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年紀一上去,耳鳴耳聾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了,眼睛也大不如前了。
中醫講,目為肝竅,耳為腎竅。所以,從傳統思路來講,要想耳聰目明,得從肝腎著手治療。
然,偏偏有個人卻另闢蹊徑,不治肝腎,而治脾胃。
這人就是李東垣。
李東垣何許人也?
金元時期脾胃大家是也,也是脾胃學派的創始人,尤善治療脾胃疾病。
李東垣代表作的名字也起的很直白,就叫《脾胃論》,書中記載的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方子:補中益氣湯,昇陽益胃湯等等,都是從脾胃論治的。
其實吧,耳朵和眼睛的問題從脾胃論治早有這樣的論調。
《黃帝內經》:“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
九竅指的是嘴巴、耳朵、鼻子、眼睛、以及前後二陰。
《黃帝內經》:“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
要想清陽往上走,陰濁向下降,那作為人體之中的交通樞紐脾胃必須通暢。
中醫講,脾主升,胃主降。脾氣一旦虛弱,清陽難以上升,濁陰也降不下來。久而久之,清陽被死死的卡在下面,濁陰呢?大都淤堵在上面。頭面部得不到清陽的濡養,九竅中的七竅反而被濁陰全部堵死,不通暢自然就要出問題。
今天向大家介紹一個既能補脾氣,又能升清陽、降陰濁的方子——益氣聰明湯,出自李東桓的《東垣試效方》。
益氣聰明湯:人參、黃芪、甘草、葛根、升麻、蔓荊子、白芍、黃柏。
補脾氣:人參、黃芪、甘草
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入心、肺、脾經。
中醫認為,人體之元氣起於腎,上及於肺,為人體生化動力之源,
人參功擅大補元氣,即便是元氣虛衰,脈微欲絕,用一點人參都能獲得不錯的療效。
中醫還認為,脾為生化之源,肺為主氣之髒,元氣旺盛,則脾肺之氣自足。
因此說,人參具有補脾益肺之效,為治療脾肺氣虛諸證之要藥。
此外啊,元氣充沛,則血旺津生,神安智增,常常用於氣血虧虛之心悸、失眠、健忘等心神不寧證。
可以說,人參既為救脫扶危之良藥,又為治療虛勞內傷之第一要藥,但凡是氣、血、津液不足都可以用一些人參補回來。
《本經》:"主補五臟,安精神,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
《主治秘要》:“補元氣,止瀉,生津液。"
黃芪和人參一樣,是一味辛溫的藥材,入脾、肺經,善補脾肺氣,有“補氣之長”的美稱。
其補氣之中,具有升發外達之性,實衛固表,多用於體弱表虛,肌表不固人群。
《本草備要》:"生用固表,炙用補中。”
甘草也具有補脾益氣之功效,然,甘草味甘性平,補益之力較為緩和。
升清陽:葛根、升麻、蔓荊子
葛根這味藥材,我們有聊過很多,其味甘、辛,性涼,入脾、胃經,
而一提到葛根的功效,其實就一個關鍵字——“升”!
葛根性輕揚,善升散,於表既可發散表邪、解肌退熱,將入侵肌表腠理之風寒表邪拒於我們體外,又能透發不暢之麻疹,多用於麻疹初起,疹出不暢;
於裡,能升發清陽,鼓舞脾胃清陽之氣上升。
《本經》:"主消渴,身太熱,嘔吐,諸痺,起陰氣,解諸毒。"
《別錄》:"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療金瘡,止痛,脅風痛。"
升麻和葛根一樣,也是一味善引清陽之氣上升的藥材,
不僅可以將肌表透發不暢的麻疹宣透,
升麻還是昇陽舉陷之要藥,常用於氣虛下陷,臟器下垂諸證。
《本經》:"主解百毒,闢溫疾、障邪。"
《別錄》:"主中惡腹痛,時氣毒癘,頭痛寒熱,風腫諸毒,喉痛,口瘡。"
蔓荊子味辛、苦,性寒,
辛能散風,寒能清熱,蔓荊子輕浮上行,主散頭面之邪,因而散風熱,清頭目,止疼痛,善治療風熱所致頭面諸證。
《本經》:"主筋骨間寒熱,溼痺拘攣,明目,堅齒,利九竅,去白蟲。"
《別錄》:"去長蟲,主風頭痛,腦鳴,目淚出;益氣,令人光澤脂致。"
《日華子本草》:"利關節,治赤眼,癇疾。"
《珍珠囊》:"涼諸經血,止頭痛,主目睛內痛。"
簡單講,葛根、升麻、蔓荊子三味藥材共同發揮輕揚升發之性,入陽明經,鼓舞胃氣,上行頭目。中氣既足,清陽上升,則九竅通利,耳聰而目明矣。
降陰濁:白芍、黃柏
白芍味甘酸,性微寒,入肝、脾經。
中醫講,肝主藏血,開竅於目,
白芍功善養血柔肝,補陰抑陽,尤善治療肝血不足諸證。
《本經》:"主邪氣腹痛,除血痺,破堅積,治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
《藥性論》:"治肺邪氣,腹中疞痛,血氣積聚,通宣臟腑擁氣,治邪痛敗血,主時疾骨熱,強五臟,補腎氣,治心腹堅脹,婦人血閉不通,消瘀血,能蝕膿。"
黃柏是一味苦寒的藥材,主入腎經,
黃柏既善清實熱,又善清虛熱,常常配伍上養陰生津的藥材,諸如知母、地黃等,用於陰虛燥熱之證。
黃柏又如膀胱、大腸經,其味苦而能洩,因而,將體內之陰濁透過下焦排出人體之外。
《日華子本草》:"安心除勞,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淚,口乾,心熱。"
《珍珠囊》:"治腎水,膀胱不足。"
此外啊,方中黃柏配伍上白芍,一味滋腎而益耳,一味養肝而明目,兩味藥材聯用,取平肝滋腎之意。
最後用李東桓在原文中的話作一簡單總結:“益氣聰明湯,治飲食不節,勞役形體,脾胃不足,得內障耳鳴,或多年目昏暗,視物不能,此藥能令目廣大,久服無內外障、耳鳴耳聾之患,又令精神過倍,元氣自益,身輕體健,耳目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