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戈定邦,古生物學家,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建國後赴臺灣任教,後定居美國,故而不為人所知。1943年,他來新疆考察古生物化石,歷時半年多。作者以自己豐富的人文知識,清晰地描述了新疆14個民族的歷史源流、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地域分佈等,並夾雜自己深刻的見解,至今仍讓人受益匪淺。
序言
此次因參加中央研究院所組織機構的西北科學考察團,在新疆工作半年,旅行18,000餘華里,經過迪化、伊犁、哈密、焉耆、阿克蘇、喀什、莎車、和田等8個行政區,與2000多男女老幼各族同胞交談接觸,現將各宗族的近況作一簡單介紹。
新疆為中國宗族最複雜之區,面積廣大而人口稀少,僅400萬人。其分佈亦不平均,在南疆者佔4/5,北疆者僅1/5,且均集中於西部,約7/10在南疆莎車、喀什、和田、阿克蘇等4區,1/10在北疆伊犁區。新疆人口密集於西部,東部太稀少,此實新疆人口分不上一大缺點。
新疆在政治上,現分為14族(此種分法與科學分法是否相符合,另當別論)即漢族、回族、滿族、錫伯、索倫、蒙古、哈薩克、柯爾克孜、維吾爾、塔蘭奇、烏茲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歸化等族。茲分述於後:
一、漢族與回族
漢族在新疆昔時以原籍陝甘之農民為主。光緒初年後,隨左宗棠軍隊之湘人,及河北省之商人(即天津人),來新者亦甚多。至九一八抗日戰爭事變發生後,東北一部分抗日軍人,經蘇聯退回新疆者為數亦眾,此部分抗日軍對新疆之貢獻頗大,為全省軍政警界之基本幹部。
漢族之分佈雖各省皆有,但大部分在北疆,南疆人數甚少。在北疆之分佈,以迪化區為最多,塔城、伊犁、哈密等區次之。迪化區漢族人口占全區總數1/3,為各族中之最多者,其他如奇台、綏來、孚遠、呼圖壁、鎮西、哈密等總人數亦甚多。漢族人口數目在全疆約20餘萬,在各族中佔第3位。
回族,1939年
回族即漢回,亦名東干,在新疆“回族”二字所指之意義與內地不同,內地以及普通書籍所謂回族,係指新疆之維吾爾族而言,而現在新疆所謂之“回族”,則同於內地只回教徒,此點吾人應先了解而免混誤。
考西北迴教徒可分為兩大之支:一為新疆之維吾爾、哈薩克等族;一支為漢回(即新疆所謂之“回族”,或內地所稱之回教徒)。新疆維哈等族信奉回教之歷史,另當別論。至於漢回之來源,約有數端:
一小部分為漢人,因信仰關係而自動信回教者;
一部分則因戰爭或荒年時,受回教之保護而入回教者;
一部分則因在元明之際,常有將軍、王子或某部分人之領袖人物。一人信仰回教,則其部下士兵與臣民皆隨之而信奉回教,其後代子孫亦隨其父祖而信教;
另一個小部分則為昔時阿拉伯、波斯等處來中國工作回教徒之後代。因彼輩西方在華之回教徒多為單身男子,代代與漢族女子結婚,故其後代子孫之血統幾乎全與漢人相同,有時僅少許在遺傳上之顯性因子,如鼻與鬍鬚等部,尚可尋得些微遺蹟。
寧夏回族,1936
至於文化方面,則普通漢人與回教徒,除宗教信仰外,原無差別。以“回族”二字,代回教徒實極不妥,蓋族為血統的關係,教為信仰的關係,故無論從血統或文化上分析回教徒與普通漢人為同一宗族(漢族為世界上最大之混血種族,此點當另為文說明),無另立一族之必要。
新疆之“漢回”,祖籍甘肅者為數最多,寧夏省次之,其人數分佈以迪化路為最多,伊犁、焉耆兩區次之,而由以迪化、乾德、吐魯番等縣佔多數,全省“漢回”共約10萬人,其文化、風俗習慣均同於內地。
二、滿洲、錫伯、索倫
滿洲、錫伯、索倫皆源出東北,三族皆系清初派來新疆之邊防軍。滿洲官兵系乾隆二十九年(1764)陸續由熱河、涼州等處移防伊犁者,官兵4370名,連家屬共14,000餘人,駐惠遠城;乾隆卅五年,復由西安移官兵2240人,連眷屬共約7000餘口,駐惠寧城;兩城官兵系八旗制度,後稱之為老滿營。
同治年間,伊犁九城相繼失守,滿人傷亡殆盡,現在新疆之滿族僅700餘人,以伊犁為最多,約500餘人,迪化次之,古城子亦有一小部分。滿族風俗習慣、言語、文字,以及體質形態全與北方漢人無別,蓋二族通婚甚久,文字亦互相混合吸收而不可分。
錫伯族,1939年
錫伯族,亦為乾隆二十九年由錦州、忻州等處派駐伊犁之邊防軍,最初為一營,分為八旗,官兵1018名,連眷屬共約3300餘口。其後人口繁殖,至光緒八年時,因滿族死亡過多,編制八旗不足,乃以錫伯人補充,稱之為新滿營八旗,駐惠遠城。民國元年仍移歸河南錫伯本營,滿洲三旗,現以錫伯人數最多,共約1萬人,分佈於河南縣者約8000人,伊寧、鞏留、塔城等處次之,其風俗、習慣、言語、文字以及體質等方面皆與滿族相同,亦即與與漢族無異。但有一有趣之事實,即現在之滿族多不知道原有之滿族言語、文字,而新疆一部分老錫伯人反能說滿族話、寫滿族文字。
索倫,原由黑龍江移駐霍爾果斯城者,城東有四旗,名達呼爾索倫,霍爾果斯之西亦有四旗,名鄂翁喀拉索倫,其官兵數目與錫伯營相仿,但後因患瘟疫,死亡較多,兵額不足,乃於嘉慶、道光年間先後兩次,由錫伯族撥1200餘人補充,編為右翼,稱錫伯索倫。在新之索倫族,現僅有2000餘人,以塔城為數最多,霍爾果斯次之,其風俗、習慣、體質於滿洲、錫伯、漢族無甚差別。
三、蒙古、哈薩克、柯爾克孜
此三族皆為遊牧宗族,以畜牧為主要工作,在一定之區域內,隨季節之轉變而移動,擇水草以居,夏季多居涼爽之高山,冬季則聚陽光和暖、風雪較少之低地。因常常移動,故除文化水準較高之家庭,在冬季時居於固定之房屋外,其他皆住蒙古包中,包內通常有4塊至8塊可析可合之木架,外包以毛氈,狀如圓壁圓頂之帳篷。蒙、哈兩族包皆白色,柯族多黑色,蒙族之包頂較低而平,哈族包則較尖而高。富有之家,臥室、廚房、客廳、僕舍等可分為數個帳篷;普通人則每家僅一帳篷,臥室、客房、廚房以及幼小牲畜皆在一個包中,蒙族因信喇嘛教,包內皆有一佛座。飲食以牛、羊、馬肉及其乳為主體,以手抓羊肉、馬肉臘腸為名貴的食品,以牛乳所制之酒與酸馬乳為上品飲料。
新疆蒙族原為西蒙古族,其中一支名準噶爾,在清初極為強大,分佈於北疆一帶,故北疆亦名準噶爾盆地,乾隆平準噶爾後,其族遂式微。蒙族人口總共約6萬人,以伊犁、焉耆、塔城三區為最多。現在蒙族在新疆的分佈,有厄魯特、察哈爾、和碩特、土爾扈特四支。
蒙古族少年力士
厄魯特蒙古大部分為準噶爾後裔,分佈於伊犁區之昭蘇、特克斯、鞏寧、鞏哈等地;
察哈爾蒙古為蒙古為乾隆二十八年由張家口遷駐伊犁區之博樂、溫泉等縣之邊防軍,分左右兩翼,每翼八旗,在溫泉之察哈爾族中,尚儲存有成吉思汗所賜之雙刀一對,每年均有盛大之祭刀典禮;
和碩特部則居於南疆焉耆東北之和碩縣;
土爾扈特部分佈較廣,南疆之焉耆、北疆之精河,烏蘇、額敏、和豐、承化等縣均有之。
蒙族同胞為人皆忠厚老實,誠懇而有禮貌,為新疆各族之冠。惟因信喇嘛教以及衛生教育等關係,人口繁殖率不大,頗有改進之必要。蒙族除遊牧生活及言語外,風俗、習慣與北方之舊式家庭相近。
哈薩克分佈於北疆一帶,以伊犁、塔城、阿山三區為最多,迪化哈密兩區次之。人口總數為40萬,為北疆人數最多,分佈最廣之一族。其人口眾多的原因有二:一、因升值率大,繁殖頗快;二、近十餘年來,蘇聯革命後,因政治關係由蘇聯逃亡來新疆之哈薩克為數亦不少。其體質與生活情形與蒙族相近,而言語、宗教不同,信回教。
哈族同胞為人勇敢善騎,自視頗高,而視於英雄主義,以一人能劫數人為壯士,能耐勞苦而勇於戰鬥。如有關當局能加以普及教育,提高其文化水準,使勇敢強悍之哈族同胞,皆能成為保國守土的勇士,實為國家的前途之福也。
柯爾克孜族,1939年
柯族分佈,以南疆喀什、阿克蘇為主要地域,北疆伊犁之昭蘇、特克斯等縣次之,全省共約6萬餘人。柯族同胞之體質、風俗、習慣、宗教皆與哈族相近,信回教,禮拜、誦經等事不甚嚴格。
四、維吾爾、塔蘭奇、烏茲別克
維吾爾為新疆之主要宗族,人數最多,約280餘萬,分佈亦最廣,以喀什、莎車、和田、阿克蘇為最密,迪化、伊犁、焉耆、哈密等區次之,塔城、阿山兩區最少。
與維族血統最近者為塔蘭奇族,塔蘭奇原為南疆喀什一帶之農民,在200年前移墾於伊犁者。彼時伊犁多為蒙古人,不善耕種,故稱此移來之農民為塔蘭奇,即蒙語耕田者之意,其風俗、言語、宗教與維族無別,在科學上實無另立一族之必要。塔蘭奇分佈多集中於伊犁區,約4萬人。
此外與維族相近者有烏茲別克族,人數僅7000餘人,分佈於伊犁、塔城、喀什、迪化等區,烏族多為近百年來自烏茲別克者。
三族皆奉回教,以疏附為宗教之中心,宗教氣味極濃。昔日政教不分,一切權力集中於阿洪,近來因新省政治之改善,教育推廣,宗教勢力已漸減少。惟宗教勢力較大之區,女子仍多蒙面之陋習,凡女子出門必以面巾矇頭臉,蓋回教男女之別頗嚴,雖至親好友,家中婦女亦不見外客。
且習俗女子多早婚,有時發育不全,十一二歲之幼女即行結婚,與健康極有妨礙,故維族女子極易衰老。且五六十歲老人,娶十二三歲之幼女亦常見。近年來政府提倡女子教育,與嚴禁早婚,習俗已大見改善,惟在南疆一帶,女子14歲即行結婚者仍甚常見,且結婚儀式草草而不隆重,離婚之風極盛,常因細故小事而成離婚理由。作者在和田某工廠作一結婚調查,男女工人終身僅結婚一次者為數甚少,兩三次以上者頗多。某男工最高記錄,為年25歲結婚20次;某女工最高記錄為年,為年50歲結婚8次。因離婚結婚之次數增多,傳染病也隨之而推廣,尤以南疆人口密集區之性病傳染為甚,此點實有用教育方法與政治力量,加以改善之必要。
1945年《邊政公論》,未完待續
本文由“瀚海淘沙”獨家整理
整理不易,點個讚唄
相關精選:
1945年烏魯木齊:楊柳青人撐起商業、八道灣有工業區、民族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