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
今年的“雙11”,過得有些“靜悄悄”。在企業釋出的資訊中,不再有實時更新、激動人心的成交總額,取而代之的是層層細分的品類資料。而在消費者的角度看來,隨著優惠週期的拉長、尾款期限的放寬,參與“雙11”也不再是一件需要爭分奪秒的事,可以更加從容。
儘管從最終公佈的資料上看,今年“雙11”仍然重新整理了天貓、京東等主流平臺的銷售額記錄,但在社會觀感上,“雙11”已經逐漸從“瘋狂”“熱情”變成了“持重”“理性”。企業的持重,讓其收起了低價拼殺的鋒芒,不再僅以資料高低論英雄,轉而著重關注新技術、新業態的開發拓展和使用者體驗的提升;消費者的理性,則讓“雙11”摘掉了“衝動消費”的帽子。這樣的“冷”不僅不是壞事,反而有利於“雙11”和中國電商行業在新形勢下發展轉型。
從無到有、名聲日盛,作為購物節的“雙11”已經走過了十幾個年頭。當年,這種極富衝擊力和創新性的營銷模式,開闢出了一片廣闊的電商“藍海”,讓社會釋出了極大的消費潛力。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商已在國內高度普及,曾經的“藍海”變成了競爭激烈、你爭我奪的“紅海”。消費者也看慣了商家的各種套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營銷免疫”。“雙11”如果再沿著舊有的路徑走下去,已經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逐年遞增的銷售總額,也並非真的沒有極限。只有在現有基礎上堅持創新,以可持續發展的穩健姿態不斷為“雙11”引入新的形式與內涵,讓消費者既能得到實惠,也能得到新鮮感,才能讓“雙11”在長遠的未來持久煥發動員力和生命力。
乍看上去,今年的“雙11”少掉的是“跑馬圈地”的熱鬧與喧囂,但是細心觀察各家電商平臺的“一招一式”,我們仍能找到不少值得關注、深具潛力的全新元素。一方面,直播帶貨、社群團購等相對較新的銷售模式在多年深耕之後迎來爆發,在今年吹起了一股強烈的“去中心化”之風,一舉改寫了電商領域的商業格局;另一方面,大資料精準推薦、VR線上體驗、AR增強營銷等新技術,也大大拓寬了網上購物的豐富度和可能性,在給消費者帶來驚喜的同時,展現出了“科技向善”的先進理念。
其實,正如多家媒體在報道中披露的,過去歷年間,“雙11”的狂歡表象背後,不乏商家“打腫臉充胖子”造成的水分。有些商家會把商品分為“引流款”和“盈利款”,“引流款”虧本銷售,指望“盈利款”加倍賺回。也有商家乾脆選擇“賠本賺吆喝”,用全域性性的虧損換取“雙11”大戰中的銷量排名。這些做法或許確實給部分商家帶來了一定的回報,但並非所有人都不會真虧,就算是玩得溜的商家,也遲早要在日益理性的消費者面前“翻車”。而且,這種惡性競爭也帶歪了行業風氣,不利於市場良性發展。如今,從平臺到商家,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意識到:只有圍繞“服務使用者”開動腦筋,才能實現買賣雙方的互利共贏。有“砸錢”的本事,不如把更多資源投入於業態和技術創新。
理想中的“雙11”,應該是參與各方互通有無、共同獲利的舞臺。我們不想看到平臺之間的“零和競爭”,不想看到商家毫無底線地“血戰到底”,更不想看到消費者稀裡糊塗淪為被割的“韭菜“。“雙11”的轉型,讓社會看到了理想成真的可能性,那些我們不願看到的景象也必將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