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流氓誰家強,美元霸權最鋒芒!眾所周知,美元霸權不斷收割世界財富,然而所有國家似乎對美國利用美元霸權耍流氓的做法早已習以為常,無可奈何。
雖然,大家都在談論“去美元化”,各國接連拋售美債,可對美元霸權的傷害就像撓癢癢一樣,總給人一種不疼不癢的感覺。我們不禁要問一句,“難道就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收了美元霸權的神通嗎?”
相信看到這裡,一定會有朋友站出來,高聲疾呼:“我們應該把萬億美債拋售出去,讓美債吃不了兜著走。”想法很美麗,但你可能對1997年那場亞洲金融風暴並不瞭解。如果我們選擇意氣用事,將美債徹底清空,雖然會給美元霸權來一記“踢襠腿”,讓美元霸權原地跳腳。
但是,接下來我們可能會迎來一場“金融戰”,最終只會“傷敵一千,自損八千。”你沒有看錯,這個結果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強大,而是美國可以透過一眾盟友以及全球美債持有國共同分攤損失,結果就是我們自己傷得更重。
那該怎麼辦?答案是,我們需要刨開美元霸權“祖墳”的根基。
看到這個答案,可能會有國人困惑,美元霸權“祖墳”在哪裡?答案是,石油。以及石油背後所代表的大宗商品交易以及全球能源交易。
作為全球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以及能源和大宗商品第一大進口和消耗國,只要我們能夠在這三大領域擁有足夠的話語權,就能反擊美元霸權,直接挖美元霸權的祖墳。可是,想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其中一個關鍵的核心在於電能。
如果不解決電能,一切免談。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國人一臉蒙圈,怎麼與電能扯到一起了?聽我娓娓道來。
而這一切,我們可以從華龍一號的建成開始聊起,因為華龍一號徹底打響了我國能源反擊戰,而且將支撐起三大賽道。這三大賽道無疑是“吞電大戶”,然而一旦實現彎道超車,美元霸權將直接被撼動。
華龍一號建成,有助於我國減少石油依賴,美元霸權不淡定了
華龍一號是我國第三代核電技術的結晶,由我國兩大核電企業,即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廣核集團聯合開發。
它的成功,意味著我國掌握了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看到這裡,可能很多國人並不以為然,覺得不就是將二代核電站升級為三代核電站了嗎?這雖然很了不起,但似乎距離“刨開”美元霸權的“祖墳”沒多大關係啊。
事實上,並非如此。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國每年消耗的石油當中,70%要依賴於進口。一旦外部石油供應被掐斷,這意味著什麼,相信每個人都很清楚。然而,每年消耗的石油當中,汽車能源的消耗佔比達到30%。一部分是將原油變成汽車所需要的汽油,另一部分主要是將原油作為化工燃料使用。
如果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能汽車普及,我國對石油進口的依賴,理論上有10%至20%的降幅。別小看這個比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一旦石油進口減少10%,全球石油價格將受到一記重擊。
這將直接導致4個讓美國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發生。
首先,美國頁岩油出口將遭受重創,損失慘重。
美國是頁岩油出口大國,一旦石油價格暴跌,美國頁岩油市場也將哀嚎遍野。
其次,美元霸權和石油掛鉤,一旦石油價格暴跌,美元霸權也跟著受到衝擊。
美元霸權雖然不會因為全球石油價格暴跌而徹底崩盤,但美元霸權在全球的鞏固地位,將出現嚴重鬆動。尤其美國的盟友們,對美元霸權的信心,將跟著一落千丈。相反,中國在全球市場的核心地位,卻跟著水漲船高。
此外,我國一旦逐漸擺脫石油依賴,將有能力慢慢扳回石油定價權。這將直接提升我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佈局,為人民幣石油結算的全面推廣創造更多可能性,同時也將強化人民幣大宗商品結算機制的深化程度。這意味著人民幣大宗商品結算,將逐漸成為主流趨勢。
如今,阿聯酋、伊朗等中東國家,早已使用人民幣石油結算,同時還在推進數字人民幣石油結算。而沙特等國也在蠢蠢欲動,找機會徹底推動人民幣石油結算,以規避美元大放水造成的購買力下降等一系列美元收割世界財富的問題。去美元化已成大勢所趨,但還需要找到機會,一步步穩步落實。
最後,電能逐漸替代石油能源,將意味著我國將從能源進口大國,搖身一變成為能源出口大國。這將推動我國能源戰略實現突圍,然而這一切離不開第三代核電站提供的電能支援。所以,電能很重要,尤其是第三代核電站技術更重要。
看懂了這一點,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國不斷強調新能源汽車很重要的背後邏輯,不只是為了所謂的治理環境這麼簡單。真正的核心目的,為的是減少對石油能源進口的依賴。
問題來了?咱們為什麼要削弱對石油進口的依賴呢?答案是,石油進口的生命線,一直牢牢地握在美國的手中。尤其美元霸權,與石油貿易深度繫結。我們削弱對石油的依賴,除了能提升能源戰略安全之外,還能順便真正意義上推動“去美元化”程序。這可不是少買點石油,能夠省下很多錢這麼簡單,而是實實在在地在美元霸權的祖墳上,刨開了一道大裂縫。
從這一點反觀華龍一號,隨著更多第三代核電站的建立,新能源汽車必將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快速普及。一旦新能源汽車普及到一定程度,我國在石油進口上的話語權將極大增強。
然而,華龍一號的重要性還不止如此。
華龍一號將推動另外兩大賽道形成,美國無力超車
很多人都知道什麼是5G,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5G基站耗電量是4G基站的三到四倍。而未來的6G基站,耗電量一定會高於當下的5G基站。這意味著什麼呢?想要迎接5G時代到來,首要解決的便是供電這個大難題。
如今,別看什麼日韓等國率先完成5G部署,那些報道全部有水分。真正的事實,是想要5G商業化,還需要建設大量的5G基站。5G基站越多,訊號越好,但電網承受的壓力也越大。像什麼韓國、日本、美國、印度,還有一群歐洲國家,想要在5G網路鋪設上實現“神速對接”,可能性不大。
原因就在於,他們的電力網路是有一個承受上限的。想要建立更完善的5G商業化網路,需要足夠的電能保駕護航。看到這裡,你可能會隱約地明白,我國為何要碳中和?真正的核心原因,是因為火力發電效率太低了,低到根本無法滿足我國對未來供電網路的規劃與發展。
什麼煤炭進口卡脖子,火力發電站對環保有傷害等等,那些都是順道解決的問題。真正的戰略核心,其實就是核電站的發電能力遠遠碾壓火電站。看到這裡,你可能又一個疑惑,那就是我們完全可以多建造一些二代核電站,為什麼要如此重視華龍一號所代表的第三代核電站呢?
原因很簡單,華龍一號代表的第三代核電站有3個讓全世界都很羨慕的特點。
第一,第三代核電站最牛的地方,在於對環境的適應性更強。簡單地說,就是大部分環境都可以建造,不需要像第二代核電站那樣對建造環境有著苛責的要求。
第二,第三代核電站更安全,不會隨隨便便因為自然災害出現日本核電站洩漏那種重大事故。就算髮生了天大的災難,應急措施更完善,造成的環境危害更小。這也令很多歐洲國家,對我國的華龍一號第三代核電技術更加眼饞心癢。
第三,第三代核電站功率更強大,這其實意味著商業價效比更高。正所謂,所有不談錢的生意都是耍流氓,如果不考慮核電站發電後的電力價效比,恐怕核電站再好,也不具備商業推廣價值。
就這三點,不僅能滿足我國自身電能的需要,支撐起與我國5G建設同步的電網擴張。還將成為我國對外基建的一張名片,無形中強化了我國的“基建外交”能力。
就在2021年的5月20日這一天,位於巴基斯坦的海外版“華龍一號”首堆工程正式投入商用。意味著,我國的第三代核電站技術正式拉開徵戰海外基建市場的序幕。
歐美不是想與我國比拼基建嗎?“華龍一號”歡迎你,不懼任何挑戰!
尤其,中國5G基站依舊在按部就班地增加當中,試問,美國的5G基站建造的怎麼樣了?你們的電網,承受得住5G時代對電力網路的蹂躪嗎?
隨著5G基站的到來,人工智慧、大資料、雲計算,區塊鏈、虛擬現實技術,甚至包括美元霸權最畏懼的數字貨幣,等新興技術和產品正在加速進場。沒有5G網路的支援,這一切都是天方夜譚。而沒有電力在後邊為5G站臺、撐腰,5G網路時代的到來,也是天方夜譚。“華龍一號”,正在改變這一切。
美國為何要鬧著搞基建?因為,他們的基建真的有些跟不上時代了。
美國想在5G領域超車,美國的電網系統將成為美國5G商業應用與發展的拉胯短板。所以,“華龍一號”很重要。
最後一個賽道,同樣需要“華龍一號”,那就是我國的能源轉型,需要的是產業化升級。而升級的根基,在於電能的充足供應。
我國產業化全面升級,能源轉型的前提是電能供應要穩定
中國未來的發展在哪裡?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
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產業化升級,從中低端製造轉變成為中高階製造,並且穩固這個階段。同時,推動高階製造在整個產業鏈當中的佔比。
二是,重點發展西部這樣的貧困落後區域,將帶動中國經濟的新騰飛。
三是,完成能源戰略轉型、部署,從能源進口大國轉變為能源出口大國。
但是,不管是哪一個戰略,都需要電能的支援。
產業化升級,主要是將低端製造變為高階製造。同時,打造足夠縱深的完整產業鏈,避免被老美等西方國家卡脖子。那就需要電能支援,而且是大量的電能。尤其晶片產業,耗電量可不比5G基站“胃口小”。
其次,限制西部發展的也是能源,尤其是電能和水能。電能方面,三代核電站技術的應用,以及四代核電站技術逐漸完善,將為西部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底氣。至於水資源短缺問題,目前也有“藏水入疆”專案,即紅旗河專案。
很多人認為這個專案沒立項,所以多是外界的鼓吹。但我想說的是,這個專案難度太大,必須在確定建造方案後才會對外真正意義上立項。總之,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推進中。
最後,能源戰略轉型的關鍵,像是太陽能發電光伏的生產,也需要電能給予支援。而且光照充足的地方,很多都是經濟落後的地區。想要保證電能供應,建造火電站不切實際,因為煤炭運輸成本極大。相反,核電才可能實現最高性價比發電,解決西部用電這個大難題。
看懂了這一切,會發現電能太重要了。我國的發展,真的很缺電。第三代核電技術,將逐漸取代火力發電,支撐起我國發展所需要的電力供應。
有人可能會擔心,核電站會產生大量核廢料,這該怎麼處理呢?其實不用過多擔心,因為我國早有策略。
我國的核廢料利用效率高得驚人,美、日曾開始4000億天價求購技術專利
核能雖然是清潔能源,但核廢料汙染嚴重,處理時稍有不慎,就會引發一場環境災難。不過,相比於美、日這些核能大國對核廢料的粗獷處理,我國對核廢料的應用,直接令美、日兩國流口水。
到底是什麼技術,讓美、日兩國的哈喇子流了一地呢?
這就是“啟明星一號”、“啟明星二號”和“啟明星三號”裝置,可以將核廢料當中的輻射轉化為電能,從而將核廢料再次廢物利用。利用後的核廢料,其實還存在輻射,但大部分輻射被轉化為新的電能,所以這部分核廢料輻射對環境的威脅,以及處理的成本上,會極大降低。
對於這項技術,日本曾開出2000億的高價,希望求購一臺裝置,並且派人前來學習。而美國更是開出4000億元的高價,求購技術外加技術專利的轉讓。對於這種“國之重器”,我國給出的答案是:“國之重器無價,天價也絕不賣”。
所以,我國在清理核廢料上,其實成本會低很多,存在的危害性也會降到極低的水平。就目前而言,科技強如美國,也無法生產出啟明星一號。對於這項技術,全球獨門一家,別無分號。老美,只有眼饞的份,沒有享受的命。
總之一句話,電能是我國發展的根基和未來。電能保障不只是關乎於民生,更關乎於我國在多個賽道的戰略轉型。而這些細小的轉型,卻像一隻只蝴蝶,在不同區域同時扇動翅膀,帶來的蝴蝶效應並不是“一加一”這麼簡單,而是直接湧現出方方面面的連鎖改變。
從能源安全,到科技戰略,從民生用途到軍工產業,從國內基建到全球基建,從內迴圈到象徵外迴圈的“一帶一路”。從美元石油結算的半個世紀傳統,到人民幣數字支付的全球佈局,一場席捲全球的變革正在發生。而美元霸權的祖墳,卻咔嚓、咔嚓地佈滿了裂痕。只等時間的醞釀,令美元霸權化作塵埃。
一條時間線,正在燃燒著美元霸權僅存的花容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