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脆鱔魚
製作:
1、鱔魚500克宰殺切段,衝盡表面的血水和粘液,瀝乾備用。
2、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青、紅花椒各10克、蒜瓣30克、泡姜15克小火炒香,加郫縣豆瓣20克、泡椒碎15克小火炒出紅油,倒入清水燒開,打去渣滓,調入鹽5克、雞精、味精各3克,放入黃瓜條150克、豇豆段100克燒2分鐘,放入鱔魚煮40秒立刻起鍋,淋入花椒油、香油各10克、香醋8克,撒香菜10克即可裝盤。
技術關鍵:
1、這道菜吃的是鱔魚的“脆”感,需大火快速燒製,時間控制在1分鐘以內,時間過長口感變軟。
2、鱔魚當天宰殺當天使用,不可過夜,以保持肉質鮮嫩。
3、大蒜用量要少,蒜味過濃會壓過魚香味。
臭豆腐豬手缽
原料:
豬手1000克,臭豆腐8片(可選用湖南榮源臭豆腐,用王致和臭豆腐代替也可),姜、大蒜瓣各5克,幹辣椒3克。
調料:
八角、桂皮、鹽、雞精、美極醬油各5克,味精、十三香各3克,糖120克,辣妹子醬15克,高湯1000克,色拉油700克。
製作:
1、先將豬手去毛刮洗乾淨,切成兩半,然後切成長6釐米、寬5釐米的塊,入沸水氽2分鐘待用,白糖入三成熱油中小火熬成糖色。
2、炒鍋置火上,放入色拉油100克燒至五成熱,依次下八角、桂皮、生薑、蒜瓣、辣妹子醬大火煸炒出香味,加入高湯,然後放入糖色、十三香、精鹽、味精、美極醬油、雞精調好味燒開。
3、將調好的湯倒入沙鍋,將豬手放入,沙鍋放火上,用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煨約1小時至豬手色紅肉爛即成。同時把臭豆腐入七成熱油鍋中小火炸3分鐘出鍋。
4、淨炒鍋裡放入50克色拉油,燒六成熱後放入大蒜瓣、幹辣椒大火炒香。將煨好的豬手和炸好的臭豆腐一同下鍋,與炒好的蒜肉和幹椒一同翻炒幾下後,裝入沙煲即可。
辣椒渣炒藕絲
辣椒渣是安徽傳統的下飯調料,用幹辣椒加上米飯、牛肉粒炒制後拌勻,放在罈子裡發酵一週,具有特殊的酸辣味,經常被用來炒臘肉、肥腸,或是煮小魚小蝦,很解膩。
原料:
蓮藕絲300克,辣椒渣100克,青紅椒絲10克,小蔥段3根。
調料:
鹽、味精、胡椒粉各5克,色拉油40克。
製作:
1、將蓮藕洗淨,切成長短一致的藕絲。
2、炒鍋上火,將藕絲下入熱水中焯制,撈出後瀝乾水分,用乾淨毛巾吸剩餘水分。
3、另起淨鍋,將油燒至六成熱,倒入辣椒渣,煸炒出香味,再倒入藕絲、青紅椒絲、小蔥段,加剩餘調料調味即可。
製作關鍵:
有些師傅習慣將藕絲拉油後再炒,認為這樣操作速度快,藕絲不變色,其實這種處理方法效果不好,油分大,與辣椒渣很難合味。
秘製小炒甲魚
這款甲魚的味美之處,在於用了一款自制的甲魚油提味,而在炒制甲魚時,除了這款甲魚油,還要再加入一些豬油。原因是:豬油凝固得快,能把醬汁的味道完全包在甲魚肉上。
初加工:
1、燙皮:60℃-80℃的熱水最適宜
甲魚放入容器,倒入熱水燙1分鐘,用手褪去其表面的薄膜,特別要注意清理頸部、腋窩、四趾等有褶皺的地方,並去掉趾甲。燙甲魚時需注意水溫不可太高,60℃-80℃最相宜,泡的時間不可太長,1分鐘足矣,不然表皮會跟肉連在一起,很難剝落。
2、宰殺:咽喉放血、尖刀卸殼
將甲魚翻身,肚皮朝上,它的頭會自然伸出來,用手卡住甲魚的頭,朝著甲魚的咽喉割下一刀,把甲魚倒拎放血,待血放盡,用刀沿背甲與裙邊交接處剖開,清除內臟,特別是甲魚4只腳裡面黃黃的、類似脂肪的東西一定要去除乾淨,否則甲魚會很腥。
3、汆水、過油全為去腥
甲魚斬塊後,一般應先汆水、過油後才能進行烹調,汆水是為了將甲魚肉中殘留的血沫清除乾淨,過油一是為了進一步去腥,二是為了讓甲魚肉口感緊緻。過油時應注意,要高油溫下鍋小火浸炸,待甲魚肉顏色金黃即可撈出。
製作:
1、炒鍋炙淨,下入自制甲魚油60克、豬油20克燒至六成熱,下入薑片20克、蒜片20克、青花椒粒5克、乾紅椒段10克爆香,加入郫縣豆瓣30克、糖5克炒出香味,倒入拉過油的甲魚塊1000克、青紅美人椒段各200克、炸蒜瓣250克,調入味精3克、雞精3克、白胡椒5克、老抽5克、高湯200克大火炒勻,待將湯汁收幹,沿鍋邊烹入料酒10克、淋入花椒油10克即可起鍋走菜。
自制甲魚油:
混合油200斤(色拉油、豬油、雞油各1/3)燒至六成熱,下入蔥段20斤、薑片20斤、幹蔥30斤、香菜60斤小火炸幹,倒入糊辣椒(熱油衝燙辣椒麵製成)15斤、香水魚料12袋(每袋250克)、李錦記香辣醬8瓶(每瓶300克)、紅久久火鍋料10袋(每袋450克)、郫縣豆瓣30斤、十三香10盒、香葉500克、桂皮200克、八角100克、白蔻200克、小茴香200克,小火翻炒3小時,出鍋前加入粗辣椒麵20斤、白酒500克,關火攪勻、出香,瀝去渣滓,留油備用。
筒子骨燉黃骨魚
此菜用筒子骨熬製的濃湯燉制口感滑嫩的黃骨魚,口味家常,味鮮美。
原料:
鮮豬筒子骨500克,新鮮黃骨魚(也稱黃顙魚)350克。
調料:
紅燈籠泡椒35克,青椒圈15克,海南黃醬椒、鹽各5克,紫蘇葉、蔥、姜各10克,料酒20克。
製作:
1、將筒子骨洗淨,放入鍋中,與蔥、姜煸炒出香味,倒入純淨水煨製成濃湯。
2、黃骨魚宰殺治淨,下入冷湯、料酒、鹽燜制,加入紅燈籠泡椒、黃醬椒、紫蘇葉一同煮制,起鍋撒上青椒圈。
蝦兵蟹將
乍看這道菜你不會把它跟土菜聯絡起來,其實這是最地道的海邊農家做法。水潺、蝦、蟹的鮮味被粉絲吸收後,變得異常鮮美。
原料:
泡好的粉絲、水潺、蝦各150克,海蟹1只(重約200克),發好的木耳50克,青、紅椒塊各5克。
調料:
色拉油50克,蔥段、薑片各10克,老酒15克,鹽、一品鮮醬油各5克,白糖3克。
製作:
1.蟹洗淨後去掉蓋,去內臟,將蟹鉗剁下後拍松,將蟹身斬成六大塊;水潺宰殺,斜刀切成四大塊。
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蔥段、薑片爆香,下入蟹殼、蟹塊和蟹鉗,烹老酒,中火煸炒至殼色變紅,倒入清水400克,下入調料,中火燒開,放入剩餘的原料(青、紅椒塊除外),大火燒開後,小火加熱至原料成熟,放入青、紅椒塊點綴,出鍋裝盤。
水潺:這種魚只有一條主骨,魚骨細軟如鬍鬚,肉鬆軟,含水份高,在浙北、寧波、紹興、杭州、嘉興以及上海、蘇南等地稱之為龍頭鮳。
青椒筒子骨
用蘿蔔煲筒子骨是幾年前流行的菜餚,此菜“狠心”將蘿蔔去掉,換成青椒,只用極少的調料煨制筒子骨,雖然菜餚的風味很單一,但是筒子骨本身的風味卻很突出,這種迴歸式的做法也吸引了不少食客。
原料:
新鮮的筒子骨8根(300克/根),青椒50克,蔥花3克。
調料:
A料(蔥段、薑片各20克,料酒30克),薑片15克,幹朝天椒5個,鹽20克,雞粉10克,海天老抽3克。
製作:
1、用鋸將每根筒子骨一切二,在切開,放入冷水鍋內,下入A料,大火燒開,撈出後再用流動水衝漂30分鐘。
2、鍋內放入清水1500克,大火燒開後下入薑片、幹朝天椒、筒子骨、鹽、雞粉、老抽,用小火慢慢煨制1小時,取出裝入容器內。
3、青椒切片,用豬油炒香辣椒,加筒子骨煨香調味即可。
瓦缽汗蒸雞
原料:
淨土雞1只(雞肝、雞胗留用)1.5千克,五花肉塊30克,鮮板栗10克。
調料:
海天草菇老抽8克,鹽6克,雞粉2克,味精6克,薑片2克,清水750克,菜子油150克,香料粉3克,蔥花3克,紅幹椒2克,白糖8克。
製作:
1、土雞洗淨,用流動水沖泡2小時至無血水,將雞的腹部劃上兩刀,放入盆中,加鹽、老抽醃漬10分鐘,待用。
2、鍋中加入菜子油,燒至5成熱時放入五花肉小火煎至兩面金黃色,取出待用。
3、鍋中加入清水,放入白糖、老抽燒沸,放入雞粉調和,入醃好的土雞大火汆約2分鐘至表皮緊縮時,撈出控幹水份,用老抽均勻地塗抹在土雞表面。
4、將土雞、雞肝、板栗、五花肉塊、雞胗、薑片、紅幹椒,重新放入汆雞的原湯中小火煨1小時,將蓋子揭開,看湯汁是否夠用(因為有的瓦缸會漏水),再將蓋子蓋好用小火煨1小時,待湯汁粘稠、色澤金黃、表皮水分將干時離火,撒自制的香料粉、味精和蔥花即可。
關鍵:
在煨制土雞時,必須使用瓦缸盆和蜂窩煤灶。當雞煨制了1小時後將蓋子揭開,看湯汁是否夠用,因為有些瓦缸長時間使用後會漏水,如果發現水分不夠用,就需要再加入燒熱的汆雞的原湯,量以沒過雞翅為好,然後再將蓋子蓋好煨制1小時。
瓦缸的儲存:
買回來的瓦缸不能浸泡,否則加熱時容易裂。清洗時,要等瓦缸完全涼透再刷洗,但不要浸泡。
香料粉:
核苷酸800克,氨基酸200克,味精150克,雞骨粉5克調勻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