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梁湘潤老師的兒子梁翰先生,在海峽兩岸道屆命理文化交流會上的發言。原文地址:綜談梁湘潤的命理研究特色作者:瞭然客
綜談梁湘潤的命理研究特色1.對梁湘潤的「風格」所進行的研究
1-1梁湘潤的教學風格
1-1-1跳躍思維?
1-1-2啟發教學
1-1-3講義教學
1-2梁湘潤的著作習慣
1-3梁湘潤的治學方式
1-3-1信而好古、今書不讀?
1-3-2六經注我
1-3-2教證並行
2.梁湘潤思想研究的開展
3.餘論
第一單元.對梁湘潤的 「風格」之研究1-1 教學風格跳躍思維
啟發教學
講義教學
1-1-1 教學風格之「跳躍思維」?
演講者認為,梁湘潤的行文風格確實具有跳躍性,但其教學之實其實是照次第進階的。
雖是如此,梁氏對於「入門前階段學生」、「入門階段學生」與「入門後學生/入室弟子」會逐漸往啟發式教學的風格移動。此一教學模式的置換過程是確實存在的。
在啟發式教學的階段,是採用中國魏晉清談、唐代禪林、宋明書苑的方式教育的。入門以後,重視的是慧解。換言之,對於入門後的學生,梁氏除了技法的傳授之外,還從事祿命文化的傳承教育。
1-1-2 教學風格之「啟發式教學」不能區分梁湘潤祿命技法與梁湘潤祿命心法者,不能契入梁湘潤思想。(漸功夫可以苦練而成,頓功夫必須與法相應)(佛教傳來中國後,形成了漸功夫與頓功夫的門派爭論)證悟與境界是契入梁湘潤思想時的兩個關鍵詞(下詳)中國哲學的主旋律是心學系統,講得是:以心傳心、逆覺體證、透過當事人自己頓悟(頓功)印證聖人之心。中國哲學重視的向來不是形而下知識的傳遞,而是重視「慧解」式的洞察。中國哲學不傳知識,傳的是心。科學知識的傳遞,自古就屬於技法層次。梁湘潤的教學風格,始終是技法與心法雙軌制。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爾時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屬來奉獻世尊於金婆羅華,各各頂禮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即拈奉獻金色婆羅花,瞬目揚眉,示諸大眾,默然毋措。有迦葉破顏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即付囑於汝。汝能護持,相續不斷。」時迦葉奉佛敕,頂禮佛足退。
《五燈會元》
世尊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對梁湘潤的教學風格之描述,最接近者為中國儒家書院。除了固定的課程教授以外,梁氏的教學目的其實是在課外傳心。因此,梁氏的教學風格儼然不是當代普魯士教育體系式的風格。
也因此產生了四種梁氏弟子。
只學習技法的 (佔百分之四十以上)
只傳承心法的 (佔百分之十)
心法與技法均傳承的
心法與技法均未入門(或退心)的
明‧王陽明的教學風格:
問:「程子云:『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何墨氏兼愛,反不得謂之仁?」先生曰:「此亦甚難言。須是諸君自體認出來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雖瀰漫周遍,無處不是。然其流行發生,亦只有個漸。所以生生不息。自家痛庠,自家須會知得,自家須會搔摩得;既自知得痛癢,自家須不能不搔摩得。佛家謂之「方便法門」,須是自家調停斟酌,他人總難與力,亦更無別法可設也。 傳習祿》北宋‧程頤的教學風格問:「窮神知化,由通於禮樂,何也﹖」曰:「此句須自家體認。」 《宋元學案》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論語》子貢語大悟無言 ~佛家語大乘實相,言亡慮絕。 龍樹《中論‧疏》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
龍樹《中論》
「大匠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典故:《孟子》梁湘潤教學風格之簡單小節以次第性之教材傳授技法
在祿命文化的高度上傳承心法
以心傳心、會心一笑、教外別傳
心法需要慧解,途徑是頓悟(不立文字)
梁湘潤的學說,始終有技法與心法兩個層次:
心法是體,技法是用
心法是道,技法是術
心法是第一諦,技法是第二諦
心法是本,技法是末
心法是智慧,技法是方便
必須在辯證裡統一這兩股成分的張力/矛盾
1-1-3 教學風格之講義教學
1-2 教學風格之「講義教學」梁湘潤畢生教育五術英才無數。在五術領域之外,在道教大學(指南宮大學)教過《鬼谷子》(與子平學)、在東吳大學教過《易經》、在吉祥精舍教過參禪、在民間企業所辦課程成長營中講授過「生死學」與《黃帝內經》等。這些課程都有自制講義。海內外的講座也有使用講義的情形。
梁湘潤本人並沒有全部將這些講義保留下來。
只有以專書形式由行卯出版社出版的子平學教材被全面儲存了下來,而且每個版本俱在,可以供學者做版本研究。
在星相學會時期的講義幾乎全部失散。
為吉祥精舍所著的佛教講義、善書、釋經著作亦不全。(約1/2遺失)
梁湘潤的鬼谷子教學講義是相對來說儲存最不齊的(下詳)直接轉向下節「著作風格」之中討論‧‧‧‧‧‧講義同樣具有某種跳躍性行文風格、諸子百家語錄風格。1-2 寫作習慣(與寫作風格)
1-3 治學風格信而好古、今書不讀?
六經注我
教證並行
1-3-1 信而好古、今書不讀
「祿命之書籍,從唐宋以來,多如牛毛,不勝列舉,真偽雜陳,魚目混珠」
「留名身後──一至三百年之作者與作品,是屬於文化級次」,「超過三百年以上者,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
「任何一本古書,必須能接受歷史時間上之考驗。也就是作者一再重複介述──必須能流傳三百年以上之史籍,方值得去研究」
梁湘潤的藏書包括大量今人著作,並非如同字面上的意思──梁氏主張今人所著書籍通通不要讀。
正如同何重建老師所指出的:梁湘潤自承的使命在於為中華祿命文化進行疏通的工作。是文史工作、文化研究的進路:
疏通知遠、平正篤實
這是垂直的貫通系統梁湘潤的命理研究進路,旨在透過探源工程,廓清命理學說本來面目。梁氏認為,連本來面貌都沒有搞清楚的當代人是不能開展下一個週期之命理學說新局的。
「一定要讀原典」──此乃梁氏平生教學要旨,也是梁湘潤祿命學派的一個特色。
讀過原典之後,問題才會進入意識層面,才會體會到祿命學說恐怕是文化的一環,有其歷史演革性、駁雜性、文化積累性跟辯證性。梁湘潤的祿命文化思想不能對牛彈琴、無法傳承給不自行閱讀原典的一般方術家。
技法與心法分離;巾箱派與書房派互輕。
每位弟子繼承的梁湘潤學說側重難免有所不同。
「十年以內的書不讀」,此乃梁氏的文藝千秋論。但是已經成熟理論之最新研究著作,梁氏亦讀。此節應當留意,不該被字面意思影響。梁湘潤的祿命學說,具有歷史哲學的性格。
要為中華祿命文化開創新局,不能只做垂直向的貫通
榮格神秘學、海森堡測不準原理(Heisenberg‘s uncertainty principle)均沒有超過三百年,均進入梁湘潤的思想體系中
西學是水平向的開展,引進統計學、量化研究、社會學方法或是本演講者所主張的宗教學研究進路,都是水平向的開展
梁湘潤不但做垂直向的(中華傳統文化之內)的垂直消化工作,還消化當代西學來〝撐開〞命理學術研究的格局。
所謂今書不讀,必須限定在梁氏上下文的脈絡、語境還有他的學術內容實際情況中來談。事實上──
梁氏對中國人的命理新著,讀而不論
梁氏對西洋人的玄學/科學新知是直接吸收的
1-3-2 六經注我大藏書家、大讀書家、大丟書家三位一體的梁湘潤
1-3-3注重禪定、強調自性體證
格言體行文風格,與注重禪定(有密契體驗、透過密契經驗親證自己的宇宙論)是梁湘潤與中國哲學契合的兩大特色。
華夏文明中對打坐修行之最早描述,見於《莊子》中黃帝與廣成子的對話。
魏晉清談、隋唐佛學、宋明理學這三個時代的思想家均重視禪定(打坐/居敬/守一)
打坐能與知識發生關係,有以下兩種情況:
甲‧禪定經驗乃是知識獲得途徑者,此為靈知主義,也就是廣義的通靈。
乙‧打坐時的密契經驗若只是應證了當事人本身已經擁有的知識,這便是儒道兩家的立場,同時也是禪宗宗風。禪宗能夠在隋唐以後成為最興盛的宗派,原因就是禪宗的佛性論與頓悟說最接近中國哲學,尤其是孟子思想。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
梁湘潤的禪定觀,大部分還在中國儒釋道三教傳統之內。
朱熹:
持敬當以靜為主,須於不做工夫時頻頻體察,久則自熟。若覺言語多,便須簡默;意志疏闊,則加細密;輕浮淺易,便須深沉重厚。」
「敬非是塊然兀坐,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心無所思,然後謂之敬。只是有所畏謹,不敢放縱,如此則身心收斂,如有所畏,常常如此,氣象自別。
~朱熹《朱子語類》
梁湘潤:
我們且就事論事,設若:果然是因為「五陰雜念」起,自己「數出息」;同時也假設,因子在出息之故,而「雜念」消失,而至「無念」(暫不論時間之久暫),那末再因「數在出息」證得「無念」之後的「下一息」,是否就也仍維持在「數在出息」而延續?……如果是以這種觀點,受持於「禪坐」,若不過視「數門」,至「隨門」的過渡期之權宜則可,視之為常法,則不可。
梁湘潤《阿含經、大安般守意經今釋》(臺中:吉祥精舍,1990)
顏元:「朱子教人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無異半日當和尚,半日當漢儒」
第二單元‧梁湘潤思想研究的開展
中華命理預測學說,是一套由中國式宇宙論哲學貫串下來的實證科學。它不可以截斷眾流、脫離其形而上學假說而存在。
「宇宙論哲學」,與「宇宙科學」,是一條路子貫通下來的、是兩個階段之間的關聯。哲學是科學的前沿。哲學指導科學,哲學體證哲學。
「中國式宇宙論哲學」,與「中華祿命學說」也是如此貫通下來的。這世上沒有百分之一百的純科學,也不存在一門已經完全科學化了的學科。
梁湘潤的宗教哲學觀點──僅就著作成書的部分來說──具有專注於討論宇宙發生論的傾向,尤其闡述是人類文明是如何發生的。當中很多的思想早在七十歲以前都已經成形了。只是到了七十歲以後梁氏已成一家之言,將其全部思想「統之有宗,會之有元」地系在這套宇宙論哲學之下。
完整的五太文明史觀,是七十歲以後形成的。應是重新閱讀藏密經典後的慧解。是最終定版。
展望:將中華命理預測學說的格局「十字開啟」
何謂「十字開啟」?
餘論
「易之為書」也,「廣大兮備」,「周流六虛」,「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輯自《繫辭傳》)
架構是用來打破的
步驟是用來省略的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缺乏架構,則不能開展嚴格之學科。
但,中國哲學是生命的哲學,是體證哲學,它最終必會衝破一切的框架、直奔那不可言說的真如妙境。
合術歸道,是吾人永恆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