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象牙山男孩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進入了冷戰時代。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大門向西方緊緊關閉了。美國面對著巨大而又難對付的對手,無時無刻不在揣測著對方在幹些什麼,這無疑是做出重大決策的依據,然而就是這個情報問題成為令美國決策層十分頭痛的一件事情。
竊聽,重金收買叛徒,派特工……這些老套數,越來越難以滿足美國人的需要了。尤其是對對方的重要戰略情報的獲取,更是一籌莫展。所以,一種能夠飛越蘇聯、中國的上空,能偵察洞悉對方一切重大活動,而又不能被對方打掉的飛行器就成為美國的急需。
一、U-2問題浮出水面
懂得航空製造業的人都清楚:一種新型飛機從研製到用於實戰,這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
早在1954年的秋天,當時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為了避免類似珍珠港的事件再次發生,即授權中央情報局設計製造一種新的飛行器,專門用於飛越蘇聯和中國領空蒐集戰略情報,監控對方的動向。從此,高空偵察就成為美國中央情報局一項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時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杜勒斯,很快就接到了總統的科技顧問委員會成員蘭德寫來的一封信。在這封信裡,蘭德特別針對杜勒斯偏好靠人打入敵入內部,竊取情報的傳統路數,著重強調了高空偵察新概念相對老式諜報方法的優勢。
美國的航空製造公司得知了這一訊息,為得到這筆合同,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據說,最先搶到前面的是馬丁和貝爾公司。但他們的設計思路還沒有擺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對冷戰時代究竟需要一種什麼樣的高空偵察機,顯然悟性不夠。拿出來的是一個既能用於戰鬥,又能用於偵察的設計方案。這個方案,實際上就是把一架6-57型轟炸機的炸彈艙換成了攝影艙,這就決定了飛機的笨重和它的飛行高度的限制,所以方案沒有得到高層人士的認可。
正在這時,美國的洛克希德公司高階發展計劃部副主任卡特到五角大樓去辦事,在那裡他碰上了一個老朋友名叫基佛。基佛透露給他一個重要的資訊,說是馬丁和貝爾公司正在互相競爭,為的是給美國空軍設計一種用於高空偵察的飛機。可是他們的設計思路不對高層的胃口,高層有些人不喜歡他們的設計方案;中央情報局對他們這個方案也不屑一顧,沒有興趣。高層認為,要安全穿越蘇聯領空的“鐵幕”,只有飛到21000米以上的極限高度,才能躲過蘇聯不斷改進的米格殲擊機的打擊。
卡特聽了基佛給他傳遞的這一難得的資訊,欣喜若狂。他從資訊中按準了高層人士和中央情報局的脈搏,這就是一要飛得高,高得要使蘇聯的米格飛機望塵莫及;二要續航時間長,能飛越蘇聯和中國的任何地方;三要照相偵察裝置好。
究竟要製造一種什麼樣的高空偵察機,美國空軍的高階將領的認識也不一致。當基佛等人帶著洛克希德公司的初步設計方案,來到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向李梅將軍彙報徵求意見,希望得到空軍的支援和贊同時,卻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
李梅對送方案的人說:“我要是想偵察,寧願把照相機裝在一架B-36轟炸機上。”
顯然,他對這種沒有槍炮的飛機毫無興趣。也說明這位將軍只是一介武夫,他的思路仍然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漩渦裡,只重視戰鬥效果,而對冷戰時期的鬥爭方式顯然並不理解。
而按準了美國高層決策人物脈搏的洛克希德公司,對李梅將軍的反對和厭惡,置之不理,堅信這個設計方案是對的。下定決心,“你不買,我也造”。
行業不同,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不同。被李梅將軍看得一錢不值的洛克希德公司的設計方案,卻得到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認可。沒過幾個月,終於機會來了,洛克希德公司拿到了製造U-2飛機的合同。
U-2飛機的設計者,是洛克希德公司的王牌設計師,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最富有創造性的飛機設計師之一的凱利·強森。他設計的這架U-2飛機,沒有自衛武器,翅膀長出機身兩倍,甚至連保護飛行員性命的座艙加壓裝置都省掉了,實際上是設計了一架身輕如燕,專用於高空偵察的飛機。形象一點兒講,它就像是一架裝上了噴氣發動機的滑翔機。
U-2型飛機的確造型特殊,結構簡單,而效能優越。它可以飛到22000米以上,遠遠超出當時世界上所有的殲擊機的作戰高度,其最大航程超過11200公里,能在目標國上空飛行達八九個小時,其偵察範圍可覆蓋整個蘇聯和中國大陸。
二、飛機上裝有四種照相機,即:"B型" , "D-2型" , "F-2型”和一種小相機
“B型”是高解像能力的全景照相機,其搖動的鏡頭可以拍攝從一邊地平線到另一邊地平線的全景地貌。從20000米以上的高空拍到的照片,可以辨別地面上小於1米的物體,在18000米的高度拍照,地面上活動的人員可清晰地顯示出來。從U-2飛機拍攝的前蘇聯飛機場和火箭發射場的照片看,地面上的高度機密的物體一覽無餘,如果再加以區域性放大,再加上判讀專家的判讀分析,什麼機密都難以保住。
這種特殊的照相機使用的大型底片,每幅長達2500米,完全和U-2在空中飛行的八九個小時相匹配。也就是說,在空中飛行的時間內,它可以不停地連續拍照。偵察一次拍下的照片能堆滿一間房子。
"D-2型”是一種較新的照相機,用於晝間拍攝特定的目標,它有兩條膠捲,一條向前卷,一條向後卷,一次透過的收容面積寬度為27公里,收容面積比“B型”機窄,但它拍攝的照片要比“B型”機拍攝的照片清晰得多。
“F-2型”是一種紅外線照相機,用於夜間照相。照相收容面積寬度約為47公里,即航線左右各為23.5公里。主要是拍攝敵對方的原子工業基地,竊取掌握敵對方的核武器的研製、生產、開發情報。因為其收容地面的寬度較窄,飛行中航線偏差稍大,就拍攝不到偵察的目標。
小相機只是用於檢查航路。機上裝有電子偵察裝置,包括兩個系統:
一是“第3系統”。它是一種頻率自動搜尋和對訊號自動鎖定的通訊偵察裝置,用來偵察對方的陸空聯絡、空中聯絡指揮,可準確地測定工作頻率,記錄通訊內容和密碼暗號。
二是“第6系統”。用來檢測對方雷達頻率的偵察裝置。凡頻率在50300兆赫和2000-11000兆赫的對方雷達電磁波,只要照射到該機,均會被記錄下引數。這種照相偵察和電子偵察相結合的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確立大型地面軍事基地的性質、任務和分佈。
U-2飛機上還有一種防飛機攻擊的系統,稱為“第9系統”。尾後有飛機攻擊時,它可以自動發射假訊號,使之無法擊中U-2飛機。
U-2飛機一出廠,中央情報局便推崇備至:“它被認為是設計最好、也是服役時間最長的間諜飛機。”稱得上是自中央情報局成立以來,取得的最大的成績。
三、U-2型高空偵察機為美國提供了不少有戰略價值的情報
最明顯的例子是古巴導彈危機。
長期以來,蘇聯沒有在境外部署核彈。而美國則在蘇聯的周邊國家設有核基地。當時,在與蘇聯交界的土耳其就部署了射程在3000公里以上,100萬噸當量的“丘位元”導彈,核潛艇也在蘇聯的周邊海域遊弋,對此蘇聯如梗在喉。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後,卡斯特羅粉碎了美國僱傭軍意在顛覆古巴新生政權的豬灣登陸事件,給了蘇聯一個楔人古巴的機會。蘇聯人以保護古巴為名,悄悄地在古巴開始部署針對美國的戰略性攻擊武器。
大批船隻從蘇聯和東歐駛抵古巴港口,在1962年夏天引起了美國中情局的注意,它表明蘇聯與古巴之間在進行密切的貨物運輸。新任中情局局長麥康判斷:如果是蘇聯向古巴運送武器,絕不會只部署防禦性武器,戰略性導彈也必然會混在其中。但拿不出確實的證據,蘇聯是不會承認的。
U-2飛機派上了用場。
10月14日,派出偵察的U-2飛機果然在古巴拍到了蘇聯戰略核彈的基地照片。照片顯示,蘇聯在古巴已建立了24座(一說20座)中程彈道導彈發射臺和16座中遠端彈道導彈發射臺。根據推斷,美國人認為他們大概只有十天到兩週的時間和蘇聯談判,否則後者將完成攻擊美國的準備。
肯尼迪十分震驚。立即下令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執委會研判時局。執委會經過一番辯論,提出五種對策:一、入侵古巴;二、轟炸古巴;三、封鎖古巴;四、要求聯合國調解;五、不聞不間,任其發展。
肯尼迪決定以談判代替動武。10月22日晚上,肯尼迪發表講話,告訴美國人民:蘇聯在古巴部署了攻擊性核彈,美國絕對不容忍這種挑釁。於是下令封鎖古巴,不允許任何船隻駛向古巴。要求蘇聯政府立即將設在古巴的導彈撤出。
加勒比海上空,一時風雲突變,戰雲密佈,劍拔弩張,一場核大戰迫在眉睫,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事件以雙方的妥協而告終。雙方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的談判,蘇聯於10月28日,宣佈自古巴撤出進攻性武器,包括:核彈、轟炸機;美國也保證不再入侵古巴。一場核危機才平息下來。
四、這隻“天眼”出現在中國大陸的上空後,拍攝的重要軍事部署目標照片,蔣介石都要親自過目
有一次他在看偵察照片時,不經意地問了一句:有沒有他的家鄉浙江奉化溪口鎮的照片?不久他就看到了浙江溪口鎮的照片。照片上,蔣母的墳墓居然一清二楚。
不過,U-2型飛機在設計上為了達到極高的升限、較長的續航時間和高效的偵照效果,也有許多致命的弱點:它結構輕薄、簡單,機體十分脆弱,當轉彎坡度大時,一旦超過範圍值,就有出事的危險。所以,駕駛難度很大;引擎經常熄火,而且在高空中重新點燃極為困難;落地時狹長的機翼之間要保持油料平衡,稍有操縱不當,就會失去平衡,尤其在側風中起降易出事故。所以,在訓練和執行偵察任務中經常發生嚴重事故。因訓練就損失U-2飛機八架,死了六個飛行員。所以,U-2的飛行員稱它為“棺材角”。
洛克希德公司的U-2飛機,在研製過程中,從未正式起過名字,叫U-2是後來的事。不過雖未正式命名,它的綽號卻很多,據說是美國各型飛機之最。最初有人稱它為“天使”,是因為它飛得高,高得使人在地面上看不見,不知它是從哪裡來的;等它開始執行飛行偵察任務時,又被封為“究竟”,原因是沒有人搞得清楚它的真正角色;
到了60年代,又有人叫它是“神秘女郎”,原因是它的行動非常神秘,使人不可捉摸;還有人看它通體烏黑,又是個空中間諜,就稱它為“黑色諜報員”。當它到中國大陸執行偵察任務,被中國空軍連續擊落,飛行員的妻子當了寡婦後,又有人稱它為“黑寡婦”。
但在美國,真正為大家所認同的名字還是“蛟龍夫人”。為什麼叫它“蛟龍夫人”?據說這個綽號是借自1934年開始連載的漫畫《泰瑞和海盜》,蛟龍夫人在漫畫的故事中是一個割據一方的女寇,常讓年輕的泰瑞和他的護衛窮於應付。美國介入太平洋戰爭後,漫畫中的泰瑞也長大當兵,加入了美國空軍,執行太平洋的任務,與蛟龍夫人站在同一條戰線抗擊日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漫畫的主題又有了新的轉變,泰瑞變成一名戰鬥機飛行員,而蛟龍夫人則搖身一變,成為對抗中國大陸的地下組織頭目,仍然是神出鬼沒,來去無蹤地竊取中國大陸的情報,從未失足。
然而像漫畫這種藝術形式一樣,生活中的諷刺意味一點兒也不遜色。新中國成立後,打入大陸的那些號稱是“蛟龍夫人”的大大小小的特務和地下組織在地面上漸漸變得無處藏身,靠把人打進來獲取重要戰略情報的手段,已越來越不能奏效。於是有人就把“蛟龍夫人”這個美稱戴在了U-2型高空偵察機的頭上,期待著它能在中國大陸的高空,自由地飛來飛去。可惜這個冠名最終還是沒有叫響,世人皆知的還是那個“U-2"。
U-2這個名字,據說是後來美國洛克希德飛機公司總設計師凱萊·約翰遜為其取的,名叫UtiliEy-2 ,簡稱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