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時,我軍剛剛經過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常年的戰爭歷練中,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戰將,可稱得上謀士如雲,猛將如雨。
比如第一批入朝的將領中,就有梁興初、吳信泉、溫玉成、吳瑞林等赫赫有名的猛將,經過近半年的作戰,我們完成了前三次戰役,重創了聯合國軍,但同時我軍的傷亡也不小,急需進行休養。
入朝作戰
美軍想要在聖誕節前回家過節的願望徹底破滅,而我軍也清醒的意識到,朝鮮戰爭會是一場持久戰,雙方武器裝備差距太大,想要在短時間內解決戰鬥是不可能的。
在這種形勢下,軍委和志司決定,實施輪番作戰,安排新的作戰部隊入朝替換第一批入朝部隊,讓更多的部隊在同現代化的敵人交鋒中,獲得實實在在戰鬥力的提升,也能夠學習現代戰爭的經驗。
那麼應該派誰去呢?經過幾次交鋒,美軍已經逐漸熟悉了我軍的戰法,而我軍對美國人的飛機大炮還沒有什麼太好的對策,形勢比入朝初期更加困難,派往前線指揮作戰的將領,不光要有勇,更需要有謀,要意志堅定,沉得住氣。
思來想去,1951年2月,周恩來主持起草了《中央軍委關於輪番作戰方針的指示》,在《指示》中,決定讓楊得志、楊成武、楊勇三人作為第二批入朝作戰的隊伍。
在接見楊得志時,周總理笑著說:“你的十九兵團和楊勇、楊成武指揮的二十兵團,是具有光榮傳統的兵團,今天把你們三楊拿出來,我希望你們能夠在朝鮮做到三楊(陽)開泰,馬到成功。”
軍中三楊
這一天是1950年的大年三十,再過一天就是正月初一了,周總理用了出自《易經》的“三陽開泰”,對我軍給予了由衷的祝福。
“三楊”之由來
其實三楊之說法,也並非總理的原創,在我軍內部,很早之前就已經流傳了這樣的稱呼。
為何這樣說呢?除了因為三個人都姓楊,還因為他們三人年紀相仿,都在很早就參加了紅軍,並且各自憑藉自身的能力脫穎而出,小小年紀就擔任了我軍的高階指戰員。
楊得志,1911年出生於湖南醴陵,1928年參加了朱德等人領導的湘南起義,並隨軍上了井岡山,開啟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楊勇,1913年出生於湖南瀏陽,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被分配到彭德懷的紅三軍團;
楊成武,1914年出生於福建長汀,1929年參加了閩西農民起義,並加入紅軍,1930年入黨,一直在紅一軍團擔任重要職務。
熟悉黨史的朋友都知道,由朱毛紅軍發展而來的紅一軍團和彭德懷率領的紅三軍團是早期紅軍的絕對主力,一直活躍在井岡山一帶,後來又奔赴瑞金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三個人在軍旅生涯的起點,可以說就在一起,在私下也是很好的朋友,因此早早就有了“三楊”的稱呼。
在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紅軍被迫展開長征,此時的三楊,都在20歲出頭年紀,但已經各自因為驍勇善戰而身居要職。
楊得志擔任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一團團長;楊成武任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政治委員;而楊勇則是紅三軍團第四師第十團政治委員。
長征途中,三人披堅執銳,敢打敢拼,立下了汗馬功勞。
楊得志的第一團擔負了為中央縱隊開路的重任,他們強渡烏江、金沙江、大渡河,確保了中央縱隊的安全;
楊成武的第四團在團長黃開湘的率領下,搶佔婁山關、飛奪瀘定橋,每一仗都漂亮無比,徹底粉碎了國民黨想要將我軍全殲的企圖,收到軍委嘉獎;
至於楊勇,則負責著阻擊前來圍堵的國民黨軍的重任,他們血戰湘江,付出了重大的傷亡,也保證了中央紅軍的順利渡江。
三人一路走來,風風雨雨,經歷了抗戰和解放戰爭的洗禮,都成為了我軍高階將領。建國後,三人分別擔任著第十九兵團、第二十兵團和第五兵團司令員。
楊得志率先入朝
1951年2月,楊得志率領著已經換髮了蘇式武器裝備的第十九兵團入朝,參加第五次戰役。
楊得志
最初讓十九兵團入朝,看重的是十九兵團驍勇善戰,意志頑強。誰也沒想到,到了朝鮮的十九兵團,竟然給了大家一個意外的收穫。
第十九兵團隸屬於華北野戰軍,長期活動在晉察冀一帶,他們有一個最大的絕活,就是挖地道。
冀中地道戰的名氣,是個中國人都知道。
楊得志入朝時,恰好趕上聯合國軍也換了帥,麥克阿瑟因為指揮不力被撤了職,換上了更加難對付的李奇微。
李奇微一上臺就提拔了長期不得志的範弗利特,範弗利特此人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極度迷信在二戰中大放異彩的轟炸戰術,正所謂窮則戰術穿插,達則給老子炸。
範弗利特
在美軍的狂轟濫炸之下,我軍傷亡很大,前線作戰部隊一直也沒找到一個非常好應對轟炸的方法。
恰好此時楊得志帶領第十九兵團趕到了戰場,他們將自己的看家本領,地道戰戰術發揮到了極致,在地道戰的基礎上發明出了坑道戰術,朝鮮的地下,成了我軍的主場。
整個抗美援朝期間,志願軍構築大小坑道總長1250餘公里,挖掘塹壕和交通壕6250公里,共開挖土石方6000萬立方米,如果按照1立方米排開,能繞地球一週半。
這是一個軍事史上的奇蹟,正是有了這些坑道,我軍擁有了跟美軍打陣地戰的底氣,而且傷亡越來越低,戰爭後期,美軍平均660發炮彈才能殺傷我軍一人,如此低效的進攻方式帶來的巨大戰爭開支,讓美國國會對戰爭越來越不滿,範弗利特最後也不得不引咎辭職。
我軍的坑道
除了創新戰術,在楊得志的帶領下,第十九兵團的戰鬥意志和勇氣更是令人驚歎。
李奇微接替麥克阿瑟以後,憑藉敏銳的嗅覺,發現了我軍後期補給的弱點,我軍每次進攻最多隻能維持七天,因為隨身攜帶的糧食只能滿足七天所用。因此李奇微搞出了一個磁性戰術,簡單來說就是你進我退,你退我追,耗到我軍糧食用盡再行攻擊。
這個戰術正中我軍弱點,可以說是很厲害的。第五次戰役中,我軍就過於深入,吃了這個戰術的虧。補給耗盡後也沒能尋求到跟美軍主力決戰的機會,只好全線後撤。
在撤退中彭老總髮現,範弗利特率領著美軍主力正在直奔一個叫鐵原的小地方。這裡可是我軍後勤補給的中樞,九成以上的後勤物資都要在這裡中轉,如果鐵原被美軍佔領,別說是打仗了,志願軍的生存都成了大問題。
彭老總一頭冷汗,急忙尋找鐵原附近的部隊前往阻擊,可是最近的部隊也要六七天才能趕到,正一籌莫展之際,忽然發現了一支軍隊就在鐵原附近,正是第十九兵團下轄的63軍。
63軍出現在這裡實屬有些意外,他們剛從西線作戰撤下來,因為損失較為嚴重,所以奉命到鐵原休整。
彭老總當即電話打給了楊得志:“楊得志,我要你63軍在鐵原外擋住敵人,堅守15到20天,你能不能做到?”
63軍此時的情況並不樂觀,糧食彈藥所剩無幾,部隊傷亡也比較嚴重,但是鐵原實在太重要了,就算是拼光了,也不能棄守鐵原啊。楊得志咬咬牙:“彭老總,我們堅決完成任務!”
慘烈的鐵原阻擊戰
楊得志拼了,63軍軍長傅崇碧更是拼了,他舊疾復發,是在擔架上接受的命令。兵力不足敵人一半,武器裝備更是差距明顯,這15天,是要戰士們拿命去扛下來啊,就這樣,志願軍史極為悲壯,又十分重要的一戰,鐵原阻擊戰拉開了帷幕。
這一仗,63軍打的很苦,有的部隊一天就要打退敵人數十次的進攻,彈藥打光了,就用刺刀;刺刀拼彎了,還有石頭、牙齒。不少戰士們都是抱著敵人一起同歸於盡。
不少連甚至營都成建制的傷亡,某團二排打到只剩八個人,但依然頑強的抵擋著敵人兩個營的反覆衝鋒,每一個山頭,都是戰士們和敵人反覆爭奪的陣地,在一個叫種子山的重要據點,我軍566團的全體將士在拼到彈盡糧絕之後,拉響了最後一枚手榴彈,全團殉國於此。
整整13個日夜,63軍在楊得志和傅崇碧的指揮下,拼盡了全力,不計傷亡的擋住了敵人的瘋狂衝擊,守住了鐵原,避免了我軍被敵人合圍,這是志願軍最為兇險的一戰,可以說,是63軍挽救了整個朝鮮戰場形勢。
戰後,彭老總第一時間趕到了63軍駐地,望著人人帶傷的戰士,盲目瘡痍的戰場,他滿含熱淚的說:“祖國感謝你們,我彭德懷感謝你們啊,我要向中央,向毛主席彙報,你們是真正的鐵軍!”
這一戰打的太出彩了,以至於沒多久以後,楊得志就被調入志願軍司令部任職,協助彭老總負責作戰。他先後組織了上甘嶺戰役和金城反擊戰等赫赫有名的戰鬥,並取得了偉大勝利,打出了志願軍的威風和士氣。
1954年11月,楊得志擔任了志願軍司令員,肩負起了幫助朝鮮人民重建家園的重要使命。
被主席寄予厚望的楊成武
楊成武將軍長的眉清目秀,儒雅中又帶著一絲英武之氣,很有趙子龍之風。
紅軍時期,民主人士李公僕先生見到他後,稱讚了一句“白袍小將”,從此以後,這一稱號就陪伴了楊成武將軍一生。
楊成武
楊成武屬於軍政雙優的人才,不光能打仗,也會做政工,因此深受毛主席器重。
1951年2月初,軍委決定組建志願軍第二十軍團,下轄五個軍,奔赴朝鮮作戰。主席點了楊成武擔任第二十軍團司令員,臨出征前,楊成武接到了通知,主席要親自跟他談話。
在中南海頤年堂,楊成武和第二十兵團副政委張南生一起見到了毛主席。見到了愛將的主席興致很高,在院子裡擺了個方桌,上面有幾道家常菜和一瓶紅酒。
“你們兵團即將入朝作戰,今天這頓飯就算我為你們餞行。”主席一邊說一邊舉起了一杯酒敬向兩人。
楊成武二人一飲而盡,主席繼續開口說道:
今年4月以來,我們發動了第五次戰役,粉碎了敵人將戰線推到平壤、元山一線的計劃,現在雙方已經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正如斯大林同志所說,這一形勢的出現無關美軍指戰員能力,而是因為他們進行的是非正義之戰。現在敵人已經流露出和談的意思,我們不想打仗,我們也想集中力量建設國家啊!
現在敵人想談了,很好。但是我們頭腦必須清楚,不能有速勝的想法,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要在戰場上不落下風,學會以打促談。
這是主席在傳授入朝後的作戰思路啊,寥寥數語就把戰爭形勢和今後的預判分析的清清楚楚,楊成武很激動,他當即表示:“請主席放心,我們一定英勇作戰,決不能辱沒了京津衛戍部隊的光輝稱號。”
主席聽後哈哈大笑,再次舉起酒杯:“對啊,你們是京津衛戍部隊,敬京津衛戍部隊一杯酒,祝你們馬到成功!”
當天晚餐歸來,楊成武心情很是激動,他奮筆疾書,寫下了一首出征詩:
如火電令催東征,領袖召見紫禁城。
一席妙語明方略,三杯美酒寄深情。
熱血滾滾翻激浪,豪氣漫漫貫長虹。
不負主席不負黨,此去誓將敵虜平。
抱著必勝的信心和勇氣,楊成武踏上了朝鮮大地。按照主席的思路,第二十兵團參與了三八線東線秋季防禦作戰,在金城一帶,以工事與火力相結合,堅決的頂住了敵人持續不斷的攻擊,這是我軍入朝以來第一次大規模陣地防禦作戰,證明了我軍不光能打運動戰,完全有能力抵擋住美軍的進攻。
戰鬥最緊張的時候,楊成武曾經十晝夜沒有上床睡過覺,在金城以南的戰鬥中,第二十兵團殲敵1.7萬多人,創造了志願軍單日殲敵最高記錄。
秋季攻勢中,第六十七軍擊傷擊斃敵人2.3萬餘人,自身傷亡僅有1.1萬餘人。整個敵人秋季攻勢期間,第二十兵團越戰越勇,最終殲敵7.9萬餘人,完美粉碎了敵人的秋季攻勢,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民根本不懼怕世界第一軍事強國,不光敢打,而且能打勝。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雜誌驚呼:“現在付出巨大傷亡代價的是美國軍隊,如果戰爭繼續下去的話,他們在今年冬天將付出更大代價。”
楊成武將軍
至此,美軍不得不再次坐到了談判桌前,楊成武完美的實現了主席戰前所傳授的戰鬥意圖。
楊勇:歸國時,20萬朝鮮人為他送行
眼看著“二楊”在朝鮮戰爭上縱橫捭闔,楊勇早就坐不住了,這時的他已經離開了部隊,擔任第二高階步兵學校校長。
儘管周總理說過,要三楊開泰,但是為何遲遲沒有自己的任命呢?楊勇為此不止一次的向上級反映,要求入朝作戰。
楊勇
機會終於來了,1953年4月,楊成武因為身體原因回國調養,主席大筆一揮,調任楊勇接任第二十兵團司令員。楊勇總算趕上了抗美援朝。
楊勇“姍姍來遲”,此時的戰爭已經進入了尾聲。臨行前,楊勇深入研究過朝鮮局勢,對第二十兵團以戰促和的終極目標有著很清醒的認識,他發誓要繼續貫徹主席的作戰思路,籌劃進行一個大戰役,給敵人一個下馬威,也加快促進和談程序。
1953年6月,在世界輿論的壓力和中朝軍隊不斷打擊下,美軍在戰俘問題上做出了讓步,和談即將達成。眼看美國人要撒手不管了,南朝鮮李承晚集團瘋狂了,他們想要做最後的掙扎。
李承晚揚言:“絕不接受任何妥協,就算沒有人幫助,也要單獨打下去。”
他指使談判代表退出談判,還自導自演的群眾遊行,停戰談判再次擱淺。
朝鮮戰場上的楊勇
第二十兵團司令部裡,楊勇指著地圖說道:“想不到這個朽木一塊的李承晚,還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啊,是該好好教訓一下了。”
一個針對李承晚南朝鮮部隊的作戰計劃逐漸成型,這就是著名的抗美援朝收官之戰,金城反擊戰。
打南朝鮮軍隊不同於打美軍,不光要贏,我們還要贏得乾淨利索,絕不拖泥帶水。
楊勇是穿插作戰的高手,在戰前部署中,他不光安排了正面突破,還親自部署了數支穿插部隊,力圖達到穿插敵人心臟,讓其失去信心,徹底潰不成軍。
1953年7月13日,金城戰役開打,在千餘門火炮的轟鳴中,志願軍從正面向李承晚軍隊發起猛攻,敵人很快就有了崩潰之勢。
不過好戲還在後面,一支穿插小分隊傳來了捷報,第六十八軍第六〇九團第二營組成的滲透迂迴支隊先頭偵察班,在副排長楊育才的帶領下,奇襲了李承晚首都師白虎團的團部,不光繳獲了團旗,還殲敵97人,俘虜19人,而包括我軍13人無一傷亡。
金城戰役,我軍打的可謂酣暢淋漓,最終共殲敵5.3萬餘人,比預計的1.5萬人,足足多了4萬。
經此一役,李承晚徹底絕望,他終於明白,沒有美軍坐鎮,自己根本就沒有跟志願軍抗衡的任何可能。
志願軍的超強戰鬥力,也震撼了世界。聯合國軍再也打不下去了,沒多久,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就低下了頭,在拖延了兩年之久的停戰協定上籤了字。
正是楊勇的出色指揮,最終帶來了大家期盼已久的和平。
不過楊勇並沒有打過癮,只是他也沒想到,自己在朝鮮的工作才剛剛開始。按照中央的決定,楊勇並沒有回國,他接任了志願軍司令員,負責戰後朝鮮的重建和安全保障。
楊勇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得到了朝鮮人民的高度認可,他也同金首相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楊勇最終成了在任最久的志願軍司令員,他整整幹了四年。1958年10月25日,在抗美援朝八週年紀念日上,楊勇帶領志願軍戰士返回祖國,離開時,金日成組織了20萬人前來送別,大家熱淚盈眶,依依不捨,場面極其感人。
志願軍戰士告別犧牲戰友
周總理表示,朝鮮動用20萬人送別,我們也不能少於20萬人來迎接這些最可愛的人。
楊勇帶隊回國時,天安門廣場組織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前來迎接的人們遠遠超過了20萬,穩坐正中的主席微笑的看著這一切,但每一次楊勇過來,他都會起身歡迎,充分表達了對這位愛將的欣賞和對他在朝鮮工作的高度認可。
歡迎人群
這成了楊勇一生中最高光的時刻。
朝鮮歸來後,三楊的人生
1955年授銜,憑藉戰爭年代的卓越功勳和在朝鮮戰場上的出色表現,楊得志、楊成武、楊勇同時被授予了上將軍銜,這一年,他們分別只有44歲、41歲和42歲。
楊得志後來先後擔任了山東省委書記、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等要職,並且指揮了著名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為自己的軍事生涯做了一個完美的收官。
楊成武則歷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第一副總參謀長、代理總參謀長、福州軍區司令員等要職。
而楊勇則擔任了北京軍區司令員、副總參謀長、新疆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等職。
從三人後來的經歷來看,多有交集,都幹過類似或相同的崗位,正所謂:三楊開泰,光耀華夏。
1983年1月,楊勇去世;
1994年10月,楊得志去世;
2004年2月,楊成武去世。
謹以此文,向那些為了共和國奮鬥終生的老將們,致以最誠摯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