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情商,非常好理解,相信大家都知道。
而著名的文學大家林語堂先生,曾對智商與情商給出一個精彩評價:
而世界情商之父戈特曼教授則認為,情商是一個人真正的看家本領,是人的第一特點,第一長處,第一智慧和第一本源。
所以說,在這個世界上,80%的事情和問題都是由情緒引發,每個人管理好情緒,提升情商,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具體到育兒和家庭教育方面,我們會發現,情商低的孩子有8種表現:
1、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拉,沒錯,情商低會直接影響注意力。
2、任性,亂髮脾氣,情緒控制能力是道坎。
3、情感淡漠,比較自我,不關心身邊的人,會顯得自私。
4、沒有同理心,不會換位思考,欺負別的孩子成樂事。
5、缺乏自信,對自己沒有信心,畏難情緒嚴重。
6、沒有自律習慣,不守規矩,總是需要父母各種催促。
7、責任心差,自私心理嚴重,是一個不考慮別人的人。
8、膽子小,過度依賴家長,獨立能力弱。
以上的表現,咱們可以對照一下,那麼,從父母的角度出發,如何引導和幫助孩子面對情緒呢?
戈特曼教授研究發現,情商包括3大能力:
1、察覺及表達情緒的能力;
2、瞭解自己情緒的能力;
3、管控自己情緒的能力。
而要引導和提升孩子情況,也一定是從這些方面來入手的。
一、如何安慰引導悶悶不樂的孩子?
小熙媽媽面對悶悶不樂的孩子,是這麼做的。
小熙媽媽說:
昨天,孩子從學校回來,悶悶不樂,我問他:“你看起來不開心哦,告訴我,發生什麼事情了?”
孩子回應道:“我最喜歡的班主任趙老師,她說有事,暫時要離開學校一段時間,過幾天來個新的班主任高老師,但我真的、真的捨不得趙老師走呢。”
“哦,原來如此,那你現在有什麼樣的情緒呢?”我問道。
“傷心,鬱悶,很不高興!”
“不光如此吧,是不是還有一點小擔心,擔心新老師很嚴厲,沒有趙老師那樣喜歡你,是吧。”
孩子點點頭,“是有一點擔心。”
“那我們來個塗鴉填色吧,畫張情緒臉譜,看看你現在有什麼樣的情緒吧。”
我發現孩子感知力很好,他描繪鬱悶情緒時,能感覺心中悶悶的,像有一塊大石頭堵在那兒,於是他把上衣塗成了黑色。
孩子塗完情緒臉譜,情緒平靜了些,我拿起來看了看,“其實,寶寶你表現很好,上課認真,成績也好,老師都對你點贊,我相信新來的高老師,或許比趙老師更喜歡你哦。”
正面管教情緒認知臉譜圖幼兒童63表情管理中英情感對應表掛圖海
¥29
購買
孩子嘟著嘴,弱弱說道:“可是,我還是會想念趙老師的。”
“是啊,趙老師也會想念你,要不這樣,你上課更認真點,又處好同學關係,等趙老師回來,你把進步都告訴她,趙老師聽完肯定開心,你看好不?”
就這樣,我們聊著聊著,孩子的情緒開朗起來了。
從小熙媽媽的引導中,我們有了三點啟發:
1. 我們教孩子用不同顏色的筆,在黑白情緒臉譜圖上填色,包括臉龐、四肢和服飾,由此能看出孩子的情緒狀態。
2. 孩子繪畫,家長可以和他討論情緒及命名,因為情緒通常從腳底向上湧起,我們引導孩子體驗,不同情緒在身體各部位,都是什麼樣的感覺,應該用何種顏色表示,這是很棒的訓練模式。
3. 一般而言,孩子給情緒臉譜填完色,或畫完畫,他的情緒已然釋放差不多了,家長藉機引導孩子,做出正確思考和行動。這是高明的訓練方法。
好,我們再來看看辰辰媽媽是如何處理感冒的孩子想去玩雪的做法的。
二、面對感冒還想去玩雪的孩子,媽媽這麼做
這幾天辰辰的鼻炎犯了,還咳嗽,媽媽不讓他去玩雪,辰辰開始哭鬧起來。
辰辰哭著和媽媽說 :“我很想先到外面玩一會兒雪再上學。”
辰辰媽媽卻沒有因為孩子的哭鬧而生氣,她的反應是,蹲下來,平靜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你看上去挺傷心,挺難過,是不是?”
辰辰帶著哭腔說:“是的。”
媽媽繼續溫柔地問:“那你有多難過呀?”
辰辰想了想:“我就是傷心難過!”
這時候,媽媽發現這個孩子雖然是邊哭邊說,但等他說完這句話後,他的哭聲小了。
媽媽看時機差不多了,開始說:
“下雪天確實很好玩,雪花也漂亮,你想去玩,是吧。換做是我啊,我也喜歡玩雪呀,丟幾個雪球,多好玩呀!”
媽媽表達了孩子的情緒感受,並且和孩子共情,孩子此時已經平靜下來。
媽媽話還沒說完:
“你看窗外,小朋友們都沒有玩雪,而且你還在咳嗽,玩雪很冷的,會加重咳嗽,搞不好還會打針,你總說打針痛哦。”
辰辰一看媽媽這麼說,有些急了,嘴巴撅得老高:“可是我真的好想玩雪,下雪好難得。”
媽媽表示理解:
“是呀,媽媽知道你喜歡玩雪,要不這樣吧,我們先下到一樓,你站雪地裡,我給你拍幾張照片,然後我們再到地庫,開車上學,好吧?”
辰辰聽了眼前一亮,開心得蹦了起來:“好的,媽媽多拍幾張啊。”
媽媽當然也很開心地同意,母子倆眼看一場衝突,卻以這樣的方式獲得了完美的效果。
在這裡,媽媽並沒有因為孩子的哭鬧而開始講道理,因為講道理對這時候的孩子是沒有用的。更沒有嚴肅地進行批評,媽媽知道,孩子有什麼樣的需求,而她要做的,就是看到孩子這樣的需求,並且表達理解,進而給出可以協商的建議。
在這裡要注意的是,不要提到“不行、不可以、不準”這類禁止的口令,而是先共情,再引導,這就防止了孩子因為媽媽的反對而進入到情緒之中。從而有了一個溝通的基礎。
最後,一定要記住一個原則: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當和孩子有了矛盾時,不要急著講道理和安排任務,第一件事情是:關心孩子的感受、情緒,和他產生聯結,這一步,一定要做在前面!
上面說的方法,你都會了嗎?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