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中醫養生,年輕人在朋克養生。
女人要睡美容覺,男人要練腱子肉。
養生,似乎成為了一種時代症候,不看年齡,不分性別,人人都很關心。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最頂級的養生,其實不是睡覺,也不是運動,而是這3點。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世界上90%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
中醫也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的確,情緒不好,再好的護膚品,也無法挽救你的臉色;心態不對,再貴的保健品,也無法拯救你的健康。
情緒穩定,其實就是最簡單直接的養生方式。
社交平臺上一個很火的“吃貨奶奶”就深諳此道。
她今年101歲了,當同齡人筷子都拿不穩、甚至要靠ICU續命的時候,她卻依然吃香的、喝辣的,興致好的時候,還要喝點兒小酒、和孫女兒一起去做美甲。
問起“吃貨奶奶”的養生之道,她說:“心態決定一切。有些事,吃一頓解決不了的,那就吃兩頓解決。”
她的孫女兒也說:“奶奶從來不生隔夜氣,就像小孩子一樣,簡單純粹。”
有一次,“吃貨奶奶”在吃漢堡的時候假牙掉了,沒想到她二話沒說,安上假牙繼續吃。
有時候,孫女兒說起東家長西家短,“吃貨奶奶”總是笑嘻嘻地說:“你曉得個剷剷。”
似乎什麼煩心事兒,到了她這兒,都能被一一化解。
趙樸初曾說:“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的確,人生在世,什麼樣的人都會遇見,什麼樣的事情都會經歷。
如果因為一點兒小事兒就鬱鬱寡歡,沒毛病的人也早晚會憂思成疾;
但如果能及時調節情緒,或許你就能得到常人難以得到的健康密碼。
但很多年輕人,在拼盡全力養生的時候,似乎忘了這一點。
別人幾句話不對,就情緒低落,稍微遇個風波,就一蹶不振。
真正的聰明人永遠懂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無論什麼樣的境遇,他們都能淡然處之、從容面對。
想要身心舒暢,除了自身情緒穩定,有一個乾淨、舒心的圈子也很重要。
如果你身邊全是烏七八糟的人和事兒,很難獨善其身;
如果你身邊全是正能量的小天使,你也很難不朝氣蓬勃。
朋友小洋就是如此。
有一段時間,他為了拓展人脈,從而有更長遠的發展,就嘗試著參加各種行業聚會。
這樣做的後果,雖然認識的人是多了,但什麼樣的人都有,其中還不乏一些酒肉朋友。
每天除了要加班,他還要參加各種飯局酒局。
一段時間下來,他發現自己根本沒遇見什麼貴人。
而且因為各種應酬,他不僅犧牲掉了大量提升自我的時間,腰圍、體重也都增加了。
有一次,他在幾個酒友的慫恿下,甚至是喝到了胃出血。
痛定思痛,他決定和那個圈子說再見。
日常聚會,只和處得來的二三好友相約。
他胃不好,大家會照顧他的口味,選擇清淡飲食;看他胖了,大家又建議組隊健身打卡;而工作上的煩惱,大家也會進行頭腦風暴。
不到小半年,他發現自己身材恢復了,頭腦清晰了,甚至因為提案出色,得到了領導的認可,獲得了年底升職的機會。
他這才發現,圈子啊,不在於有多大、有多雜,反而是貴在乾淨。
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也會變得積極;
和善良的人在一起,你也會變得善良;
和舒服的人在一起,你的身心都會愉悅;
和乾淨的人在一起,或許,就是最好的養生了。
畢竟,你的朋友,決定了你情緒的開啟方式;你的圈子,決定了你生活的真實狀態。
如果你覺得最近狀態不對,不妨試著清減一下自己的社交圈。
要想養生,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能夠放過自己,能夠與自己和解,能夠在遇事兒的時候學會釋懷。
畢竟,養生,重在養心。
如果能夠看得開,自然能活得好。
以前的李雪琴,顯然沒想通這點。
作為一個北大學霸,她曾經常常用刀子割手腕,來緩解壓力。
問起箇中緣由,她說,因為從小到大,一直是“別人家的孩子”,所以她對自己的要求格外嚴格。
例如:永遠要考第一名;事事要讓父母滿意;不管自己開不開心,要做無私的好人……
但是,對於完美的苛求,卻常常讓她踹不過氣來。
直到去紐約大學讀碩士時,她再也招架不住了,被診斷為抑鬱症。
這一刻,她似乎意識到,與健康相比,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於是,她選擇了休學。
她開始不要求自己追求完美,開始允許自己當個廢物,開始接納自己的喪。
沒多久,她靠著自己喪喪的幽默,在網上走紅,還接到了《吐槽大會》的邀約。
她說,以前自己只想追求最好的,但現在,卻想追求真正心底的快樂。
此時的她,不僅心裡狀況好了很多,也不再折磨自己的身體了。
雖然還是會焦慮,但她也學會了與這種焦慮和解。
的確,如果你自己能對一件事兒釋懷,這件事兒就再也無法難為到你了。
生而為人,煩惱實多。
成長,就是慢慢學會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對無能為力釋懷,對不夠完美釋懷。
《臥虎藏龍》裡有一句話:
“當你握緊拳頭,手中什麼也沒有,你鬆開十指,卻能擁有整個世界。”
當我們開始真正接納自己和外界時,才能建立起真正充盈的世界,也才能實現更高階的養生。
叔本華曾說:“幸福十分之九是建立在健康基礎上的,健康就是一切。”
誠然,窮人失去健康,等於雪上加霜;富人失去健康,等於一生白忙。
而真正的養生之道,其實很簡單。
保持穩定的情緒,就能減少一半的疾病。
維持乾淨的圈子,就能避免無謂的消耗。
學著釋懷、看開、放手,就能讓煩惱和病痛一併溜走。
願你身心健康,也願你自在坦蕩。
來源:十點簽約
作者:納豆
【宣告: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