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上,一共誕生了494位皇帝,其中有73人並未真正在位或是死後被追封為皇帝。這樣算起來的話,古代真正當過皇帝的人大概也只有400多位。在這400多位皇帝中,有哪些是明君又有哪些是昏君呢?今天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的四大明君和四大昏君,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對於明君的定義,其實說起來並不複雜。通常來說,能被稱為明君的皇帝都有以下幾個共同點。首先,作為一個皇帝來說,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要勤政愛民、關心百姓。其次,還要對歷史的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最後,身為皇帝還要做到選人有術,用人有方,並且聽得進勸諫之言。
根據上面這幾個條件來看的話,在古代的數百位皇帝中,能夠被稱為四大明君的,分別是:唐太宗李世民、清世宗胤禛、明太祖朱元璋、隋文帝楊堅。他們在位期間的所作所為,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做一代明君。
可能很多人看到這個名單會感到奇怪,為什麼裡面沒有漢武帝劉徹、清聖祖玄燁?這兩位皇帝不但在歷史上大名鼎鼎,而且也是古代在位時間最長的兩位皇帝,他們在位期間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如說漢武帝,平定匈奴,開疆擴土,使得漢朝對周邊的影響力達到了頂峰。清聖祖平定三藩,開啟“康乾盛世”,創造了古代歷史上的最後一個輝煌盛世。可是,為何他們卻稱不上明君呢?
如果單純從個人功績上來說,無論是漢武帝還是清聖祖都是古代最偉大的帝王之一。可是,雖然他們在位期間取得了一系列成績,但是晚年時期卻變得比較昏庸,對朝政的治理也出現了很大的弊端。比如說漢武帝,晚年窮兵黷武,生活奢侈,並且還迷戀方士,釀成了巫蠱之禍。康熙晚年時,吏治混亂,國庫空虛,百姓生活困苦,以至於被人譏笑成“康熙康熙吃糠喝稀 ”。
如果按照明君的標準來看的話,漢武帝和清聖祖多少還是有些不符合要求的。相對來說,唐太宗李世民、清世宗胤禛、明太祖朱元璋和隋文帝楊堅這幾人,更符合明君的標準。他們在位期間都注重休養生息,善待百姓,並且都知人善用聽得進勸諫之言。而且他們對歷史程序也都做出了突出貢獻,比如楊堅,他結束了南北朝,並且為後來的大唐盛世打下基礎,雖然隋朝二世而亡,但是在歷史上卻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說完了歷史上的明君,那麼我們再來盤點一下歷史上的四大昏君。提到昏君這兩個字,恐怕大多數人對昏君的印象就是沉溺酒色、荒廢朝政、任用奸臣等。其實,歷史上一些被後人視作昏君的人,他們本質上並不能算作昏君。比如說晉惠帝司馬衷,他因為那句“何不食肉糜”,成為千古笑談,被很多人認為是昏君,實際上並非如此。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曾經這樣評價過司馬衷,他說:“惠帝之愚,古今無匹,國因以亡。”從這裡可以看出,司馬衷是一個痴呆之人,他的智力無法和正常人相提並論,說出“何不食肉糜”這樣的話也是情有可原。因此,在評價古代昏君的過程中,也需要遵循幾個標準。
首先,智力不正常的不算。對於一個有著智力缺陷的人來說,他做出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一個智力正常的人做出不合理之事,那才是頭腦發昏。
其次,暴君不算。歷史上的許多暴君雖然性格殘暴,但是卻不能算作昏庸之輩。例如隋煬帝楊廣,他只能算作暴君,不能算昏君。
最後,前期英明後期昏庸的不算。前期英明後期昏庸的現象在歷史上很常見,例如前面說到的漢武帝、清聖祖都稱得上是前期英明後期昏庸。如果將這個也算在內的話,那麼古代的昏君恐怕就太多了一些。
按照上面的這個標準來算的話,那麼古代的四大昏君分別就是:漢靈帝劉宏、宋徽宗趙佶、明神宗朱翊鈞、漢成帝劉驁。這幾位皇帝在位期間昏招迭出,將好好一個江山敗得乾乾淨淨,實在令人感到難以置信。
很多人可能覺得奇怪,劉宏、趙佶和劉驁被算進去也就罷了,為什麼明神宗朱翊鈞打贏了萬曆三大徵,居然也被算成昏君。說起來,明神宗朱翊鈞可能是古代最大的昏君之一了。他拿了一手好牌但是卻打的稀爛,一個國本之爭就賭氣三十年不上朝,打贏了萬曆三大徵卻輸掉了明朝的未來。荒廢朝政到如此步,這樣的皇帝不是昏君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