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應該是德國首先研製出原子彈,而現實中,卻是美國率先將原子彈投放在了廣島和長崎,這裡面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直到在1943年,美國原子彈計劃的軍方負責人,在不斷深入德國本土之後,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科研試驗場所和文獻資料,透過對這些資料的研究,得出一個結論,德國當時距離成功研製出原子彈,也僅僅只有一步之遙;
其實德國在原子彈的研究領域,一開始確實是領先於全世界不少,在1939年初,全世界第一篇發現鈾原子裂變現象的論文,就是由德國的化學家哈恩和物理化學家 斯特拉斯曼 聯合發表的,後來人們慢慢發現,這種裂變現象呢,可以產生巨大的能量,也就可以製造威力巨大的炸彈;
德國的科學家當時就斷言“第一個將其利用的國家,將擁有其他國家無法超越的優勢”,當時對於這個想法,一向大膽的希特勒非常贊同,在資金啊,政策啊等方面,能開綠燈也儘量開綠燈,所以說從1939年,德國早早的就已經開始了對於原子彈的研究,而且當時在全世界只有德國一個國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那麼,當時德國在原子彈研究領域,還有著哪些領先?
首先在硬性條件上面:
1. 德國的重工業和化工業當時在全世界都很領先;2.德國在捷克斯洛伐克佔領著世界上最大的鈾礦;3.在挪威,德國在那裡擁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重水生產系統;
無論是工業水平,鈾礦還是重水,這些都是研製原子彈,所必備的硬性條件,當然除了這些,德國還擁有著令全世界都羨慕的另外一個優越條件:人才!
德國當時的人才儲備有多豐厚呢?我們看一個數據,從1901年到1932年,30年的時間裡,德國就產生了33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而在那30年裡,英國有18人獲得了諾貝爾獎,美國僅有6人,所以說,當時在人才領域,德國是遙遙領先於英美等老牌強國,這麼說大家可能還不直觀,再舉個不是很恰當但能夠大致瞭解當時德國在人才方面有多厲害,我國至今算上海外華人,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一個手差不多就能數過來,這樣大家大致可以看出來,當時的德國30年產生33名諾貝爾獎獲得者有多離譜!
說到這裡,就要提到另外一個人,就是沃納·海森堡,一個有著純正的日耳曼血統的德國超級天才;他發表的關於量子力學的文章,奠定了以後量子力學的發展方向,當時他僅僅24歲,也就是我們大學畢業的年級,人家就已經憑藉自己的理論研究,引領世界科學發展的方向了,在31歲,海森堡直接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二戰期間,他的另外一個身份則是德國秘密研製原子彈的鈾俱樂部的負責人;他讓德國率先邁入了原子彈領域,但是也正是因為他,也讓德國始終沒有成功研製出原子彈;
那麼我們上面看到了,德國既有硬性條件方面的優越性,又擁有豐富的人才儲備,德國擁有這麼多優勢
為什麼卻沒有成功研製出原子彈呢?
首先是,希特勒的的種族主義和排猶政策,讓很多的科學家離開了德國,就比如,當納粹上臺的第一年,就有2600名科學家離開了德國,這裡麵包括了20多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不過即使如此,德國在人才領域依舊可以和全世界對抗;
第二,希特勒隨著戰爭的不斷勝利,有點自信心過於膨脹,尤其是突破馬奇諾防線,打敗英法聯軍佔領法國之後,快速的勝利讓希特勒的自信心爆棚,他認為,僅僅憑藉常規武器,他就可以征服全世界,所以在後期他對於原子彈研究投入的資源越來越少;
說到最直接的原因,就要回到前面提到的海森堡了,在研究原子彈的關鍵部分時,他發現,想要從鈾礦中提煉出最關鍵的鈾235,需要的資源是一個天文數字,需要提煉幾噸的鈾235,而想要在天然鈾中分離出幾噸的鈾235,需要投入的資源更是難以想象,他也將這個情況如實地報告給了希特勒,希特勒認為這會極大的拖慢他征服世界的速度,在現階段也不切實際,所以希特勒對於這項研究也逐漸失去了興趣,不過,這其實是海森堡的一個計算錯誤,他在計算的時候沒有將中子擴散率給計算在內,實際上,並不需要那麼多的資源,只需要提煉十幾公斤的鈾235就已經足夠了;
不過海森堡計算錯誤這個問題,也有人說,海森堡在研製原子彈的過程中,陷入了道德領域的困境,他明白原子彈的巨大殺傷力,所以有意識地誇大了製造原子彈的難度,至於他是不是真的故意的將公式計算錯誤,從而讓希特勒放棄了對於原子彈的研究,至今沒有明確的答案,這個也被稱作《海森堡之謎》
希特勒對於原子彈的興趣逐漸降低,但是美國那邊,對於研究原子彈的工程,可以說是如火如荼;1939年初,丹麥的科學家波爾得知希特勒已經開始了對於原子彈的研究,就將這個訊息告訴了美國,美籍義大利物理學家費米以及其他科學家在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大家經過討論一致認為,如果真的讓德國搶先研製出原子彈,那麼對於全世界來說,將會是一場可怕的災難;於是大傢伙一商量,找了一個代言人,也就是愛因斯坦,將這個事彙報給美國總統羅斯福;
上面的圖片就是愛因斯坦寫給羅斯福的信,內容寫得就是:在不遠的將來,人們可能會研製出一種威力極大的新型炸彈,政府要重視,我們該研究也要抓緊研究;
一開始呢,羅斯福也沒有太重視,但是緊接著,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拉開了序幕,羅斯福開始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如果真的讓敵國研製出了這種新型炸彈,對於美國以及世界都極為不利,終於在1941年,12月6日,美國製定了大名鼎鼎的曼哈頓計劃,這項計劃高於其他一切行動,要不惜一切代價,搶在德國之前,研製原子彈;
在這個計劃最巔峰的時候,有53.9萬人參與,常年維持10萬人以上的規模,資金投入更是數不勝數,美國幾乎是傾全國之力在研究;一直到了1945年初,整個時候德國的敗勢力已定,已經不足為患,愛因斯坦又給羅斯福寫了一封信,這封信的內容卻和之前的完全相反,內容就是,現如今德國大勢已去,已經對美國和世界構不成威脅,所以美國也沒有理由在繼續研究原子彈了,美國應該立刻取消對於原子彈的研究;但是,怎麼可能呢?這種能夠掌控世界話語權的武器,美國即將到手了,付出瞭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此刻讓他停止一切研究,絕無可能;
終於在1945年8月6日,廣島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個遭受到核爆的城市,美國整個國家都在這種武器的刺激下,興奮得發抖,但是當初提議的愛因斯坦,以及曼哈頓計劃的主要負責人,奧本海默都陷入了深深自責,別人都將奧本海默譽為原子彈之父,但是他認為,這是對他的諷刺,他認為自己的雙手沾滿了鮮血,自己就是世界的毀滅者,研究原子彈的這些科學家們自始至終都認為,他們的這種知識,都是不應該拿來使用的!
文章寫作不易,看到最後,點個贊,點個關注就當支援一下吧!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