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劉伯溫太白山埋石碑後,離開太白山,來到寶雞,去拜訪終南山)
話說劉伯溫他們一行,不一日來到寶雞。
寶雞地處關中平原西部,東連咸陽,南接漢中,西北與甘肅行省的天水和平涼毗鄰。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寶雞屬內史地;
曹魏(220~265年)歸屬為扶風郡。
明初設鳳翔府,隸陝西布政使司,寶雞分屬關西道。
終南山在太白山東,為何向西先至寶雞?因原在漢中的周太守,平了蒲家的妖墳有功,斷了隴南龍脈,朱元璋大喜,連升兩級,調到陝西行省(兩京十三省之一),升任陝西承宣佈政使。
這是國師劉伯溫送給他的功勞,布政使司開府在長安。而周使臺之所以在鳳翔府寶雞,是奉詔秘訪仙人張三丰。故使臺大人特派人到眉縣驛館等候,迎接國師,盛情難卻,便前往寶雞。
尋訪仙人張三丰
洪武二年,朱元璋第一次遣使到武當山,尋張三丰不遇。
朱元璋為什麼要尋張三丰呢?和秦始皇一樣,坐擁四海,君臨天下後,又想長生不老,既壽永昌。
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到東海仙山,尋找仙人和長生不老術。朱元璋卻聽說張三丰是生於南宋,曆元朝九十餘年,迄今己有兩百多歲,修得長生不老身,已化為神仙,在武當山開山授徒二十餘載。
既在武當山,為何又尋他不著?原來張三丰早己預知朱元璋要尋他,便雲遊去了。
他知道,即使告之朱元璋道家修煉之術,但身為皇帝,後宮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又政務繁雜,又如何做到清心寡慾,粗衣簡食?
如果又做不到長生不老,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就引來殺身之禍。惹不起,躲的起。
後又訪得民間傳言,有人在寶雞遇到了張三丰,而寶雞的金臺觀是張三丰的第一修道場。
在這裡,他遇到了他師傅火龍真人,是陳摶老祖的徒弟,在金臺觀修行。
其實據張三丰自述,當時他已六十七歲,並非生於南宋徽宗年間,而是生於元定宗三年(1247年),曾任中山博陵縣令,後棄官出家,做了全真道士。
他儒釋道皆逼,詩書畫三絕,文武雙全。
在《終南山呈火龍先生》一詩中寫道:
白雲青靄望中無,
已到仙人碧玉壺。
拚卻芒鞋尋地肺,
始瞻大道在天都。
乾坤一氣藏丹室,
日月兩丸曜赤爐。
實與先生相見晚,
慈悲乞早度寒儒。
此詩是講他當年,在終南山遇見恩師火龍真人時的生動情景。
地肺,終南山又稱地肺山,亦稱南山,在陝西行省長安南,古名太乙山、中南山、周南山,是秦嶺山脈的在長安境內的一段。
當時,三豐道人穿著草鞋來到終南山,見那裡彷彿人間的仙境一般。
他在詩中用了“拚卻”二字,可見三豐道人雖己修道多年,如今已是一位近七旬老人,依然還在苦苦尋師求道,求得道家真諦。
他這次來到終南山,似乎有豁出去的意味,一定要找到一位真正得道的世外高人來指點。
在詩中他以“寒儒”自謙。說出當年求道之路的不易和曬辛,亦是其修行命運的“重生”。
徒弟在找師父,其實師父也在找徒弟。兩人相見,都有相見恨晚之意。
道不遠人, 道不輕傳,傳則必傳有緣、心誠之人。
古代道法傳承和擇徒都很慎重。對火龍真人而言,得徒張三丰平生足矣,香火得已傳承,道法得已弘揚。
張三丰在寶雞金臺觀二十餘年,守師傅火龍真君羽化後,方到武當山開山授徒。所以,他在《歸秦》一詩中說:“西秦久住似秦人”。
 張三丰定居金臺觀後,結廬構殿,擴大了金臺觀的修道場所。平日裡他吟詩作畫,揮毫寫書,著述頗豐,一邊整理師傅的道法,一邊歸納自己的心得。
《玄機直講》《打坐歌》《玄要篇》《無根樹》都在這裡寫就。
平時為不識字的鄉民代寫書信,春節寫對聯、條幅贈送鄉民。
雲遊鄉里,行醫救生,從死神手中救回了許多患病鄉民的性命,深得鄉民的喜愛和崇拜。
因他百歲高齡,仍身強體健,仙風道骨,經常有人向他求教長生不老仙術,他聽了默不作聲。
那鄉人遇到神仙張三丰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傳說五年前,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建元前兩年)的秋天,正好一百二十歲的張三丰,在寶雞鄉野的山裡小路上,走著走著,突然停住了腳步,自言自語道:
“哎呀!日子到了,我今天要圓壽了。”話音剛落,就撲倒在地。
在前文中,蝨母仙何野雲曾說:人的天壽是一百二十歲,超過了就脫化成地仙。圓壽,就是到了一百二十歲了。
人脫化成地仙,是一個劫,好比化蛹成蝶,是個脫變的過程。
也不知過了多久,當地一位名叫楊軌山的員外,恰好路過此地,發現一個鬚髮如雪的老道士,橫臥山野小道上。
他趕緊上前試了下鼻息,已經了無氣息,心裡非常同情:如此年老之人,曝屍荒野,若有野畜啃噬,鷹鴉啄食,豈不更慘。
楊員外找人將其抬回家中,買了棺木,收殮入棺,還安排了道士做了七天水陸道場,超度亡靈。待七日後天明時,入土為安。
這天夜裡,楊員外已上床就寢了。朦朧中,他隱隱約約聽到棺木裡傳出了咚咚咚的敲擊聲,起來一看又安靜無聲。
剛躺下,那邊的響動聲越來越大,他越聽越害怕,心裡也越來越慌亂,莫不是詐屍了不成?根本無法入睡。
於是,他躡手躡腳地走到棺木前,猛地一下掀開棺蓋, 只見那老道士先是慢慢地坐了起來,雙手伸了個懶腰,然後竟然從裡面跳了出來。
這下子把楊軌山員外嚇得不輕,詐屍了!立時魂飛魄散,昏厥在地,不省人事。
天亮後,家人把楊軌山搖醒,發現棺木空空,老道士早已不知去向,只留下了一隻銅皮小鼓和一偈語:
元氣茫茫返太清,
又隨朱雀下瑤京。
剝床七日魂來複,
天下齊看日月明。
此詩是指元朝將終、明朝將始之意。至此,楊軌山才想起來:原來那老道士就是傳說在金臺觀修行的張三丰仙人。
後來,楊軌山找到金臺觀,拜張三丰為師,做了其俗家弟子,並出重資對金臺觀進行了修葺擴建。
洪武二年,大將徐達和常遇春率大軍進兵陝甘,大戰之前,張三丰攜弟子楊軌山等,避禍雲遊去了。
周布政使得到朱元璋詔諭,在寶雞,終南山和華山一帶,訪尋神仙張三丰。可是他遍尋不著,無奈之下,還得請教能掐會算的國師劉伯溫,請他予以指點。
劉伯溫一行來到了金臺觀。
金臺觀,地勢高曠,視野開闊:
向南遠眺,秦嶺疊嶂,環列如屏,蒼翠如黛;
向下俯瞰,渭水縈繞,寶雞城中,街忂四通;
極目四野,樹木森森,曲徑通幽,景色宜人。
使臺大人陪同劉伯溫,輕車簡從,觀中主持忙親自出面接待。
主持緩緩地邊領參觀,邊介紹說,三豐師在金臺觀修道了二十二年,前幾年還曾回來短住過,現在卻音信皆無。
周使臺問:張三丰是陝人嗎?
主持搖搖頭:他是遼東人氏,名全一,字君寶,自號三豐。
三豐師的祖父裕賢公精通易術,他常常觀察星象,善預測未來,小時候常從祖父學易明道。
南宋末年,裕賢公測算到,天下將亂,中原兵災將起,就帶兒子張昌,北遷遼東,定居懿州(當時懿州屬金朝)。
張昌的第五個兒子叫張通,這就是三豐師。
三豐師十八歲時,出遼東,入關內,四方遊歷。
在燕京(後來改北京),與平章政事廉希憲一見如故,結為忘年之交。
廉希憲見他年輕尚俠,學識淵博,便向朝廷推薦年僅十八歲的三豐師,做了中山博陵(今河北定縣)縣令。
周使臺對劉伯溫呵呵一笑,讚歎道:“十八歲出仕,真少年奇才呀!”劉伯溫點點頭。
主持接著又說:
但兩年過去後,三豐師難以忍受官場約束,對案牘勞形和俗務盤剝,十分厭煩,其間,父母又因病故去,便掛印而去。
分散完家中財物,束裝芒鞋,攜帶兩名家童飄然遠遊,訪道求友去了。他東達齊魯,西抵秦隴,南行韓魏,北至燕趙。
無論是春夏,還是秋冬,也不管是陰晴還是雨雪,三豐師都頭戴斗笠,外披蓑衣,腳登芒鞋,穿一件破舊的短布衣,手持竹杖。
劉伯溫:“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好瀟灑!”
主持點點頭,接著介紹道:
三豐師身頎長而偉岸,龜形鶴背,大耳圓目,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股仙人之氣。
而他性格詼諧,善開玩笑,旁若無人,從來不問俗事。如果路人與他搭話,他指指耳朵,擺擺手,不予理睬,裝作耳聾,終日不答一語。
劉伯溫:“仙人語必有所示,洩露天機。故或裝聾,或裝啞,或裝顛,或裝痴,從不以真面目示人。”
周使臺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主持笑笑,接著介紹道:
三豐師遍遊大江南北,往來於名山古剎。三豐師儒釋道皆通,結交三教人物,研習拳術,講究丹法。
遊歷了四十七年的三豐師路過這裡,看到這山清水秀,蒼松翠柏,曲徑蜿蜒,深邃清幽,心中十分喜歡,便決定在山中住下來。
這時,恰火龍真君在金臺觀後面的三孔洞修煉,兩人一見互喜,便拜師學道,整二十二年。
火龍真君羽化後,三豐師才離開這裡,雲遊去了。
周使臺見此非常失望,劉伯溫對周使臺說:“使臺大人,你公務繁忙,已陪同了一日。我是散逸之人,在野之身,將在觀裡將歇一晚,作些探尋,看看三豐仙人的詩文,書畫。你先回去,過後得便我去拜訪。”
周使臺走了。主持將劉伯溫引至後院一間雅室。
焚上檀香,敬上香茶,劉伯溫正欣賞牆上張三丰如飛龍盤舞,蜿蜒盤旋,綿綿如環的書法長軸,非仔細辯認不認得:
嘆出家,倒也奇,看破了世路雲泥。一心不染紅塵事,任憑他浮名美利,任憑他愛子嬌妻。勞形不如歸山去,俺怎肯終日賓士,俺怎肯終日尋思,修行當發沖天志,做一個慷慨男子,打破了生宕機關,無煩無惱無憂慮。
這時,從外面掀簾進來一人,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磕頭喜泣道:“恩公在上,仲榮叩見恩公。”
劉伯溫定睛一看,大驚道:“是你?”
來者何人?
未完待續,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