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事達”作為民族家電品牌,曾多年蟬聯中國洗衣機銷量冠軍。
榮事達是安徽人的驕傲,可惜現在漸漸被人遺忘了,新一代年輕人甚至沒聽說過這個品牌。
“榮事達”品牌的創始人是陳榮珍,1938年出生,安徽肥東縣人,1959年從蕪湖電校畢業,分配至合肥鍛壓機床廠工作,歷任技術員、辦公室副主任等職務,1984年開始任合肥鍋爐廠廠長。
1986年1月,48歲的陳榮珍任合肥洗衣機總廠副廠長,7月任廠長。
當時的洗衣機廠硬體不整,人心渙散,效益低下,連年虧損。“百花”牌洗衣機存貨積壓,欠銀行貸款1000多萬元,瀕臨倒閉。
陳榮珍在就職演講時這樣說:
“我的工作就是讓廠裡的小姑娘脖子上能戴上漂亮的項鍊,讓小夥子們能娶上中意的媳婦。”
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陳榮珍對合肥洗衣機廠究竟做了哪些改革呢?
第一:陳榮珍頂著罵名,實行集權管理,他規定:凡是職位在他之下的職工,包括副廠長,彙報工作時必須站著,對他制定的諸多制度和紀律,稍有違反,就有可能下崗回家,只領每月40元的生活費。
第二:以當時企業306萬元的固定資產作抵押,借貸2700萬元,引進日本三洋電機的雙桶大波輪新水流洗衣機的主要裝置、模具和技術,使企業的生產技術得到極大改善。他頂著巨大風險,以負債900%借款,不是一般人敢做的。
第三:“百花”牌洗衣機名氣太小,放棄“百花”,與上海洗衣機廠合作生產“水仙”牌洗衣機,使得企業產量大增。1989年,洗衣服市場急轉直下,合肥洗衣機廠被無情拋棄。
第四:陳榮珍提出“產品100%合格”的質量標準,即“零缺陷管理”的管理方式,正是這種方式,得以讓榮事達成功飛躍。
1990年,合肥洗衣機廠的產量不減反增,年銷量達到50萬臺,躍居行業產銷量第三名。
1992年榮事達的資產不過1億元,而到了1998年,資產已經接近30億元,陳榮珍是怎麼做的呢?
1992年,合肥洗衣機廠與香港豐事達、安徽技術進出口公司按72.5%、25%、2.5%的出資比例,合資成立“合肥榮事達電器有限公司”。
“榮事達”中的“榮”字取自陳榮珍的名字中的一字,“事達”則是香港“豐事達”中的後兩個字。
1993年,第一臺帶有“榮事達”商標的洗衣機下線,開始向中國洗衣機第一品牌衝擊。
接著,陳榮珍將榮事達49%的股權轉讓給香港詹培忠公司,獲得資金1.04億元,然後他又用這1.04億元與日本三洋公司合資組建“合肥三洋榮事達電器有限公司”,又引進了1億元資金,解決了洗衣機生產基地的建設,改善了集團資本結構,使資產負債率降到40%以下。
3年後,陳榮珍又以1.55億元購回了香港詹培忠公司手裡的49%榮事達股份。然後與美國美泰克公司合資成立6家公司,引進外資8200萬美元,榮事達的估值再次翻了一番。
1997年,合肥榮事達集團改制,合肥榮事達集體持股聯合會成為榮事達集團的大股東,持股93%,也就是說,榮事達集團是一家集體所有制的企業。
1998年初,一個叫姜茹的企業家願意出2000萬元投資榮事達家電,這事在當時被議論紛紛,如果私人資本紛紛加入,榮事達集體股份下降,企業還到底算不算集體職工的了。
陳榮珍力排眾議,他讓榮事達出資2040萬元,佔51%的股份,姜茹出資1960萬元,佔49%的股份,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榮事達電工有限責任公司”。在陳榮珍看來,榮事達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必須藉助私人資本。
透過這一系列的操作看,陳榮珍也是一個資本運作高手,借船出海,借別人的錢發展自己,並且運用得出神入化。
1995年至1998年,榮事達洗衣機產量一度突破200萬臺,奪得洗衣機行業產銷量連續4年全國第一的桂冠。
2002年7月,合肥政府方面決定讓陳榮珍退休時,曾引起了公司員工的不滿,一度停工。
“沒有陳榮珍,就沒有今天的榮事達。”榮事達人曾這樣講。
此後幾年,榮事達幾經易主,屢遭變遷,本可以強大起來的民族品牌卻一步步走向衰敗。
2008年,合肥榮事達集體持股聯合會所持股份被劃定為國有股份,授權合肥市國有資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榮事達”品牌的所有權也歸合肥市國有資產控股有限公司所有。
榮事達又變成了一家國有企業,“榮事達”品牌被賣來賣去。
2008年-2013年,榮事達“冰洗產品”品牌使用權屬於美的集團,2013年後,榮事達品牌使用權屬於“合肥三洋”,之後“合肥三洋”變身“惠而浦”,“榮事達”的使用權又變成了“惠而浦”。
“榮事達”就這樣被賣來賣去,東倒西挪,怎麼會有持續健康的發展?!
像“榮事達”這樣衰落的品牌,其實不在少數,例如上海冠生園、美菱冰箱、健力寶等等,箇中原因很複雜,有時代有制度有內鬥等等原因。
只是可惜了,安徽合肥本可以有一個傲視群雄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