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媒體近日報道,評論家羅斯·克拉克發表文章《人類只能走向滅亡嗎?》,指出聯合國氣候變化第26屆會議除了達成一份挽救森林的協議之外,最大的成就就是讓富國與窮國之間在氣候變化問題的巨大分歧展現出來,簡直吵翻了天。就好像在進行一場奇怪的球賽,一半的球隊打算用腳踢球,一半球隊卻想用手打球。這不禁令人懷疑人類是否能夠團結起來面對迫在眉睫的氣候大危機,難道人類只能走向滅亡?
對於二氧化碳排放應承擔大部分歷史責任的西方國家在會議上提高調門危言聳聽,希望得到全球減排承諾,其中英國叫得最響,宣稱要不惜一切代價來減排,而中俄印等國則非常明確表示,他們不會為了“綠色未來”而讓自己國家民眾返貧。對於西方而言,或許氣候造成的“緊急狀況”或者“危機”已經迫在眉睫。特別是西方那些熱衷“環保”人士,他們眼中是一個充斥大洪水、山火和風暴的未來,讓他們感到無比恐懼。
其實真正導致人們大量死亡的原因不是溫度升高,而是貧困。怎樣讓人們不至於死在自然災難之中?就算不是中國的支持者,理性的西方人也應該能夠透過客觀理性的分析來判斷是非,在這個問題上中國的立場是正確的,是務實而堅定的,而英國的立場是錯誤的。中國並不是強行改變環境,而是修建更加有效、符合自然規律的防汛設施,可以更好地控制河流流量問題。而且中國還計劃在城市設計上增強洩洪能力。
要想實現這些宏偉計劃,不但需要經濟增長,還需要廉價的能源。而作為過去工業化時代大量汙染空氣、現在卻已經脫去工業化的英國,理解這個問題似乎比較困難。英國人經常會把自己的高質量生活當做理所應當的事情,一邊指責中國的汙染問題,一邊依賴中國生產各種商品。那麼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又是怎麼看待這些問題的呢?那些國家常年得到中國的鉅額投資。
那些國家要麼是希望中國能夠繼續提供更多投資,讓他們快速走上脫貧之路;要麼是靠著西方給他們提供援助用於支援“綠色”增長,相當一部分西方援助專案實際上是為了抵消私人飛機所有者所產生的碳排放,並不是用來改善貧困問題。如此一來,不難分析出發展中國家會選擇傾向於哪一邊。中國顯然是這一屆氣候大會的勝利者。文/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