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過這樣場景,剛上公交車,裡面乘客不多,你會發現座位上大多都是左右各一人。在爆滿的電影院中,我們也很容易找出一對情侶來。即使每個椅子間都有扶手隔著,也能夠看到其中一對對捱得很近的人。
這就是人類本能維持的“熟人間的距離”和“陌生人間的距離”。雖說不是刻意的,但也是人們下意識覺得最舒服的距離,學者們將此稱為“刺蝟法則”。
有生物學家做過一個實驗:
在寒冷的冬天裡,他們把十幾只刺蝟放在戶外的空地上。這些刺蝟冷得渾身發抖,但為了取暖又不得不緊挨在一起,而當它們一靠近,身上的長刺就會刺傷彼此,只能再次分開。但寒冷迫使大家繼續靠近,而疼痛卻迫使大家再次分離。如此反覆多次,它們終於找到一個最舒服的距離——大家在忍受輕微疼痛時,又能最大程度取暖禦寒。
不止是刺蝟如此,大多人類也都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可侵犯的距離,當陌生人踏入這個領域,也就激起人類原始的危機感,也很容易讓人充滿攻擊性。
阿德勒說:“所有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
而所有人際關係的處理,都在於如何把握人際交往的距離。和什麼樣的人相處,就要保持相對應的距離。
小梅和小麗是對要好的閨蜜,兩人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原本和諧的關係,在一次人事變動中悄然改變了。因為平時工作積極,小梅很快被提升為主管。而總是渾水摸魚的小麗,卻依然是個小職員,雖然羨慕,卻也為好友高興。
只是兩人的關係也開始出現了裂縫,平時懶散的小梅總是拖延工作進度,以前還是靠小麗的幫忙才順利完成。而在小麗升為主管以後,要忙的事多了,自然沒法再事事幫襯小麗。而小麗卻仗著兩人的關係,希望小梅能在工作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看著昔日好友依舊我行我素,小梅覺得兩人的距離越來越遠。於是,小梅開始疏遠小麗,以上級的身份對待小麗,兩人的關係也就此變得冷淡。
這對好閨蜜的關係最終變得疏離,很大原因在於沒有把握好彼此的距離。當兩人在工作中處於平等關係,便可以相處和諧,因為彼此沒有利益關係,甚至還能互相幫助。
可當一方突然變成另一方的上級,彼此的關係就開始尷尬了。並非有人一朝得勢就非得翻臉不認人。只是兩人註定不能再以平等的身份去相處,當權者必須建立權威,而另一方就必須給出相應的距離。
在胡軍主演的電視劇《朱元璋》中有這樣一段劇情。他所扮演的朱元璋在一次慶功宴上。被他的部下徐達逼著喝酒,徐達說:“哥,要是不把酒喝了,我就倒你頭上。”朱元璋以為對方是在開玩笑,可沒想到徐達真的把酒倒在他頭上。周圍的將士都被嚇傻了,而幹了蠢事的徐達直接醉倒在地。雖然徐達過後沒有被重罰,但這事也讓朱元璋起了殺心,決定要好好處理跟他出生入死的這群兄弟的關係。
朱元璋還沒做皇帝前,可以和部下稱兄道弟,這是為了穩固軍心;而一旦做了皇帝,就必須和部下保持距離感,這是為了鞏固皇權。
現實生活中還有另一種毫無邊界感的距離,那就是戀人之間。在一檔戀愛綜藝中,就有一對因“沒有距離”而產生矛盾的情侶。
女生抱怨:“自己不管在做什麼,男友都想插上一腳。”
出門逛街,男友會檢查她的穿著是不是太暴露了,被男友認可才能出去。
和朋友聚會,男友總會問是男的還是女的,並且限制回家時間,每次臨近時間,就會打好幾個電話來催。
手機必須永遠對男友公開,以便他隨時隨地查女友的資訊,甚至還在外面,還要時不時給他拍照說明所在地方。
這種生活方式簡直讓人崩潰,這男友的控制慾已經到了變態地步。而這種情景也不全出在情侶身上,最典型的還有還有親子關係,父母對孩子的過分限制,反而導致孩子越想逃離。
長時間相處固然是拉近關係的途徑,但也容易滋生矛盾,生物學家用刺蝟來解釋這種關係真的是恰到好處。其實每個人身上都長滿隱形的尖刺,有時候它可以用來保護自己,但也會化作語言戳傷別人。不可否認的一點,當兩人沒有留出適當的安全距離,最終傷的是彼此。
有本書叫做《家為何會傷人》,在印象中,家是作為避風港,讓心得以停靠的地方。但是過度的愛,想要操控對方的心情,最終就成了傷人的利劍。
裡面有段話很好地詮釋了刺蝟法則:“工作中的規則是權力,其運作機制是競爭和合作、控制與征服,家中的規則是珍惜,能抵達珍惜的途徑是理解和接受。”
只有父母、孩子和戀人可稱為“熟人間的距離”,和這些人相處可以保持親密關係,但也要給對方得以喘息的空間,一味地干涉對方的生活只會傷害彼此,我們需要付出的是包容和理解。
在此之外的一切人都屬於“陌生人的距離”,有些人因利益牽扯到一起,也有的因興趣而心心相惜。但不管表面上有多和睦,我們都必須接受成年人的規則。他們又不對我們的人生負責,我們又何必去幹擾他們的人生。
學會“刺蝟法則”,掌握和人相處的適當距離,雖不能讓你在社交中八面玲瓏,卻能讓你的人生過得更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