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到底高明在何處?毛主席簡直就是一部行走的兵書。在歷史上有這麼一場戰役,被稱為是天才之作,這場戰役挽救了紅軍於危難之中,讓敵人疲於奔命,這場戰役,挽救了中國的未來,讓反動派的陰謀灰飛煙滅。
這場戰役就是著名的四渡赤水,是毛主席戰略指揮的經典之作,也是我軍戰史中值得大書特書的一章。四渡赤水中,我軍發揮了運動戰的優勢,將敵人耍得團團戰,同時我軍又充分發揚了不怕犧牲,敢於奉獻的精神,使得我軍能夠在關鍵的攻堅戰中大顯神威。
一、 戰場形勢
一九三五年一月七日,中央紅軍主力攻佔黔北重鎮遵義,於是紅軍在遵義進行了長征以來的第一次大的休整,極大地補充了紅軍的物資,並且在遵義,,糾正了軍事路線上的左傾錯誤和逃跑主義錯誤,使得黨在發展和戰略上轉危為安。
正是遵義會議的召開,使得毛主席重新回到了我軍指揮崗位上來,眾所周知,中央紅軍一共進行了五次反圍剿,前四次反圍剿正是在毛主席的指揮和影響下下打得敵人節節敗退,才打退了敵人的進攻。
老蔣在聽到手下報告紅軍奪取遵義之後,頓時怒不可遏。憤怒之下,他立即命令遵義周圍的軍隊迅速構建包圍網,準備將紅軍消滅在這團團包圍之中,為此,他調動了黔軍、川軍、桂系、滇軍和湘軍,以及自己的手中的中央軍,佈下了天羅地網。
但是萬事又豈能隨了他的意,在他召集的眾多軍隊中,除了中央軍之外,其餘的軍閥部隊並也不會主動追擊紅軍,他們甚至擔心老蔣會用打紅軍的名義驅虎吞狼佔領他們的地盤,所以敵人雖然重兵重重圍困,但是實際上各懷異心,絲毫不能做到協同作戰。
二、一渡河二渡赤水
正是在這樣的判斷之下,毛主席和中央紅軍高層迅速作出了向西渡過赤水河,並伺機渡過長江進入四川,尋求北上,於是中央紅軍主力日夜疾馳西進渡過了赤水河,同時川軍趕來,與紅軍發生激戰,經過深思熟慮,毛主席決定撤出戰鬥,儲存實力。
但是撤出戰鬥之後紅軍該何去何從,因為當時紅軍遭受敵人重重圍困的態勢並沒有得到改變,同時連日的戰鬥也使得紅軍將士勞累不堪,撤出與敵人的戰鬥是明智的,但是這以後該怎麼做呢,眾人陷入了疑慮,此時敵軍正在逐步向紅軍逼近,情況危急。
毛主席當即決定紅軍主力立即二渡赤水河,向東回師敵人防守空虛的黔北地區,這一招打得敵人是措手不及,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紅軍能迅速東渡赤水河再次出現在黔北,情急之下,幾路敵軍迅速向紅軍所在之處進軍,準備把紅軍消滅在狹小的黔北地區。
為了和敵人作戰,紅軍發揮了運動戰的特長,在毛主席的指揮下,黔北地區一直和敵人周旋,並找機會重新攻佔遵義,在這一系列的戰鬥中,攻佔婁山關的戰鬥尤其重要,如果不能及時攻佔婁山關,紅軍將被敵軍追上,陷入極其不利的局面。
婁山關是一塊硬骨頭,它地勢險要,是守衛遵義的北大門,紅軍當時在婁山關以北,是背後有敵軍逼近,面前也有敵軍防守。婁山關再硬,也得打下來,為此,紅軍戰士不怕犧牲不怕流血,同時出其不意地出現在了敵後,順利攻下了婁山關。
攻下婁山關後,為了紀念這場戰役,毛主席寫下來一篇詞,至今仍然為人所傳頌,其中有兩句如今讀起來令人心潮澎湃,讓人想起紅軍將士的奮戰,“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攻下婁山關,紅軍立即再次攻佔了遵義,大大出乎了老蔣的意料。
三、三渡和四渡赤水
紅軍攻下遵義之後,老蔣立即部署周邊軍隊進行阻擊,同時下令修築碉堡,層層推進,準備讓紅軍重新陷入第五次反圍剿時候的境況,為了打破這樣的狀況,在毛主席的建議下,紅軍決定向北運動,不久之後,紅軍在茅臺西渡赤水河,這便是三渡赤水。
三渡赤水讓老蔣認為紅軍主力準備往川南發展,準備渡過長江,在這種想法的指導下,老蔣命令部隊一方面繼續修築碉堡,另一方面立即追擊紅軍。企圖圍殲紅軍,就是在這樣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毛主席再一次站了出來挽救紅軍。
毛主席的指揮下,紅一軍團一個團偽裝成紅軍主力向西吸引敵軍的注意力,真正的紅軍主力則趁機向東又一次渡過了赤水河,這便是四渡赤水。四渡赤水之後,紅軍主力向南急進,幾乎和敵人擦肩而過,同時紅軍在北面留下了一支部隊牢牢牽制住了敵軍。
紅軍急速南進渡過了烏江,兵峰直指貴陽,而老蔣此時正在貴陽,老蔣有什麼閃失,敵軍將領可是擔當不了干係的,於是紛紛向貴陽移動,準備勤王救架,但是他們沒想到我軍在貴陽也只是虛晃一槍罷了。
渡過烏江之後,紅軍接連打了幾個大勝仗,充分發揮了紅軍運動戰的優勢和善於打伏擊戰的特點,擊潰了大量敵人,在敵人的包圍網上撕下了一條口子,從這個口子開始,我軍一路向西,終於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
跳出敵人包圍圈之後,紅軍立即朝雲南腹地進發,此時雲南防守主力都被紅軍給吸引到了貴州,本地僅僅只有三個旅守衛,紅軍恰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西進雲南,並且在雲南尋求北渡金沙江,至此,四渡赤水,圓滿結束。
四、總結
四渡赤水是毛主席軍事生涯中的得意之作,是他天才般戰略能力的集中體現,在四渡赤水中,毛主席充分發揮了紅軍善於打運動戰的特長,將敵軍牢牢吸引,最終為紅軍突圍創造了有利態勢。
四渡赤水的成功也為中國的未來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正是由於四渡赤水,紅軍方才能夠突破重重包圍,進入雲南腹地,併為日後北渡金沙江創造了有利條件,而這場重要且偉大的戰役,是在毛主席高潮的戰爭指揮藝術下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