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絕對想象不到,
在老上海解放前,
英國人最喜歡的賽狗場門口,
竟然還掛著這樣一塊牌子:
華人與狗不能入內!
要不是蘇聯封存了70年的紀錄片重見天日,
恐怕還有些人在懷疑這是假的,
但這就是真實拍攝的現實。
原來早在1949年的秋天,
我們的好友蘇聯帶來了最先進的彩色膠片,
並在蘇聯攝影師的努力下,
真實紀錄下了中國取得國內戰爭勝利的影片。
可是在拍攝完成後,
這些無價的影像資料卻被,
秘密存放在了蘇聯的攝影文獻檔案館,
一直到2017年才被世人們看到。
根據鏡頭所呈現的場景來看 ,
當時還沒有解放的老上海,
就已經是國內最繁華的港口城市了,
其中常駐人口就達到了600萬人,
同時這個大都市的生存總值,
還佔了全國的三分一。
在如此魔幻的都市裡,
不但有隨處可見的電車,
還有燈紅酒綠的街道,
摩天大樓更是鱗次櫛比。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繁榮昌盛,
但生活在這裡的中國人卻處在另一個極端。
從車水馬龍的街道上就看得出來,
這裡隨處可見的除了燈紅酒綠以外,
全是一些面黃肌瘦的車伕 ,
而騎在他們身上的,
卻是一個接一個的白人。
其實這些白人並不是不喜歡坐汽車,
只因為這種人力車更能給他們帶來快樂,
看到這樣的情景,
連蘇聯攝影師們也不經感嘆:
“他們這種粗魯的行為,
完全沒有考慮到中國的利益,
而是藐視,
甚至踐踏中國的利益。”
另外在老上海還有很多剛來打工的貧民,
他們根本負擔不起高昂的房租費用,
只能日夜生活在自己的小木船上,
他們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船上度過的,
這或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山水客吧。
他們世世代代都在這裡出生,
也在這裡死去,
同時他們也在船上舉行婚禮和葬禮。
船上甚至還有小型的學校,
人們可以把孩子送到那裡學習,
這些在外國人眼裡可能會很有趣,
但實際上這是最極端的貧困。
以至於人們還會把死去的家人直接扔進水裡,
活著的人船上是家,
到了死的時候,
水下就成了墓地。
而他們從事的也是一些廉價的體力工作,
比如去幫人搬東西卸貨,
或者選擇去給白人拉黃包車,
雖然收入極微,
但也有不少窮人在河邊搭建起了自己的草屋。
可是在極差的衛生條件,
和長期的飢餓情況下,
窮人們也只有在疾病和窮困中掙扎求生。
但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出現,
中國人才有了更強大的動力去推動革命運動。
好在1949年的5月 ,
在共產黨的指揮下,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只用20天時間,
就驅逐了英美兩國支援的殘餘勢力,
而蘇聯攝影師也在戰役的最後幾天,
成功拍下了解放軍的勝利。
經過這次交戰後,
共產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就是改善這些窮人的生活,
許多極度貧困的貧民都在這裡,
分到了免費的瓦房和公寓。
與此同時處在北京的農村 ,
也在實行土地改革,
其實在解放之前,
中國的少數地主就佔有了一半的耕地,
然後他們再將田地租給農民耕作,
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
還必須要交給地主進行分配。
只要某一年的收成不好,
農民們連租借田地的費用都不夠,
反而還要自己倒貼,
但是農民們根本就沒有錢,
只有來年用更多的糧食進行抵債,
只要兩三年的收成不好,
那麼在接下來的十幾年甚至是幾代人的時間裡,
這些農民仍舊欠著一筆不菲的債務,
對此不少農民陷入了困境。
要知道當時,
中國有70%的人口都是農民,
而打地主分土地就成了眼下最大難關,
為此人民解放軍們又站了出來。
同時打地主的策略,
也深深地走進了每個農民的心,
許多常年被壓迫的農民聽到這樣的訊息後,
紛紛拿著袖子擦拭著感動的淚水,
最終在眾人的支援聲中,
全國各地的地主紛紛倒下。
許多農民的欠條也在大火之中燒的一乾二淨 ,
以及地主沒收的糧食和農具,
也被一一分發下來,
經過這些事情後,
人民解放軍的名聲逐漸高漲。
同時也為解放戰爭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當時國民黨的大軍擁有500萬人,
幾乎是解放軍的4倍之多。
同時在美國的支援下,
他們還擁有眾多現代化武器,
而解放軍的武器大多數是從日本手裡繳獲的,
以至於解放軍在頭幾個月的作戰中節節敗退。
但這些表面上的差距,
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要歸結於民心。
當時抗日戰爭勝利後 ,
國民黨軍完全延續了腐敗舊秩序,
在籌備軍事力量時四處搜刮群眾,
給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
而解放軍戰士們在同樣的背景下,
無論走到哪裡都遵守著嚴明的紀律,
他們從不壓迫百姓 ,
甚至還幫著農民幹農活,
只要是他們路過的地方,
就能看到許多勤勞的身影,
幾乎是哪裡有困難,
解放軍的戰士就會走到哪裡。
同時也因為這股震動人心的正能量,
讓越來越多的農民自願加入到了人民解放軍,
有了民眾這針強心劑,
戰場上的解放軍們更是信心滿滿,
就算戰火再激烈,
他們也不用擔心糧食會被吃完。
而對面的國民黨軍卻因此啃起了樹皮,
進而讓許多熬不下去的國民黨軍,
紛紛選擇繳械投降 。
同時隨全國各地的解放戰爭勝利,
人民終於能翻身做主人,
開始了美好的新生活。
在老北京的城市和街區,
那些抵禦外敵的防禦工事早已不復存在,
收入眼底的盡是一副滄桑的歷史歲月,
其中最大的亮點還是老北京的紫禁城。
作為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古都,
也造就了非常濃厚的文化底蘊,
以至於在70年前的老北京,
仍舊可以在街頭巷尾看到諸多傳統藝術文化 。
例如在街頭表演的三節棍,
這時一項古老且複雜的少林傳統武術,
要求動作非常協調才行,
像他這樣的幾乎可以招招制勝,
但三節棍也非常危險,
只要稍不注意就會將整個表演變成事故。
此外旁邊還有拉洋片的 歌京劇的,
甚至還有在護城河裡釣魚的,
不過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吹糖人,
匠人必須具備獨特的技巧才能勝任,
只需要一張嘴和一塊糖,
就能吹出許多動物的模樣,
並且這項技術還一直流傳至今。
除了這些走街串巷的藝人外,
老北京的吃食也讓蘇聯攝影師大為感嘆。
“我們住在一間小房子裡,
周圍有五六個房間,
還有一個室內的小院子,
我們還花錢請了一個廚師,
每次回家吃飯就像做客一樣。”
其實廚師的飯菜還不一定是最好吃的,
對於長期生活在市井民俗的百姓來說,
一碗手打拉麵才是他們最渴望的餐食。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不太衛生,
但這就是最真實的市井模樣,
好在封存了70年後膠片仍舊儲存完好,
這才讓已經消失的史實得以重現。
雖然曾經的華夏不是那麼強大,
但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入駐中國,
這是對我們的一種認可。
其實我們一直都在成長,
一直都在進步,
同時也希望那一抹中國紅能夠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