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見RDJ
能讓你強大的,不是堅持,而是放下。
著名書畫家啟功先生,曾寫過一幅字:自重則威,知止有定。
在五光十色的世界裡,能夠心中有尺,行有所止,殊不容易。
懂得知止,是一種智慧,也是極高的情商。
01
止語
《醒世恆言》中說:“舌為利害本,口是禍福門。”
有時候,過一時嘴癮,同時也給自己埋下了禍根。
劉禹錫21歲中進士,本少年得志,官運亨通,卻毀在了一張嘴上。
劉禹錫的革新舉措得到唐順宗的賞識,不料順宗登基沒多久就中風,讓位給太子李純。
靠山倒了,劉禹錫被貶到南蠻之地去當扶貧幹部。
但沒多久,他就被召回長安,難掩激動作了首詩:
《遊玄都觀》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用今天的話來解讀,就是一邊諷刺朝廷新貴,一邊得意高喊“哥又回來了!”
結果惹惱了當時的宰相武元衡,回城的屁股還沒坐熱,又被貶了。
等到新皇繼位,唐文宗再次把他召回長安。
然而,劉禹錫又寫了一首詩宣告自己“王者歸來”:
《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首詩他還作了序,序中有一句“以俟後遊。”
大意是,我先提前再寫好一首,等下次被貶直接拿出來用。
劉禹錫這般狂妄的態度,再次激怒了朝中大臣。
於是,他又被攆出京師去了蘇州,再沒回過長安。
想起網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話:“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閉嘴。”
聰明的人,知道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
開口前,不妨把要說的話在腦子裡過一遍再開口。
要知道,你說的話裡,藏著你的運氣。
當我們學會止語,懂得少言,避免禍從口出,人生會少很多煩惱。
02
止欲
泰國作家察·高吉迪說:“人一旦成為慾念的奴隸,就永遠也解脫不了了。”
人生誘惑何其多,在面對人性的慾望時,很少人能夠無動於衷。
《商道》裡有一個故事。
林尚沃在成為朝鮮首富後,曾經的好友李禧著給他推薦了管家洪景來。
但是,洪景來表面上是當“管家”,實際上他是來拉攏林尚沃入夥起義的。
當時的農民與商人,社會地位很低,儘管林尚沃坐擁鉅額財富,但是作為商人,他並不受朝廷重視。
於是,在面對這份邀請時,他不是沒有動搖:
要麼答應洪景來,出資協助叛亂集團,一旦起義成功,自己則功成名就;
要麼拒絕加入,那就參政無望,無異於放棄了獲得權力的機會。
左右為難之際,他想起石崇大師曾留下的字條,開啟一看,是個“鼎”字。
林尚沃終於悟透其中的道理:
鼎代表人的三種慾望:金錢、名譽、地位。
追求名譽地位,聚斂錢財,無可厚非。
可是如果一個人慾壑難填,為慾望所驅使,擁有財富之人過分追求名譽與權勢,破壞三足平衡,必定導致鼎翻。
想通之後,林尚沃便截斷鼎的一足,向洪景來表明自己無心追逐權利。
5個月之後,洪景來領導的起義以失敗告終,叛亂之人均被處決。
林尚沃慶幸道:“好在及時節制了慾望,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稻盛和夫曾說:
“其實慾望本身不是罪惡,憑藉慾望毫無節制為所欲為才是罪惡。”
人有慾望很正常,但不要被慾望綁架了你的人生。
那些高情商的人,都明白捨棄,放下過度的慾望。
03
止行
古人云,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人活一世,直行容易,止行卻很難。
晚年時,齊白石聲名鵲起,時常碰到財大氣粗者上門買畫。
齊老通通拒絕,不畫,不賣。
有些人說他“傻”,這明明是很好的掙錢機會。
但他堅持不趨勢迎合,也不粗製濫造,甚至貼出告白條:
“作畫不為者:像不畫,工細不畫,著色不畫,非其人不畫,促迫不畫。
刻印不為者:水晶、玉石、牙骨不刻,印語俗不刻,不合用印之人不刻……”
有一個海外權貴對齊白石非常仰慕。
不但高價收購他的畫作,還想方設法地籠絡他,但齊白石總是婉言拒絕。
在對方一次次登門後,齊白石為了謝絕見客,乾脆在大門上貼出“畫不賣與官家”的條幅。
齊老先生用他的做人原則,維護了自己的氣節。
隋朝大儒王通有一句名言:“大智知止,小智惟謀。”
唯有知道自己應該在哪裡止步,應該在什麼事情上不能讓步,方能保持初心,行穩致遠。
最好的處世態度,莫過於當行則行,當止則止。
外界的壓力再大,也堅持自己的原則。
▽
在歲月中修行,須懂得,知足者樂,知止者得。
就像那句話說的:能讓你強大的,不是堅持,而是放下。
點個贊吧,往後餘生,願你掌握開啟自己情商的三把鑰匙:止語,止欲,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