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我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堅持作戰,建立了一大批抗日根據地,侵襲、騷擾敵人,不僅拖住了60%的侵華日軍,還極大的干擾破壞了日本企圖“以戰養戰”的戰略意圖。基於我軍的嚴重威脅,日軍曾多次對我敵後抗日根據地展開“掃蕩”作戰,最終也沒能有什麼結果。那麼,這就有一個疑問,日軍為什麼直接不進攻陝北,以攻擊我軍的指揮中心呢?
這首先是一個日本戰略重心的問題。日本的國策是“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侵華戰爭早期的目標就是打擊國民政府,迫使其投降。其戰略方向是以南京、武漢、重慶為目標,軍事重心也是指向這個方向的。到了後期,太平洋戰爭爆發,其主要方向轉向了太平洋及掐斷中國對外通道的東南亞地區,更沒有餘力顧及其它地方了。
再者就是日本對華戰略意圖的問題。日本侵華,不僅僅要侵佔領土,更想獲取資源,以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而陝北地區民窮地貧,資源匱乏,不足以引起日本方面過多的關注。若將戰略重心轉向陝北,除了白白的浪費軍力,不會給日軍帶來什麼益處。
第三就是日本軍力不足的問題。日本本身是個小國,相對於歐美列強綜合實力差距是不小的。單單展開的侵華戰爭就已讓日本捉襟見肘,再加上與歐美等國對峙直至最後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自始至終,日軍在中國更多的是採取防守戰略,很難抽調出相當的軍力去進攻我軍的核心地區。
第四從軍事角度來看進攻陝北基本不可能。一是陝北地區地形不利於日軍機械化部隊的運動,二是日軍的後勤補給面臨的困難。首先是黃河防線,八路軍河防部隊經營多年,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若是大股日軍來襲,還得經過大大小小的抗日根據地和閻錫山的地盤,後勤補給能不能得到保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意味著後路不穩,這兩方面都是兵家大忌。另外,在國民政府的計劃中,也包含著日軍攻入陝北再南下攻擊四川的可能,因此在陝西一帶投入了重兵防禦,日軍進入陝北作戰前景實在是不妙的。
第五就是即使攻佔了延安日本也達不成戰略目的。退一萬步說,日本真的攻入陝北佔領延安,那又能怎麼樣。我軍的力量來源於基層民眾,延安丟了,絲毫不會改變我軍的任何發展戰略,恰恰相反的是,它必將成為日軍的一個累贅,站不住、丟不掉,徒費軍力罷了。有幸後來的國民黨軍隊替日軍復了次盤,結果怎樣我們都知道。
綜合來說,日軍不是不想進攻陝北,而是它的力量達不到。如果是非要進攻陝北,不是不可以佔領延安,但恐怕它會付出更為慘重的代價,這個代價日本是不願意承擔,也是承擔不起的。另外,近些年流傳著一個說法,說日軍之所以不進攻陝北,是與蘇聯有秘密協議。這純屬無稽之談,蘇聯二戰時期相當長時間內都已是自顧不暇,還能管得了陝北?日本真會給它這個面子?實在看不出這個所謂的秘密協議對於蘇日雙方有什麼益處,我們姑且把這個說法當作是茶餘飯後的趣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