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沈釗
自從2009年11月11日淘寶舉行首次“雙11”以來,已經過去了12個年頭。“雙11”從一個普通的日子逐漸變成年度最大的電商“大促”,無數網民參與了這個每年幾千億元的大專案。今年,“雙11”迎來了一個特殊的年份,這是首個沒有“二選一” “雙11”。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的“雙11”,呈現出了一些不一樣的現象:儘管“雙11”的熱度穩步上漲,網民們卻開始迴歸理性消費。而隨著平臺經濟反壟斷的政策正在加速推進,電商平臺的頭部效應悄然減弱,新興電商平臺開始崛起。
11月11日,百度App釋出的《百度熱搜2021雙十一大資料》顯示,電商大促“雙11”生命力旺盛,搜尋熱度同比穩步上漲25%。而與此同時,消費者對“雙11”的態度正從狂熱轉向理性,更傾向於結合實際需要進行消費決策。
大資料發現,同比去年,比價網站相關搜尋增長了28%,而退換貨規則相關的搜尋則減少了10%。今年“雙11”熱搜中也體現了不少網友的冷靜觀察,“‘雙11’買東西真的比平時便宜嗎”“‘雙11’防套路指南”等問題相繼入榜。
無獨有偶,艾媒諮詢11月11日釋出的《2021雙十一購物節消費者行為洞察》也顯示,2021年,中國網民在“雙11”購物節購物態度上,理性消費佔比71.3%,野性消費佔比近5.2%。
對此,艾媒諮詢CEO張毅接受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網民迴歸理性是必然趨勢。在張毅看來,過去這麼多年中,“雙11”所營造的優惠策略、購物氛圍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峰期,消費者對“雙11”的新鮮感有所降低,會更趨於理性。此外,移動電商的發達讓消費者能夠每時每刻進行購物,在“雙11”階段的購物需求也會因此有所減弱。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由於反壟斷政策加速推進,電商平臺的頭部效應減弱,使用者有了更多的選擇。大資料顯示,2020年各大電商平臺搜尋佔比中,淘寶、京東等平臺分別佔比34%、27%,而在2021年,這兩大平臺的搜尋佔比是24%、18%。
實際上,今年第三極、第四極電商平臺對“雙11”明顯更加上心了:拼多多今年首次官宣加入“雙11”,並宣佈“雙11”期間加碼百億補貼力度,並重點傾斜百億補貼等平臺資源,全面助力優質國貨和農產品品牌;抖音電商則特設“抖音雙11好物節”專區,透過短影片和直播推介國貨、地方農特產等優價好物。
在這些真金白銀的補貼、流量加持之下,第三極、第四極平臺的在“雙11”大促中的聲量也有了實打實的提升。大資料顯示,拼多多、小紅書、抖音等平臺接機崛起,搜尋佔比分別為10%、9%、8%。
“嚴打‘二選一’所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就是如此。”張毅表示,這個行業能夠百家繁榮,才是市場、國家所需要的。“未來我國的電商不會是隻有阿里、京東這兩極為代表的形式、業態。”張毅認為,在這樣的一個利好環境下,會有更多的創新模式會誕生,這也是未來中國包括電商在內的各行各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所必須經歷的。(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呂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