漏水漏肥的沙地就不適合種植。地要深翻整平。畦種,一般畦為東西走向。畦牆要調高一些,踩實一些,行距五十七八釐米。畦整好後,在畦內先施發完酵的農家肥(圈肥最好)作底肥,再翻土整平。在畦牆陰面出較深溝,溝中再施餅肥、複合肥。整平後再在畦中偏左出淺溝,將種塊平躺放在溝中,芽朝上,株距十五六釐米。土埋,其厚兩釐米左右。澆漫頭水。
插帳子。姜是喜陰的作物,不喜歡陽光的暴曬(特別是生長的前期),因此要為它遮一些陰。過去,一般是緊靠畦牆的陰面插上“稈草”(小米的秸稈),現在,都用專門為生薑製作的遮陽棚了。
生薑的前期管理主要是澆水、除草和防止病蟲害。生薑是喜水作物,適當澆水,使土壤保持溼潤,更利於其生長。為了避免對作物的損害,除草一般採用人工拔草的辦法。我們那裡生薑的常見蟲害是姜螟(鑽心蟲),主要以幼蟲為害。幼蟲鑽進幼苗植株中心蛀食,導致植株葉片枯黃,甚至枯死。一般用除蟲菊脂類農藥噴灑毒殺,輔助採取人工捉拿的辦法(直接將藏蟲的病株除掉)。我們那裡生薑的主要病害是姜瘟病(俗稱倒苗子),屬細菌性病害,傳染性極強,處理不好,會導致大片的病死,甚至整塊地絕收,而且目前還沒有特效農藥。一旦發現,要將病株及病株附近的泥土一塊清除,並在病穴內撒石灰粉消毒。隨後用乾淨無菌的土填埋。
到了處暑,就要除去遮陽物,刨掉畦牆,結合拔草、追肥,進行培土(俗稱封溝),以防止根莖露出地表。培土後的一兩天內要澆水,以免傷根。
以後的管理主要是澆水,防止病蟲害和防止雨澇導致的大水漫灌等。
收穫生薑(俗稱“拔姜”),一般在霜降以後,拔出姜塊,掰去秧苗,接著就賣掉的很少,一般都是窖藏。
儲藏生薑的窖稱“井子窖”。一般是先掏豎井兩米多深,然後向兩邊掏橫洞。姜就儲藏在橫洞中,通常用細沙子掩埋(一層姜塊一層沙子),頂部要埋四五釐米厚。
生薑是多年生植物,只要窖的溫度、溼度適合,能儲存很長時間。到第二年夏季再從窖中拾出來的,這時候顏色亮黃,稱“黃姜”。
“小姜”雖奶頭小,卻很高產,如果氣候好、種植好、管理好,每畝地能收六七千斤。遇到價格好的年份,“黃姜”能賣五六元一斤,確實能給鄉親們帶來很好的收入。只是,現在不少吃薑的人往往“以貌取人”,看著“小姜”沒有“大姜”奶頭肥碩,好看,就不認可它。對它的絲子細、姜味濃、去腥、提味功能明顯等獨特品質更是認識不夠,導致市場上“小姜”比“大姜”的價格高不了幾分錢,有的甚至一樣錢也不買小姜。這就需要我們大作宣傳,為“小姜”正名,揚名。讓更多人瞭解、認識“小姜”,踴躍地購買、食用“小姜”。讓“小姜”名揚天下,暢銷四海,為鄉親們帶來更多的收入。
(司民,山東滕州人。中學高階教師(已退休),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善國文化研究會”顧問。著有散文集《在那個年代裡》,散文小說集《鄉愁》等。前者獲棗莊第二屆“榴花杯”文學藝術獎。)
:
壹點號 司民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