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莊子》一書中,莊子講了一段比較耐人尋味的話,即:
“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
而莊子作為道家的聖人,他的話確實能夠從某種程度上代表道家的思想——讓你做真小人,也不要做偽君子。
甚至可以說,道家的思想從未勸人“向善”,而是勸人修“真”。
那麼,道家的聖人為什麼很少勸人“向善”呢?
其實聖人之所以很少勸人“向善”,大致有以下三種原因,即:
一、大道無情
古語有云:大道無情。
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講的那樣,即:
“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那麼,大道為什麼無情呢?
其實大道不僅無情,而且無善無惡、無喜無厭、無慾無求、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甚至可以說,“道”其實是一種趨向於“無”的另一種存在。
舉個例子,我們每一個人自出生以來,其實都一個趨於“有”的過程——人正是有了身體或者具備了各種感官,於是無可避免的知寒知暖、知飽知餓、知痛知累、知苦知甜等,而這些認知與體驗,古德稱之為“即著萬物”。
當一個人在認識並體驗到這些之後,就會本能趨利避害、趨吉避凶,這是“即生貪求”的道理,而有求就有求不得,於是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煩惱”。
進一步的說,這種由生理層面引向精神層面的體驗,再配以生活中的經歷,最終讓我們形成了“自我”——於是產生各種各樣的執著。
而有了自我與執著圍,就會有你我、好惡、追求以及認知的邊界。
但是,這些與真正的“道”,根本就不沾邊,更不可能是真正的“道”。
正是有鑑於此,古之聖人才講“大道無情”。
當然,這也是聖人為什麼很少勸人“向善”的原因之一。
二、“道”並不是透過“向善”達到的
老子在《道德經》講: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在老子看來,修道就需要做減法,而不是加法。
言外之意,“道”並不是透過“學習”可以達到的,更不是透過“向善”而獲得的,而是當你把自己身上的一切私慾都除盡之後,“道”就會自然顯現。
而除盡私慾,就需要泯滅自我,而泯滅自我的執著,其方法之一就是“向善”。
但是,“向善”本身並不是“道”,甚至可以說,“向善”本身仍是成道的一種障礙——是成道過程中力圖去泯滅的東西。
言外之言,私慾需要用“向善”的方式解決,而成道則需要一切包括“向善”之內消失之後才有可能擁有的素質——甚至可以說,自我所擁有的善不過是種偽善,唯有損到無為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善是你的本性,但那種善又在世人眼裡看起來又“不善”,這個叫德不形。
由此可見,“道”並不是透過“向善”達到的。
三、修道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個去偽證真的過程
在道家思想當中,所謂修道,其實是一種去偽證真的過程。
如我們普通人,道家謂之為“假人”,而“得道”之人,才可能稱之為“真人”。
由此可見,修道本身,其實就是一種不斷地去偽證真的過程。
所以,修道並不是“向善”,也不是為了“向善”,而是透過“向善”這種方式,去完成修道過程當中的某一階段。
當然,綜上所述的這些內容,其實正是道家聖人為什麼很少勸人“向善”的真正原因。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問過藍天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每天都有內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選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讚賞,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