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了5年多之後,老婆工作使用的15款MacBook Air好像已經不堪重負,購買新電腦的需求於是產生了。
在蘋果釋出M1晶片的MacBook系列之後,我便一直在等待傳說中的ID重設計、且擁有更強悍效能的14寸MacBook Pro。
然而,終於等到蘋果釋出了新款的14寸MBP之後,其厚重的外觀和不菲的售價讓我覺得之前的MacBookAir真好。所以就有了這次購買。
關於包裝:
我有5年沒有購買過蘋果的筆記本產品了,所以這次開箱還是有很多驚喜的。
首先是外面的物流紙箱,紙質易拉條一撕即開。開啟後,兩側紙質扳手向外翻的過程中,內部包裝會被提上來,儀式感十足。
內部的包裝有一層塑封,別家產品需要找開箱刀,而蘋果不需要,同樣是一個易拉條,一撕即開。爽!
內容物:
機身*1
30W電源介面卡*1
USB Type-C供電線*1
還有一堆用不著的紙質檔案,以及一張深空灰色Apple logo貼紙。
關於外觀:
這款筆記本的設計源自16款MacBook Pro+初版MacBook Air的ID傳承:
沉穩、耐看、堅固、精密。
轉軸與A面一體式,合上蓋後,一體式的統一材質和顏色看起來異常舒服。
相比15款MacBook Air,同為13寸的新款,機身更小巧了。
公司用的mbp是深空灰色,覺得特別耐看,所以這次給老婆買的也是深空灰。
這種機身顏色在任何光線下都有著一股精英勁兒,沉穩不跳脫。
蘋果把鋁這種材質,玩的是越來越好了。
如果說缺點的話,那便是這種材質的邊緣過於鋒利,輕輕一碰,就會出現劃痕和磕損。使用的過程中,不能像三防筆記本一樣,隨便c。
不過這個外觀已經用了3年了,明年據說會更新,我們拭目以待。
關於配置和效能:
我選購的是16G+256G定製版,在乞丐版8+7核CPU GPU、256G硬碟基礎之上,從M1晶片板載的8G記憶體增加到16G的記憶體。目前是此款筆記本的可選最大記憶體了。因為老婆的上一臺電腦就是8G記憶體,用了這麼久,在現在的工作中,已經有點力不從心了,16G是必然選擇。
它的配置足夠日常文字處理、RAW照片調色和輸出、以及2K/4K影片剪輯。除了它的板載硬碟容量比較小之外,基本沒有任何的配置上的缺憾。
我拿到手後,配置完成後第一時間使用media encoder將7分多鐘、大小為5GB的4K影片,從H.264轉為H.265格式,總共耗時3分半,這個速度簡直太滿意了,速度比我的i7 iMac還要迅猛,而且機身並無可察覺的發熱,真的很厲害。看來這顆晶片真的是術業有專攻啊,蘋果很明白它的目標客戶的需求是怎樣的。
不過老婆用它,主要還是做文字工作以及閱讀PDF,日常使用中,效能強悍最大的感知便是App的啟動很迅猛,開蓋後瞬間亮屏,不拖泥帶水。
關於螢幕:
記得從12年蘋果將旗下Mac產品的螢幕解析度全部retina之後,螢幕好像就再沒有升級過。但事實上,解析度之外,如P3色域、400尼特亮度、truetone色彩自適應技術都是結結實實的提升。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感知不大罷了,因為他們都不如解析度大躍進來的驚豔。
這塊螢幕最大的優勢就是色彩,不是說它有多麼準確,而是在蘋果體系下,所有的螢幕的色彩都趨於一致:用mbp,傳給用mba和iPhone的同事或上司,在色彩上不會有明顯的偏差,節省了很多溝通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設計師推崇Mac產品的原因。相比其他品牌千變萬化的色彩調校,蘋果在這一點上,是可以幫助使用者省錢的。
相較於同期的mbp和iMac,這塊螢幕的劣勢是最高亮度400nits,小於別人的500nits。不過,我用的這段時間裡,這個差別並不影響使用。因為日常用的亮度等級都在1/3-2/3之間,幾乎沒有用到最高亮度的場景。
關於macOS系統:
系統方面,由於Mac系統的使用者基數過小,蘋果更新起來毫無包袱,可以做到和過去徹底斬斷。帶來了諸多不便,諸如32位程式無法執行、老版本軟體不再支援等,對老使用者來說,體驗極差。
除去這一點,整個macOS系統更適合沒有用過電腦的小白、音樂創作者、以及需要用mac系統的人士使用。和iPhone一樣,它能讓人快速上手,有自己專有的軟體,而且可擴充套件性以及相容度都很差。與Windows相比,兩者不存在孰優孰劣,只能說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差。
另外,mac電腦一直以來的開蓋即亮、關蓋即走的穩定優勢,是我和老婆選購mac電腦的一個原因。
多一句嘴,明白自己的需求後,選購適合自己的工具才是最重要的,至於站隊什麼的,成熟的人大可不必。
關於M1晶片的相容性:
所有之前的x86軟體,在我安裝後第一次開啟,都要在後臺被rosette轉譯一遍,根據軟體大小,需要等個10秒左右。之後再次開啟就超快了。目前常用的Adobe全家桶(不含外掛)、Office套裝沒有遇到任何相容性問題,一切都和之前的Intel Mac一模一樣。
關於續航:
續航真的牛_!
新機到手後,在沒有插電的情況下,從Big Sur更新到了Monterey系統,裝了ps ai lightroom,轉碼了2-3段影片,2個小時的鼓搗中,電量從拿到手的52%掉到了42%。這點真的令絕大多數筆記本汗顏。
用過很多的筆記本,我覺得只有這一臺真正實現了可以完全不插電工作。厲害!
這麼牛_的續航表現,完全是低功耗M1晶片的功勞。據某UP主評測,M1功耗測試中,看影片時只有0.6W的功耗,相當於intel表現的1/8左右;待機功耗更只有0.02W,相比intel待機時的1W功耗來說,只有幾十分之一。
蘋果M1晶片,看來就是手機晶片的設計與工作思路啊……
驚歎於蘋果的鈔能力,能花錢做自己的晶片,同時還能堆這麼多的電晶體,靠規模去追趕intel mac,再次大呼牛_!
關於發熱
眾所周知,現在的M1晶片款MacBook Air是沒有散熱風扇的。不過,好在日常使用中,除了Lr大批次輸出照片、影片轉碼輸出有明顯的發熱外,大多數時間都是比較冷靜或溫溫的。
風扇的缺失,同時也限制了M1的效能發揮,廚子真的刀法精湛啊。
關於便攜性
重量不足1.3kg,出門隨便拿上一個typec的充電頭即可,可謂超便攜。(當然,敵不過LG gram系列)
一些缺憾
介面比起15款mba來說,嚴重縮水。在插電的情況下,它少了2個USB和一個sd讀卡器。這樣一來,擴充套件器是必備品。這對輕薄著稱的mba來說,有點本末倒置。
螢幕邊框真的還是太寬了,不是說美醜的問題,而是在同等機身大小下沒能放入更大的螢幕,或者說螢幕不變的情況下,進一步縮減機身尺寸。這些都是在工作中可以感知的。
機身ID沒有變化,M1晶片的加持,本可讓mba的身形更加輕薄的,但出於商業考量,蘋果並沒有把牙膏擠完,用舊瓶裝了新酒,有些遺憾。
總結
這檯筆記本最終是讓老婆來使用的,作為一臺生產力工具,MacBook Air足夠可靠、便攜,而且價格相比pro系列又便宜了很多。如果你日常沒有需要高效能的高強度工作,那麼Air足夠滿足你的需求。
記得要買16G記憶體版的,除了效能之外,8G記憶體的Mac電腦從各方面來講,都是無法長期勝任你的工作需求的。
好啦,我們下次再見。
如果本文對你有幫助,就請點個贊吧~
我是奶爸Timeow,感謝你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