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就有過這樣一個女兵,她念過黃埔軍校打跑了日本侵略者。在她身上究竟發生過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為何離開家七十年都未曾回去過?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名最後的黃埔女兵的故事。
高門女落魄投親,有志向入學“黃埔”
1919年1月16日,一個普通的日子卻誕生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女孩。
這個女孩叫做周玉雲,出生在湖南長沙。
她所出生的周家可了不得,從祖輩開始就以詩書傳家。
雖然到了周玉雲這一代,整個家族已經不復從前那麼門第顯赫,但在當地也是家境殷實。
周玉雲是周家最小的一個孩子,因此生下來就備受寵愛。
可是不幸降臨在她7歲的那年,母親因病而去世,臨終彌留之際,她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么兒周玉雲。
好在周玉雲還有幾個姐姐,又有父母遺產做經濟支撐,周玉雲仍然安穩地生活了18年。
她學習成績優異,高中畢業之後便考上了北京高等師範學校。
這個學校可了不得,在百年之後的今天成為了北京師範大學。
可是這一年恰好是1938年,日本肆無忌憚地侵略著中國,長沙也到處瀰漫著血腥之氣。
11月13日的清晨,古老的長沙城被烈火吞噬。
就這樣戰火阻斷了周玉雲的求學路,周玉雲只能無奈地逃往外地,去投靠祖父的弟弟她的叔爺。
她的叔爺是一名國民黨軍官,一路帶著部隊打仗到了江西。
周玉雲無處可去,只能跟著這位叔爺東奔西走,最後輾轉到了衡陽。
此時的周玉雲是落寞的,她是接受新思想的女性,不願意就此無所事事下去。
就在此時她看到了黃埔軍校的招生簡章,一句話燃起了她心中的希望:“願意參加抗日的愛國熱血青年,男女不限,都可報考。”
周玉雲本身就是一個有理想的青年,她又目睹了自己的家鄉長沙,被日軍踐踏之後的血腥。
身上的血沸騰了起來,無法求學但她可以從軍報國。
於是她成為了黃埔軍校江西雩都山分校的一名女兵,成為了800名女學員中的一個。
從此以後她不再是那個閨閣少女,如今穿上軍裝之後的她就是一名戰士。
畢業後參加抗戰,戰場上搶救傷員
軍校的訓練生活非常的苦,這是周玉雲這18年來都沒有經歷過的。
由於戰事緊迫戰場上急需增援,軍校把所有的課程都進行壓縮,因此每一天的訓練都排得很滿。
而且在軍校里根本沒有男女之分,周玉雲和男兵一樣接受同樣的訓練。
天不亮就要出操訓練,除了下午的文化課之外,幾乎每天都要操練到很晚。
訓練的時候每人只發一雙草鞋,一天下來磨得腳上全是泡。
起初周玉雲每天都累得偷偷的哭,可是慢慢的他習慣了這樣緊張的訓練,此時的她已經成為了合格的戰士。
經過了一年的學習時間,周玉雲被分到了上饒第三戰區110兵站醫院工作。
在這裡每天都有從前線運過來的傷兵,這些傷病讓周玉雲感受到了愛國思想。
這些傷兵傷還沒有養好就想著上戰場,每天周玉雲都要為他們做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
此時的她已經忙得感覺不到累,每天要負責安置護理傷兵,甚至還要幫忙抬擔架。
除此之外還要日夜擔心著,是否由日軍的飛機來轟炸,他們必須保證每一名傷兵的安全。
每天周瑜幾乎都包不離身,裡面裝著急救包和幾塊壓縮餅乾和水。
就連晚上睡覺的時候,他都不曾把這個揹包拿下來。
就是為了一旦有危險的時候,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應,能夠安全的轉移這些傷員。
甚至很多次在面臨危險時,周玉雲都毫不猶豫的用自己的身體,掩護著躺在床上的傷兵,只為了他們不會受到二次傷害。
在戰場上傷亡情況可能只是一個數字,可是在醫院裡周玉雲每天都直接面對死亡。
在戰火的摧殘之下,很多戰士鮮血淋淋的被送到戰地醫院,甚至有的人已經被炸的血肉模糊。
這些戰士經常疼得痛苦呻吟,可是作為醫護人員的周玉雲,卻沒有辦法減輕他們身體上的痛苦。
為了轉移這些傷兵的注意力,能夠讓他們堅強的挺過手術期,周玉雲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在做手術的時候為這些戰士唱歌。
當她含著眼淚唱完一首歌的時候,表情痛苦的戰士慢慢的安靜了下來。
隨著部隊的轉移周玉雲東奔西走,可是此時的她卻不再覺得孤單。
因為她認識了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侶,這個名叫賀鎖慶的年輕人,同樣是黃埔軍校畢業生。
雖然兩個人簡單的辦了婚禮,但是由於工作原因經常是聚少離多,甚至因為戰爭的原因,夫妻二人一度失去了聯絡。
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周玉雲才聯絡到在獨立榴彈炮營擔任政治指導員的丈夫。
此時已經是1946年了,他前往徐州和自己的丈夫團聚,這期間他們有了第2個孩子。
不願內戰辭部隊,離鄉埋名70年
原以為抗日戰爭結束,國內的局勢會趨於穩定,可隨著內戰的爆發戰場上槍聲依舊。
周玉雲已經把所有的生活重心,全部放在了自己的家庭上。
她不想再打仗了,更不想每天看見有人死在自己面前。
於是他回到了丈夫的老家江蘇金壇市,成為了當地一所小學的教師。
由於這所小學的校長是丈夫的同學,所以周玉雲得到了很好的照顧。
兩年的教師生涯周玉雲過得並不輕鬆,因為她不但要在本校任課,還經常被借到另外一所學校代課。
可是周玉雲卻一點不覺得苦,多年的當兵生涯已經讓她練就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1948年她的丈夫回家探望她,藉著這次團聚的機會她勸丈夫說:“不要去打仗了,回家吧!自己打自己人有什麼意思?”
其實她的丈夫也早有退意,當初參加抗戰是為了打擊侵略者,如今所有的槍口都對準了自己人,這讓何所慶同樣覺得無法接受。
最終賀鎖慶認同了妻子的說法,兩個人老老實實地回家當了一個農民。他們原本想過的是安穩的生活,可沒想到等來的依舊是生活中的困難重重。
由於長年跟著部隊東奔西走,賀鎖慶的身體早就疲憊不堪,根本無法勝任繁重的農田勞作。
家庭的全部重擔都壓在了周玉雲身上。可是以他們夫妻二人曾經在國民黨當兵的經歷,讓他們一家人吃了很多苦,甚至還遭受過一些人的毆打。
最令夫妻二人感到痛苦的是,原本寄養在長沙姐姐家的大兒子,在逃難的途中掉入河中淹死了,這件事情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夫妻二人才知道。
由於受到他們夫妻二人的連累,他生下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最終都沒有完成學業。特別是她的兒子賀子欣,在上小學的時候學習成績非常地好。
可是最終他卻沒能繼續升學,當時他才只有12歲而已,就開始為了家庭生活四處奔波。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十年,直到80年代末他們家的日子才好過起來。
沒有人再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他們了,他們終於不用再擔驚受怕地過日子了。
雖然經歷了這段艱難的歲月,可是對於當年邁入黃埔軍校這件事情,周玉雲從來都沒有後悔過。
她覺得處在當時那個年代,自己就應該肩負起保衛國家的使命。她也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英雄,只覺得自己只是做了,每個人在當時都會做的事情而已。
甚至她從來沒有恨過那些傷害過她的人,雖然如今的她已經白髮蒼蒼,但她仍然是那個善良而堅強的“黃埔軍校女兵”。
幾十年來,他們夫妻二人都住在金壇建昌鎮排圩埂村,雖然兩個人的房子已經變成了2層小樓,可是和其他村民的家比起來,這個房子依舊非常地破舊。
村民們都對這兩個老人的印象非常好,幾年來他們都低調地規矩地生活著,舉手投足都是一副文化人的樣子。
非常可惜的是他的丈夫賀鎖慶,早在2003年就因病過世了,她對丈夫的思念全部都寄託在一張合影當中。
2013年的周玉雲已經94歲高齡,她的身體依舊非常硬朗,不但耳聰目明還思維敏捷。
這位老人每天的作息時間非常規律,還堅持著每天散步的習慣。每次散步都要走上四五里路,這一點甚至很多年輕人都堅持不了。
吃過午飯之後,周玉雲會約上幾個相識的老人,組織起一個麻將局,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他們常說這麼做會鍛鍊人的思維能力,人雖老了可是心絕對不能老。
這麼多年來,除了每個月政府給的補助之外,她的小兒子每個月會額外給她500元錢。老人生活得非常節儉,為了省錢甚至不用任何家用電器。
可是面對需要的人她卻非常慷慨,每次在遇到乞丐的時候,都會往他們的手裡面塞錢。有時候是5塊錢有時候是10塊錢。哪怕別人告訴她這些人都是騙子,她也堅持著這樣的習慣。
白髮蒼蒼百歲兵,巾幗英雄齊相聚
2014年的周玉雲已經95歲了。
4月29日這一天,是周玉雲人生中最高興的日子,同時長沙縣金井鎮迎來了兩個特殊的客人。
這一天的早上週玉雲早早就起床裝扮著自己,她穿著一件藏青色的上衣,衣角已經被她整理過很多次,沒有一絲褶皺。
今天是另外一名黃埔女兵鄭惠莊的生日,周玉雲要帶著一束百合花,給鄭惠莊一個驚喜。
11:30周玉雲在人們的陪同之下,來到了聚會的地點。
她一眼就認出不遠處那個坐在輪椅中的人,就是自己幾十年沒有見面的戰友。
周玉雲手捧鮮花慢慢的走到她面前,緊接著挺立著上身,鄭重的向那個人敬了一個軍禮。
此時的周玉雲再也忍不住眼裡的淚水,她一邊擁抱著鄭惠莊一邊哽咽著說:“75年了,我們已經從黃埔軍校畢業75年了。真的沒有想到在我們活著的時候,還能再見一面。”
99歲圓夢歸故鄉,淚流滿面回長沙
見到了和自己曾經並肩戰鬥的戰友,周玉雲老人了卻了心中的遺憾。
可是在她的夢裡一直有一個魂牽夢繞的地方,不斷地召喚著她一定要回去。
這個地方就是她的家鄉長沙,那個他離開了70年的地方。
2018年周玉雲老人已經99歲了,她始終覺得落葉就要歸根,但是等來的只有一次次的失望。
當有志願者知道了她的這個願望,並且明確表示可以幫助她實現的時候,周瑜老人開心得像個孩子,笑意盈盈地眼中閃著淚花。
在志願者的陪同之下,周玉雲老人終於回到了長沙故里。
幾十年來長沙的變化很大,可是周玉雲仍然覺得一切都非常熟悉。
她一路走一路看,慢慢回憶著兒時的點點滴滴,甚至她還可以很清楚地指出,幾十年前的長沙的某個地方是什麼樣子的。
唯一值得慶幸的事情,就是作為不可移動的文物的“九如裡”被完整地儲存了下來,周玉雲的二姐就曾經住在這附近。
看著幾十年後仍然矗立在那裡的熟悉建築物,周玉雲忍不住仔細地用手撫摸,為了這一天她已經等了太久了。
離開了“九如裡”,一行人又去了“中山亭”,那裡已經新建起一座抗戰博物館。
到了這裡的周玉雲又開始激動了起來,她彷彿回到了70年前。
那個時候她還在南華中學唸書,在中山亭參加抗日集會。
此時的她又變回了幾十年前的熱血青年,可以滔滔不絕地向路人宣傳著抗日觀念。
在孫中山先生的照片前面,在“天下為公”的匾額下面。
周玉雲站得筆直堅挺,再一次莊嚴地舉起右手敬了一個軍禮。
做完這一切周玉雲已滿臉淚水,沒有人知道她是強忍著身體的無力,走完了所有的路程。能夠再次回到自己的家鄉,周玉雲覺得死而無憾。
他們都是我們必須記住的最可愛的人,國家有難時他們毫不猶豫地奔赴前線,把個人生死完全置之度外。
革命勝利之後,他們又紛紛解甲歸田,毫無所求地迴歸平凡的生活。黃埔女兵是一個時代獨特的記憶,雖然她們已經成為了記錄在書中一段歷史,可是她們的精神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