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特約記者胡慧茵 報道日本第三季度GDP出爐,萎縮幅度超出預期。
據日本內閣府在11月15日公佈的資料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降0.8%,按年率計算下降3%。經濟學家預期為下降0.7%。這一季度經濟增速再度“由正轉負”,萎縮幅度超出預期,讓日本經濟復甦再添難度。
為了扭轉經濟萎縮狀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制定了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以幫助經濟從疫情中復甦。據悉,日本政府計劃實施規模逾40萬億日元(摺合35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高於此前執政聯盟所提出的30萬億日元。然而,這被外界視為會給原本就高企的公共債務進一步帶來壓力。
Mizuho Research and Technologies高階經濟學家Saisuke Sakai稱,“支出遠遠大於22萬億日元的產出缺口,在明年夏季的參議院選舉前增加支出,岸田文雄肯定會面臨壓力。”與此同時,Saisuke Sakai還表示,這看起來就像是政治分肥撥款。
鉅額的經濟刺激措施能否給日本經濟帶來變化?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駐日大使館前一等秘書崔成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少子化、老齡化使得日本和一些歐洲國家一樣,經濟增長及復甦一直弱於其他發達經濟體。即使透過大規模經濟刺激,以及保持低利率或零負利率,也不能取得相對較高的經濟增速。與其他發達經濟體相比,未來發展預期與疫情之前並無根本性改變。”
疫情趨緩後,日本距離經濟回春還有多遠?
兩季度以來首次下滑,問題出在哪?
上一季度日本經濟“由負轉正”的成果,在第三季度還是沒能儲存下來。
日本內閣府的資料顯示,日本第三季GDP較前季下降0.8%,市場預估為下降0.2%。經濟出現兩個季度以來的首次下滑,且萎縮幅度遠超預期,主要是因為疫情再度升溫打擊了企業和消費者支出。
從具體資料來看,個人消費環比減少1.1%,當中汽車的銷量減少產生影響,個人電腦需求暫歇,家電也出現下滑,耐用消費品減少13.1%,時隔一個季度後減少。減少外出和餐廳的縮時營業導致消費繼續下滑。
作為內需的另一個支柱,裝置投資減少3.8%,時隔1個季度下滑。雖然企業的投資意願堅挺,但汽車和生產用機械等萎靡不振。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出口減少2.1%,時隔4個季度出現負增長。從內外需對日本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來看,內需對當季經濟增長的貢獻為負0.9%,外需貢獻為0.1%。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本第三季度GDP的增速變化主要是受到前一段時間日本疫情的不可控所拖累,但長期看來,這當中還涉及到日本的結構性問題和日本的出口競爭力在逐步下降的問題。
“日本人口老齡化、少子化使得消費場景和消費能力在萎縮,由此帶來需求不足的問題。因此,日本經濟就更加需要依靠外需。”孫立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當前日本的出口正面臨著競爭力下降的問題,“全球經濟下行,大家開始追求‘價效比’,因此日本的出口競爭力在下降,影響日本以‘外需替代內需’的經濟結構。”
當中值得注意的,是佔GDP一半以上的個人消費下滑1.1%,幅度遠超經濟學家所預期的0.5%。對此,孫立堅向記者表示,日本如今已經沒有其他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了,“經濟狀況不佳的情況持續多年之後,日本民眾已經逐漸走向‘躺平’的心態。如今出現的一種現象是,國民經濟收入無法帶動消費,而是帶動儲蓄和股市的上漲。”
事實上,日本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速之所以會讓人感到大跌眼鏡,是因為7-9月正是日本舉辦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時間。原本以為日本經濟能因此而受到提振,卻因為疫情嚴峻,舉辦賽事的時間與緊急事態宣言在東京和大阪等擴大和延長的時期重合。
據野村研究所經濟學家木內登英估算,受大部分賽場空場舉辦影響,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門票收入和觀眾的住宿費等銳減,造成133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0億元)收入蒸發。
疫情讓日本希望藉助奧運賽事挽回經濟的希望破滅,同時,還重挫了日本的另一重要產業——汽車產業。
受制於全球範圍內的晶片短缺、供應鏈不暢的產業鏈困境中,日本三大車企面臨著停工停產或縮減產量的境地。其中,日本最大車企的豐田在8~9月於日本國內的產量已減少了6成,10月將繼續減產4成。
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資料顯示,今年10月,日本汽車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31.3%。這已經是日本汽車銷量連續第四個月出現同比下滑,也創下了該國自1968年有相關統計以來最差的10月銷量記錄。有預測認為,汽車產業的震盪或將傳導至日本第四季度的GDP中。
“汽車及相關產業在在日本經濟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世紀美日貿易戰時,日本就為保在美的汽車市場而不得已放棄部分半導體領域,日本無疑是受全球半導體短缺影響最大的國家。”崔成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
經濟刺激影響或很有限
進入10月份,隨著疫情緩和,日本逐步為經濟重啟鋪平道路,如在全國範圍內解除緊急事態宣言,取消對餐飲店採取的縮短營業時間和限制賣酒的措施,放寬大型活動的參加人數限制等。再加上,日本政府已經完成了領導人更迭和組閣事宜,經濟復甦如今已經成為岸田政府的重中之重。
刺激措施成了岸田政府給出的第一道“殺手鐧”。
據悉,岸田政府計劃實施規模逾40萬億日元(摺合35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高於執政聯盟先前所提出的30萬億日元。這一規模接近日本去年4月創記錄的新冠援助方案。
經濟刺激措施是否有用,外界意見不一。崔成向記者指出,對日本而言,經濟刺激計劃只能維持較低經濟增長,在少子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的情況下,實際作用有限。
而孫立堅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則表示,經濟刺激的具體作用取決於它的流向。同時,他也表達了擔憂,“在日本,真正能做好實業的企業都分佈在國外,在日本國內的大多是中小企業,大部分這種中小企業產能都很小,即便想投放資金也缺乏渠道。自然而然,日本國內就產生了產業空心化的問題。”
孫立堅強調,他所指的並非是高階企業旗下的企業,而是日本國內大部分的中小企業。他向記者表示,這一類企業競爭力都比較弱,很多不符合銀行貸款的條件,另外,這一部分企業由於擔心被收購或是被模仿,一般都不選擇上市,很難吸收外界資金。“日本的產業硬傷是產業空心化問題,由於國內中小企業眾多,貨幣投放得越多,若缺少吸收資金的渠道,很多資金就會流入資本市場,用於購買股票、債券等,如此,資產泡沫化的問題也會越發嚴重。”
他表示,若問題持續,後續的局面就會變成,少數富人抬高生活成本,導致更多的窮人因為經濟負擔重而不敢消費。
因此,部分經濟學家並不看好接下來日本國內消費的復甦。IHS Markit經濟學家Harumi Taguchi預計,由於感染病例下降和限制措施減少,第四季度與服務相關的消費將反彈,不過鑑於日本消費者的持續謹慎態度,他沒有預期會出現大幅度反彈。
經濟刺激措施包括,在疫情後恢復旅遊宣傳以刺激需求。有訊息指,日本政府計劃從2022年1月起重新啟動為提振旅遊業而實施的“GoTo旅行”補貼計劃。伊藤忠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武田淳表示,外出的人數顯示消費將在10月和11月恢復。旅遊和酒店預訂也在增加。
在國內消費疲軟的情況下,日本是否能依靠旅遊消費等實現拉動?
“這不是日本單方面想努力實現就能產生效果的,”孫立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像日本這樣的依靠外向型的經濟並不能自主決定何時才能實現旅遊業復甦,他認為,這要等到世界經濟好轉,且世界旅遊業逐步走入正軌,才能藉此提振自身的旅遊業經濟。
如今,日本政府一邊拉動消費,一邊還致力於重塑自己的半導體產業,提升自己汽車產業的獨立性。即將出臺的經濟刺激方案中,包括提高國內半導體產量的措施,以及10萬億日圓(約合875億美元)的資金,旨在為大學提供更多資源以促進科學和技術研究。
在孫立堅看來,日本政府這是要透過政府的力量干預市場。“日本的‘晶片荒’並非沒有能力生產,而是由於美國攪局,生產了的晶片沒有售出的市場,”他向記者表示,晶片是一個要不停燒錢的行業,沒有市場就意味著這些晶片廠商無法賺錢。“所以現在是日本政府出手了,以此助力晶片市場更新換代。”
可即便如此,研發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見到成效。崔成也持相似的觀點,他認為,要想實現半導體自給自足也不現實,儘管新冠疫情會重構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但經濟全球化及地區化影響尚在,RCEP生效在即,CPTPP也會逐步擴容,在此大背景下,只能做到適度降低產業鏈風險而已。
鉅額的經濟刺激措施下,日本復甦前景未明。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政府未來還得考慮如何緩解公共債務高企的難題。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