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其實,不如意時,是命運給的長假,當有一天假期結束,人生才真正開始。
我們要趁不如意時,學會三個“悅己”,讓將來的人生變得如意。
閱己:審視自己,認清方向
人生如同萬里長征,低谷和迷茫在所難免,抱怨的人會被困在原地,審視自己的人會獲得重生。
晚清名臣曾國藩,便是在事業低谷期,做了充分的反思,找到事業的方向,最終“挽清朝於既倒”,建立了不世之功。
起初,曾國藩信奉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思想,因此他的為人,便是直來直去,不給人留顏面,甚至敢要挾咸豐皇帝。
1857年,太平天國勢頭正盛,清朝唯有曾國藩訓練出來的湘軍能與之對抗。
偏偏曾國藩父親去世了,按規定曾國藩要丁憂三年,但太平天國的攻勢正是兇猛的時候,於是咸豐皇帝挽留他。
曾國藩不知好歹,趁機要挾,讓皇帝給他個督撫大權。
於是,皇帝手一揮:“那你回家丁憂吧。”
曾國藩愣住了,本以為用人之際,皇帝會妥協,誰知如意算盤打錯了。
曾國藩的事業走到了低谷。
回家後,曾國藩一直在想:“皇帝不信任、同事不與同行,到底哪裡做錯了。”
苦悶不堪時,曾國藩把讀過的儒家經典又讀了一遍,始終沒找到答案。
終於,他把目光落在了那本薄薄的小冊子上《道德經》。
有了人生閱歷的他,發現《道德經》所謂“柔弱勝剛強”,才是入世應該秉持的真理。
看似是消極的出世,實則是積極的入世,因為迂迴之道才能更好地達成目的。
想到這裡,曾國藩大徹大悟,興奮地在書的扉頁上寫下八個大字:“大柔非柔,至剛無剛。”
這點思想上的轉變,讓曾國藩後期走得越來越穩。
很多時候,低谷是命運的饋贈,它讓你有時間反省自己,然後以全新的姿態重新開始。
越己:超越自己,先破後立
有人說:“敢於奮鬥的人地上有路,勇於打破的人處處有路。”
明朝大儒王陽明,他的一生便是在不斷地打破,不斷地建立,最終找到了方向,建立了心學。
人若想超越自己,唯有躬身入局,打破舊規則,建立新規則,才能實現自我超越。
王陽明很小的時候,便對老師說:“人生第一等事是讀書做聖賢。”
這句話奠定了他一生髮展的路徑。
為了尋找聖賢之道,王陽明有過一段“五溺”時期,也就是在五件事情上都迷失過方向。
分別是俠客、騎射、辭章、神仙、佛老。
這五個方面對王陽明的事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但都不是聖賢之道。
在此期間,王陽明還根據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論上演了一出“守仁格竹”,他盯著竹子看了七天,不僅沒有看出任何道理,反而病倒了。
這下讓王陽明對朱熹的理學產生了懷疑。
直到三十五歲那年,他因仗義執言,得罪了劉瑾,被髮配到了貴州龍場。
落得如此境地,他開始反思:“仗義執言卻被髮配龍場,聖賢之道始終不見方向,如今又有生命危險,追求聖賢之道難道錯了?”
內心激烈的衝突,終於在一天夜裡,化身真理出現在王陽明的心中。
一聲大笑劃破夜空,是的,他悟道了。
他說:“向外物尋求真理大錯特錯,聖人之道就在每個人心中。”
正所謂:“打破外物,才見真空。”
縱觀王陽明悟道的過程,就是一個破除外物,尋求本心的過程。
先破後立,超越自己。破舊習性,開新風氣。
悅己:愉悅自己,身心自在
有人說:“人在社會上打拼,為了讓自己沒有汙點,難免會為人情名利所累,但是懂生活的人,會把身心的自在和愉悅放在首位。”
季羨林先生曾經說過:“百分之百的人生是沒有的,不完滿才是人生”。
既然人生不完滿,索性自在度餘生。
在北大,季先生是有名的教授,在生活中卻像一位灑脫幽默的鄰里。
《清華園日記》的出版便是最好的證明,日記中記錄了季先生上大學時的一些想法和情緒,其中不乏過激的言辭。
出版時,出版社考慮到季先生的形象,建議做適當的刪減。
季先生卻說:“一字不改,一句話也不刪,我不是聖人,我把自己活脫脫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這一直率的舉動,贏得了一致好評。
季先生對吃也常常隨心隨性,他說:“讓卡路里和維生素見鬼去吧,我覺得好吃我就吃,心裡沒有負擔,胃口自然好。”
有一年中秋節,季老特意去了一趟北京莫斯科餐廳,品嚐了它們最負盛名的啤酒和冰淇淋。
朋友連忙囑咐:“你身體不好,不能吃冰淇淋之類的東西。”
季先生風趣地答道:“我是屬豬的,吃什麼都沒問題。”
在學術界,季先生是公認的學術大家,為了掙脫名利的束縛,他堅決不要任何頭銜。
2007年,季先生一舉拋開三個稱號——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
他幽默地說:“三項桂冠一摘,還我一個自由自在身。”
做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做喜歡的事,只有這樣,才可以說,今生不虛此行。
身心自在,才見本來面目,才覺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