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今天將要說的這座城市,對中國古代文學感興趣的朋友可能馬上就會聯想到主盟清代文壇兩百餘年的“桐城派”。
圖蟲:秋影隨風
無數才子大家構建出這裡興盛的學風,文脈相承,讓它擁有了“文都”的美譽。
這座小城是一個常住人口不到60萬人的縣級市,但卻走出了近3000名博士和近20名“兩院”院士。
就像曾經流傳在此的美談“五里三進士、隔河兩狀元”描述的那樣,重教崇文的傳統一直被很好地傳承著。
作為“黃梅戲之鄉”,好聽的戲腔也迴盪在這座城市古老的街道,傳統藝術的韻味濃厚綿長。
很多留存至今的建築與文物,映照出這裡斑駁而悠久的千餘載歷史,充滿厚重的魅力。
醇香溫厚的老酒,潔白松軟的豐糕,清爽的水芹,甘甜的“桐城小花”茶……
不同感覺的飲食香氣碰撞在空氣中,交融為簡單又踏實的人間快樂滋味。
這裡是安徽桐城。
近日,安徽桐城正式獲批成為中國第138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因為適宜種植油桐,自周起,此地便已置桐國。而自唐朝時被正式定名為“桐城”以來,它已經見證了1200多年的光陰腳步,沉澱了無數精彩的人文瑰寶。
然而,桐城卻是個被低估的旅行目的地。
它有著足以讓旅行者們流連忘返的美妙風景,但就不用說和其他省市相比了,即便是跟安徽省內的亳州、黟縣等同樣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地方相比,桐城的知名度仍然是比較低的。
“抵天柱而枕龍眠,牽大江而引樅川”,重重山峰和明秀水系在桐城交疊出別樣自然,讓古城更增添出了一種壯麗的色彩。
在山水陪伴之下,桐城的歷史文化街區和數百處歷史建築中珍存了動人的文化肌理。
就像《桐城縣誌》中記載的那樣:“(桐城)子弟無貧富,悉數之讀,通衢曲巷,夜半書聲不絕”。響亮的讀書聲,從古至今一直是桐城讓人過耳難忘的背景音。
回到清朝時期,清正雅潔的文風逐漸隨著赫赫有名的“桐城派”文人之筆走向全中國,為文壇帶去深遠的影響。
如今在桐城仍能找到很多名字分外雅緻的街道,它們中很多都源於文人們的字號。重視教育與學習的傳統,從未從這座城市中消退。
桐城的文化內涵中也有著煙火氣的一面。明代馮夢龍曾在《山歌》中錄“桐城歌”多首,並補充到這種歌曲“鄉俚傳誦”,足見其受歡迎的程度。
其實,如今已經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桐城歌”,是一種融合了獨特“七言五句”表達及表演藝術於一身的當地特色民歌形式,婉轉悠揚,原汁原味。
這些歌曲用音符記錄下這座城市的真摯底色和桐城人熱情樂觀的生活態度,更為後來興盛於桐城的黃梅戲奠定下一定的基礎。
作為最新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座城市,桐城真的有很多風韻值得領略。其中尤以“一巷、一廟、一山”最有看點,如果你也想了解,那就跟著我們看下去吧!
01 一巷 | 六尺巷
走進林木茂密的六尺巷舊址,幽靜的氛圍可能會讓人以為只是偶入了一座冷門的園林景觀。
但如果告訴你這處地界上曾發生過的那個著名的“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禮讓典故,相信多數人都不會陌生。
巷子的南側,原為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府邸,沒錯,就是清代古裝劇中經常會提到的名臣張廷玉的父親。
窄小的巷子原本差點引發了張家跟鄰居吳家的一場爭吵,但張英一紙書信自遠方寄來,成功勸服家中親人“讓他三尺又何妨”。而吳家也被這種大度感懷,同樣讓出三尺,於是便成就了至今被廣為傳頌的“六尺巷”之典。
如今巷子雖只存舊址,卻安寧非凡,讓人不禁想久久駐足,靜靜感受從中透露出的謙讓處世智慧。
02 一廟 | 桐城文廟
桐城人自古就重視文化,“耕為本務,讀可榮身”的觀念在桐城人中世代相傳。在桐城古城的中心,也佇立著一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桐城文廟,建築本身便極具恢弘氣度。
這座始建於元代的建築群已有近700年的歷史,是古時人們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時也作為一座學宮,詮釋了“廟學合一”的文教形式,見證了很多出身桐城的名臣學士的求學歷程。這裡還是桐城市博物館所在地,館內藏有大量珍貴文物,非常值得一看。
尤以半月造型的泮池最是靈秀別緻,其上的泮橋更有“狀元橋”之稱。作為進入文廟的必經之路,歷史上眾多最終出仕入朝的進士都曾步過此橋前往祭孔。而“天下文章出桐城”的文壇盛譽,也自這方清雅的書香之地逐漸響徹了中華大地。
03 一山 | 龍眠山
坐火車抵達桐城南站的話,很多乘客都會注意到車站上部有些獨特的線條造型,其實,車站的建築輪廓正是抽象了桐城龍眠山起伏的形態特徵。
在桐城市北郊,蜿蜒著一座雄峻的龍眠山,山嶺相連間,山脈一路向著波光粼粼、鷗鷺翔遊的嬉子湖畔延伸而去,恰好展現出一幅有如“游龍戲水”般的壯觀場景。繞山流淌的龍眠河則為這霸氣的景觀增添了一絲靈動柔美。
圖蟲:攝影師磐石
龍眠山出名,還與北宋時期有著“宋畫第一人”之稱的畫家李公麟有關。他喜愛這裡清幽舒心的山居氛圍,晚年時居住於此,自號“龍眠居士”,並邀請同是名家的好友們前來遊玩作詩賞畫,其中就包括蘇軾和蘇轍等人。
龍眠山中,尤以飛流迭滾的碾玉峽最值得觀賞。清代文人也對其有著“桐城好,最好是龍眠。碾玉峽前雙水合,賜金園外萬松園,山借宋人傳”的記載。豐水期時,峽谷激流磅礴,與沿道石塊撞擊出的水花好似在空中綻放開的珍珠花朵,十分震撼。
生生不息的古老風韻在這片土地上綿延,時光在此被賦予了獨特的質感。這裡是翰墨飄香的桐城,為人們珍存了許多閃耀歷史長河的寶藏。
封面圖 | 圖蟲:塵世至尊寶
- end -
你還去過哪些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透過留言和評論分享給我們吧~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那就動動手指
點選右下【在看】吧~
You M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