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我,老師,你說這溼氣到底是從哪來的啊?
這可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我可以這麼講,人生活在自然中,必然有溼氣。除非你永遠都長不大,永遠當孩子。否則,隨著生命程序的開展,你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痰溼之氣生成。
因為引發溼氣生成的原因太多,幾乎包含了身體的任何一個臟腑,涉及到身體執行過程中的任何一個偏差。
這裡面,我想對當代人特別說一句:鬱悶,會讓我們生溼氣。
鬱悶是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常態。很多人動不動就說自己鬱悶。這也難怪。我們現在的中國人,競爭壓力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要強,渴望進取的意識比從前要強烈很多。
這就註定,我們容易產生焦慮、苦悶、擔憂、不安、嫉妒、不平等情緒,鬱悶隨之而來。
鬱悶的結果是什麼?是影響了氣的執行,形成所謂肝鬱氣滯。肝鬱氣滯日久,痰溼就來了。
在我國清代,有一部書,叫做《金匱翼》。它裡面講的一句話很到位:“氣行則水行,氣滯則水滯”。意思是,氣具有推動和輸布津液的作用。氣行有常,則津液輸布如常。氣行滯澀,則津液無法輸布,就會凝聚成痰溼。
所以說,當一個人長期肝鬱氣滯,總是處於一個負面情緒狀態下的時候,他(她)就容易產生痰溼。
像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子宮肌瘤這些在中醫上都屬於“痰核”,也就是肝鬱的久了,痰溼凝結,最終生成了結節肌瘤。
這一點,在現代醫學裡面是有很好的例證的。比如說,當一個人長期處於緊張、高壓狀態時,血脂水平容易發生改變。
血脂異常,在中醫看來,就是痰溼的表現。而緊張、高壓狀態,則相當於中醫所說的肝鬱氣滯。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該如何行氣、減少痰溼的生成呢?
我給你講兩個穴位:
中脘穴,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中上4寸。
太沖穴,足背第一、第二蹠骨之間,蹠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處,當拇長伸肌腱外緣處。
這兩個穴位,如果你有時間,每天用手指來按壓,左右太沖穴都要按壓,有很好的行氣功能。因為它們是中醫針灸臨床中常用的緩解氣機阻滯症候的對穴。
中脘穴作用於中焦脾胃,令脾胃這個氣機中樞得到運轉。太沖穴作用於肝,使得肝恢復疏洩之能。
兩者配合,一上一下,令肝脾調和,氣機如常,很科學。
如果你最近感覺工作壓力比較大,或者因為某種事情影響到睡眠、食慾,或者總感覺心態焦慮、不開心、放鬆不下來,我建議你要多揉按這兩個穴位。
長期堅持下去,會減少體內痰溼的形成,可以預防和調理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子宮肌瘤。
好了。就說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