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海軍成立以來水面艦艇的巔峰,003型航母時刻都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從最新曝光的進展來看,這艘航母的建造一切順利。按照之前002型航母“山東”號的建造和海試速度來看,預計003將在2022年下水,2025年前後服役,成為中國海軍未來15年的水面艦艇核心。作為全球海軍的絕對霸主,美國海軍目前在役10艘的“尼米茲”級航母,也同樣是美國海軍在未來15-20年的核心,在兩者必然會出現交集的情況下,兩款航母的效能和戰鬥力對比,對兩國海軍來說都至關重要。當然,美國“福特”級電磁彈射航母理論上會更加強大,但我們未來還會有與之對標的新型裝備,因此這裡仍然將003型與尼米茲級作一比較。
從表面上看,兩者效能對比似乎沒有太大懸念,畢竟“尼米茲”級是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而國產003應該是一艘8-9萬噸級常規動力航母,在體型上就有不小差距。但事實並非這麼簡單。“尼米茲”級畢竟是在上世紀60年代設計的型號,後續雖然經過美國海軍的改良,但始終存在冷戰早期的技術烙印,這並非小規模改動可以解決的。更何況,003搭載的電磁彈射系統,是國內近年發展的新型裝備,這是未來將繼續使用蒸汽彈射系統的“尼米茲”級難以匹敵的領域。因此,兩者效能並不會簡單地出現一邊倒的情況。
首先,來看看兩型航母搭載的艦載機。就目前來說,“尼米茲”級航母搭載的艦載機聯隊各有不同,比如最新配置的“卡爾·文森”號,已經搭載了一箇中隊的10架F-35C,但其他9艘搭載的仍然全部是F/A-18E/F戰鬥機。按照美國海軍的規劃,“尼米茲”級航母在2025年前後,艦載機聯隊的組成大致是:20架F-35C、22架F/A-18E/F、7架EA-18G、5架E-2D、14架MH-60直升機和3架CMV-22B“魚鷹”旋翼機。其中,MH-60和CMV-22B負責反潛、搜救以及運輸等輔助任務,中國航母搭載的對應型號是海直-20和直-18,基本滿足海軍的反潛需求。兩者艦載機聯隊效能的真正差距,還是體現在戰鬥機、電子戰機和預警機等固定翼飛機上。
國內與F-35C對標的殲-35中型艦載機,已經在今年10月底成功首飛。就目前來看,與F-35C的主要區別有兩個。首先,殲-35搭載了兩臺發動機,而F-35C只有一臺。一般來說,同代戰鬥機中的單發和雙發陸基型號,在效能上沒有本質差別。比如,美國F-16與蘇聯/俄羅斯米格-29,就屬於典型的相愛相殺,互相糾纏了數十年。但對於海軍艦載機而言,情況就有明顯不同。由於航母本身搭載的艦載機數量非常有限,因此各國海軍對於航母艦載機的可靠性要求,往往比陸基高出一個級別,否則很難保障持續可靠的戰鬥力,這顯然是雙發戰鬥機的優勢領域。再加上單發艦載機在遭遇故障時,海上難以迫降,飛行員即使成功跳傘,在大浪、酷暑、嚴寒、高鹽種種惡劣環境影響下,很難堅持到救援飛機到來。因此,海軍天生就偏愛更可靠的雙發艦載機。
從早年的F-4到之後的F-14,以及F/A18系列,美國海軍的現代艦載機一直都是雙髮型號。在其他國家海軍裝備的艦載機中,法國陣風-M、俄羅斯/印度的米格-29K、中國的殲-15,也都是雙發艦載機。就連美國海軍早年規劃的下一代艦載機組合,都是F-22的艦載型號,以及更加夢幻的A-12隱身艦載攻擊機。冷戰的結束,使得美國海軍失去了充足的資金獨立研發隱身艦載機,在美國國會的要求下,才極不情願地加入F-35“聯合戰鬥機”專案。但美國海軍對F-35C的牴觸一直很深,在F-35A和F-35C成軍部署數年之後,美國海軍在今年才正式部署第一個F-35C中隊,並且日後美國航母上將一直出現F/A18與F-35C同時部署的情況(一直到2040年)。背後的根本原因在於,美國海軍認為F-35C不能滿足自身全部需求。
相比之下,殲-35的雙發設計,在作為艦載機時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俄羅斯蘇-57的第五架原型機在飛行表演時,一臺發動機突然起火,成功迫降後,重新修復又可以繼續試飛,也是雙發比單發戰鬥機可靠性更強的有力證明。除此之外,殲-35的機體更加細長,機翼面積更小,凸顯了其突出高速效能,以更好進行空戰和超音速飛行的定位。而F-35則由於立項較早,當時美國海空軍仍然處於近乎“舉世無敵”的強勢狀態,因此F-35系列戰鬥機的空戰效能要求較低,超機動性和超音速效能存在明顯不足,主要精力花費在三軍通用,側重對地、對海攻擊能力上。這些問題在殲-35異軍突起之後,表現得更加顯著。由於F-35C的設計定位與未來海空戰場需求存在明顯偏差,在一對一空戰中,大機率會出現機動性明顯劣勢的尷尬情況。
至於空警-600艦載預警機,以及在殲-15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殲-15D電子戰機,目前外界還知之甚少。但由於陸基型空警-500以及殲-16D,已經大規模進入空軍服役,因此,空警-600和殲-15D的研發和生產過程,在理論上並沒有太大技術障礙。以當下空警-500、殲-16D與美國E-2D、EA-18G效能的初步比較來看,空警-600和殲-15D即使沒有超越美國海軍對應型號,但在技術上旗鼓相當並沒有什麼問題。更重要的是,國內未來預計為003配備的殲-15T(彈射型殲-15),可以徹底發揮其作為一款最大起飛重量33噸的重型艦載機優勢。尤其是殲-15本身內油充足,多達接近10噸,根本不需要外掛副油箱,還能搭載數量驚人的中距空空導彈和對地、對海武器數量。相比美國F/A-18E/F這款以中型機為底子改進而來的型號,顯然擁有一定優勢。
因此,在003服役之後,由於其搭載的艦載機都經過審慎研究分析,平臺效能比較優秀,又有殲-20、空警-500、殲-16D等相似的陸基型號檢驗,戰鬥力相當可觀。而美國海軍則由於之前對我國海軍航母發展速度估計不足,艦載機技術定位偏低,使得003搭載的艦載機聯隊,反而在效能上佔據稍許優勢。當然,考慮到“尼米茲”級航母的噸位要高出一萬多噸,搭載的艦載機數量會多出約10%(4到5架),這種質量優勢,在某種程度上也會被美國航母艦載機的數量優勢所抵消。但總的來說,兩者艦載機聯隊大致是個旗鼓相當的局面。
相比之下,003在艦載彈射系統領域的優勢,則是毋庸置疑的。從50年代末,英國海軍建造“鷹”號大型航母並搭載蒸汽彈射器以來,美國海軍就一直投入大量資源發展蒸汽彈射系統。經過60餘年的不間斷投入,美國海軍最新的C-13-1型蒸汽彈射器,可靠性、工作頻率、彈射重量等技術標準,已經達到目前的技術極限,屬於毫無疑問的冠絕全球。國內想要在蒸汽彈射器領域追上美國海軍,短時間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幸運的是,003正好趕上了從蒸汽彈射器到電磁彈射器過渡的技術“彎道”階段,美國在彈射器領域的雄厚技術優勢,不能說瞬間蕩然無存,但也從難以逾越變成觸手可及。
事實上,美國搭載新一代電磁彈射系統的“福特”號航母,在海試時電磁彈射系統出現了大小數百個問題,前後花費了近3年時間才得以解決,使得其在宣佈“服役”4年之後,至今仍未進行實戰部署。這是美國海軍使用蒸汽彈射器時,難以想象的事情。而目前國內的電磁彈射器,由於技術起步較早,又有頂尖優秀人才率領團隊大力攻關,因此陸上試驗進展比較順利,在2025年前後投入使用,在技術上並沒有太大問題。先進電磁彈射系統,在彈射頻率、次數以及消耗能源等領域的優勢,是“尼米茲”級搭載的C-13-1型蒸汽彈射器難以比擬的,這也正是003的後發優勢所在。
接下來,就是一直談論比較多的護衛艦艇。一般來說,航母將會配備相應的大型驅逐艦或巡洋艦、驅逐艦或護衛艦、以及補給艦和核潛艇,組成編組健全、攻守齊備、保障有力的海上航母戰鬥群。國產901型大型補給艦已多次與航母及其他艦艇編隊進行遠洋訓練,與美國海軍同型補給艦沒有什麼差距。而052D和054A雖然在排水量、效能及垂直髮射單元數量方面,與美國“阿里·伯克”級驅逐艦存在差距,但就目前來看,中國海軍往往將052D和054A“配對”使用,從而形成052D主要負責遠端防空、兼顧反潛,054A以反潛為主、兼顧中層防空的格局。憑藉052D和054A充沛的服役數量,倒也能與美國“阿里·伯克”級驅逐艦扯個平手。
至於國產055型萬噸驅逐艦,則在噸位、相控陣雷達、垂直髮射裝置等方面,較之美國“阿里·伯克”級驅逐艦或“提康德得羅加”級巡洋艦領先許多。雖然美國海軍正在建造最新的“阿里·伯克”Ⅲ型驅逐艦,試圖扳回一城,但中國海軍同樣也在建造下一批次的055改進型號。因此,在大型驅逐艦或巡洋艦領域,中方已經略勝一籌。而在核潛艇領域,國內長期受制於起步晚、經驗少、技術不足等問題,比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及正在發展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存在顯著差距。但核潛艇的護衛職能,比起大型驅逐艦來講又明顯降低,因此,雙方在護衛艦艇領域,依然是打個平手的情況。
相比之下,兩者在動力領域的差距,恐怕就比較大了。就目前來說,“尼米茲”級航母搭載的A4W核反應堆,雖然在實戰中並不存在理論上的無限巡航優勢,畢竟其護衛艦艇需要補給,艦載機、艦員也不可能長期作戰,但失去了艦用重油的掣肘,“尼米茲”級的補給速度、航空燃油及彈藥搭載數量都明顯高於003。同時,其核反應堆的特殊執行方式相比於常規動力,其實還存在一個很少有人提及的優勢,那就是熱損耗。
從表面上來說,常規動力航母無論是較為老舊的蒸汽動力,還是較先進的燃氣動力,都足以保證航母超過30節的高航速,尤其是在003搭載電磁彈射系統,更加節省能源的情況下。然而,問題在於常規動力系統的輸出功率,實際上是在標況下測得的數值(一般來說是25攝氏度,一個標準大氣壓),一旦動力開啟,工作溫度飆升,動力系統的輸出功率會明顯下降,並且溫度越高,下降的越多,這就是熱損耗。
從蒸汽動力到燃氣動力,從美國老而彌堅的LM-2500,到英國的技術新星MT-30,甚至烏克蘭的UGT-25000、國產QC-280燃氣輪機,都逃不熱衰竭的“魔咒”,這是技術上的本質缺陷,並非外界環境能輕易改變,最多由於技術不同,功率衰減範圍從10%-20%不等罷了。但對於核反應堆來說,就不存在影響頗大的熱衰竭問題。因此,動力問題實際上將是003相比於“尼米茲”航母,最主要、最明顯的不足,這也是國內正在追趕的主要領域。
此外,美國“尼米茲”級航母從60年代建造第1艘,到21世紀初服役第10艘,前後花費了50多年的時間。作為後來者,中國003型航母在效能上可以達到與之相去甚微,某些領域甚至略有反超的水平。但航母畢竟是一個建造週期極長的大型軍艦,在美國已有10艘“尼米茲”級航母的先手優勢下,003想要達到近似規模需要花費的時間,註定是要以10年為單位的。這也算是兩款航母除質量之外,在數量領域更加現實的對比吧。
但003型航母對中國海軍的意義,仍然是非凡的。蘇聯海軍從60年代初期開始,先後建造了2艘“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4艘“基輔”級、2艘“第比利斯”級(“庫茲涅佐夫”號最初艦名),耗費了近30年時間,才在80年代末開工建造“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並且,由於當時蘇聯沒有徹底攻克蒸汽彈射器技術,使得“烏里揚諾夫斯克”號作為核動力航母,居然出現了滑躍與彈射並存的尷尬狀況。相比之下,中國航母發展時間僅僅不足15年,但003型航母就已經在山東艦的基礎上,快速完成了從滑躍型航母到大型彈射航母的跨越,足以成為今後更先進航母的技術基礎,從而在中國海軍水面艦艇的發展史上,留下一座巍峨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