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0月底,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第十旅旅長奉司令員陳賡之命,率部奇襲河南臨汝之後,又乘勢向郟縣發起攻擊。
駐守郟縣的敵人是國民黨整編第十五師師部、第六十四旅一九〇、一九一團,以及第一二五旅的1個營,共有將近4000多人,兵力多於我軍。
11月3日,十旅各團在周希漢指揮下,正式打響了攻城戰鬥。
我軍氣勢如虹,戰至第二天上午十時,已先後控制住郟縣城東、城南、城北三個地區,殘敵只得退守西北角的龍王廟核心工事,繼續進行垂死掙扎。
國民黨第五兵團司令李鐵軍聞報大驚,當即命令整編第三師、第二十師匆匆趕來增援。
周希漢冷靜分析了當前形勢,認為殘敵就殲在即,估計增援之敵至少也要三個小時才能抵達郟縣,如能抓緊時間,完全有希望在援敵到達前結束戰鬥。
因此他調整了作戰部署,命令每個團抽一個營由旅部直接指揮,向敵軍核心陣地發起猛攻。
擔任正面攻擊任務的第二十八團一營由西南突破敵人設在龍王廟的前沿陣地後,向以敢打敢拼著稱的第二連衝在最前面。
這時,敵人利用一堵高牆,以猛烈的炮火和重機槍封鎖了我軍前進的道路。
二連連長郭永忠為摧毀前進障礙和敵人的火力點,帶著兩個班的戰士機智地爬上附近一處民房的房頂,並指揮一門小炮向對面的高牆轟擊。
由於這堵高牆異常堅固,小炮的炮彈打光了,也只在敵人的高牆上轟出一個洞,而且敵人很快就封鎖了洞眼,加大火力封鎖通道,部隊還是衝不上去。
部隊遲遲打不開局面,時間卻一分一秒在不斷流逝,敵人的援軍正在急如星火地往這邊趕來,如果不能儘快奪取敵陣地,必然會讓我軍腹背受敵,後果將不堪設想!
就在營連指揮員乃至旅長周希漢心中萬分焦灼之際,郭永忠身後的一名戰士突然大吼一聲“他孃的!我就不信這個邪!”
緊接著他從房頂上跳了下來,冒著密集的彈雨,不顧一切地向敵人所在的高牆衝了過去!
這種壓倒一切的氣勢,不僅讓二連指揮員喜出望外,也讓原本得意忘形的敵軍官兵大吃一驚:“這傢伙到底是什麼來頭?這麼不管不顧地往槍林彈雨裡面鑽,真不要命啦!”
這個衝向敵陣的戰士,堪稱是一個身懷絕技的特殊人才,他就是連部通訊員衛小堂。
由於此前我軍連續衝擊無果,因此敵人有肆無恐,多多少少放鬆了警惕。沒想到衛小堂這麼不怕死,低頭朝著高牆猛衝,竟然趁著敵人這一愣神的工夫,衝到了高牆腳下。
按理來說,獨自一人衝到高牆腳下是無法對敵人形成威脅的,因為你沒有梯子可爬,也不可能長出一對翅膀來,飛到牆頭上去。
可是衛小堂心中自有主意,因為他打算憑藉一門自幼練成的絕技,攻破敵人的高牆。
什麼絕活呢?就是他極為精準的手榴彈投彈技術。
衛小堂是山西澤州人,1927年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從小就給地主放羊。為了對付那些在山上、田間亂跑亂竄的羊,他就用扔石頭的辦法來嚇唬羊。
沒想到時間一長,他竟然練出一手用石頭指哪打哪的絕技,據說是瞄準羊的右角就絕不對打到左角。
18歲那年,衛小堂參加了八路軍,他在部隊裡把扔石頭的絕技升級為扔手榴彈,成為全軍聞名的“神投手”。
現在敵人憑藉一堵高牆擋住我軍去路,恰恰是衛小堂大顯身手的機會。因為他已經觀察到,打敗敵人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手榴彈扔進高牆上的槍眼裡去,炸死高牆後的敵人。
不過,要做到這一點難度極大,因為手榴彈必須由下往上扔,而且必須把投彈的角度、力度控制得分毫不差,讓手榴彈正好沿著一條弧度極高的拋物線投進槍眼裡,在高牆後面爆炸。
而且時間也必須拿捏得分毫不差:扔太早了,會被敵人扔回來炸傷或炸死自己;扔太晚了,手榴彈還沒鑽進槍眼就爆炸了,同樣只會讓自己遭殃。
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實在是太難了!也只有衛小堂這個全縱隊最出色的投彈手敢於接受這個挑戰。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衛小堂連續扔出8顆手榴彈,竟無一偏離目標,全都精確無誤地扔進高牆上的槍眼裡,一個接一個地爆炸了!這真是戰場上少有的奇蹟。
隨著爆炸聲接連不斷地響起,高牆後面的80多名敵人被炸得鬼哭狼嚎,這道看似“堅不可摧”的防線瞬間被瓦解。可以說,衛小堂以一人之力,奇蹟般地扭轉了原本無比危急的戰局!
連長大喜,果斷指揮攻擊部隊乘勢衝破了敵人的這道防禦屏障。
前進途中,連長和指導員均負傷倒下,衝在前面的衛小堂便又冒著槍林彈雨返回來搶救連長。
他把連長背到一個隱蔽處後,見敵人縮排一座大院子裡繼續頑抗,又扛起炸藥再次衝上去,炸塌了院牆,引導全連打進院子,俘敵318人。
隨後,各部隊勇猛衝擊,經過1小時的激烈戰鬥,終於將守敵全部殲滅。
郟縣戰鬥結束後,以投彈絕技奇蹟般扭轉戰局的衛小堂被第四縱隊評定為特級戰鬥英雄,並被提升為二連一班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