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的神頭嶺戰場上,八路軍129師386旅圍殲了大批日軍。在386旅兩個老團參戰的同時,也帶了一個新成立的補充團。
雖然說是補充團,但其實“名不副實”,該團其實就是以正規團的標準去建設的。之所以掛了“補充”的名頭,主要還是受當時的番號所限。這就跟《亮劍》中的獨立團、新1團、新2團其實是一個意思。
不過在新團剛成立時,武器裝備沒有著落,自然跟紅軍團、主力團那是不能比的。
這個團的團、營、連、排、班(長)各級都是從老部隊中抽調來的,另外從772團抽了3個老連隊,分別編為1、5、9連(即每個營的第一個連),架子搭起來後,除了少部分的老骨幹,就都是新參軍的戰士了。
由於武器裝備奇缺,只有3個老連隊和新連隊裡的班排長有槍可用,其餘的新戰士都還操弄著紅纓槍之類的冷兵器,有的戰士甚至還是赤手空拳,連大刀片子都沒有。
武器裝備又缺又差怎麼辦?只能是跟敵人去要了。而補充團的首戰,就是在神頭嶺。
我軍在抗戰中規模的擴大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其中有兩點我們更值得注意,第一:武器裝備從何而來?第二:戰鬥力如何生成。
武器裝備主要靠繳獲,而戰鬥力的生成其實靠的是以老帶新。
我們要知道的是,在戰鬥中新戰士總是最容易傷亡的;而參加同一場強度的戰鬥,新部隊的傷亡往往也最大。
當時國內有的軍隊之所以戰鬥力越來越差,主要就是經常將新部隊直接拉上去,一打就垮了;而在老部隊中,往往也是讓新兵在一線頂著消耗,這樣傷亡就特別大,新兵不待鍛煉出來就傷亡掉了,而留下的反倒多是些老兵油子。
我軍的作戰習慣恰恰與之相反,新戰士參軍後都有老兵去帶,尤其參加首戰的時候,都是老兵衝鋒在前,新兵逐漸學習和適應戰鬥。對於新部隊而言也同樣如此,首次參加戰鬥一般都是跟著老部隊在打,邊打邊學,首戰打好了對於之後部隊戰鬥力的形成,至關重要。
正是因為有這個特點,所以我軍新部隊、新戰士往往能避開初戰的重大傷亡,還能逐漸跟著老部隊、老兵比較快地形成戰鬥力。如此一兩年時間打下來,自己也就成了老部隊、老兵了,又能去帶接著以老帶新,如此不斷髮展壯大。
但是這種模式也不是無代價的,那就是老兵骨幹的犧牲往往會比較多,所以我們看當時的作戰,八路軍連排班長的傷亡比例,都是非常高的。不過由於幹部、骨幹起到了非常好的帶頭作用,又能極大地教育新戰士,從另外一方面也加速了我軍戰鬥力的提升。
這篇文章我們主要是講繳獲裝備,之所以先講這個戰鬥力的生成模式,是因為它跟武器的繳獲、分配和使用其實是息息相關的。
我們說武器裝備主要靠繳獲,那麼繳獲來的武器怎麼分配?是誰繳獲了就歸誰用嗎?自然不是這樣子的。
在神頭嶺戰鬥前,補充團的裝備很差,很多新戰士用的還是紅纓槍,所以戰鬥前的口號就是“矛子槍換三八式”。
在神頭嶺戰鬥中,補充團還真繳獲到了80多支步槍和4挺輕機槍,其中一挺歪把子是9連新戰士周復堂從一輛大車下的日本兵手中拖出來的。
9連是當時團裡的三個老連隊之一,有個老紅軍就說:這玩意兒你用不來,不如咱倆換換,看這新的三八大蓋多威風。連長看到後則走過來說道:八路軍有紀律,一切繳獲要歸公,說著就從通訊員手裡拿了支老套筒過來,遞給了周復堂。
結果這繳獲的歪把子還沒變成三八式,就又變成老套筒了,新戰士當然不滿意了。連長解釋道,這老套筒可是經歷過長征的,用過它的老紅軍犧牲了一個,又接過來一個,用這把老套筒可幹掉不少敵人,你拿著這支槍,也要多殺鬼子。
連長自然是從政治教育的方面給新戰士開導的,而之所以“一切繳獲要歸公”的軍事意義則是八路軍當時的物質條件太差了,繳獲來的武器裝備和物資必須得到最優分配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來。
像有些影視劇中說的那樣,誰繳獲了武器就是誰的,那樣真的行嗎?顯然是不行的。
打個比方說,新戰士繳獲了歪把子機槍,他自己顯然操弄不了這玩意。繳獲了三八式步槍,其實也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能來。
當時一場戰鬥結束後,先是進行打掃戰場,然後就是武器、物資的分配。其中有的武器、物資可以在本部進行消化,但是有的則必須要交給上級進行統一安排。
比如說一個步兵團繳獲了山炮這種武器,本級是根本操弄不了這些玩意的,一定要立即上報、上交。
在戰爭劇《亮劍》中,我們都知道有個義大利炮的段子。如果當時要是繳獲了這種級別的炮,那是要得到軍區級嘉獎的,自然自己也留不住。
大家現在看神劇看多了,很多東西也會想當然。覺得繳獲一門炮,炮彈裝上去直接就能開打了,其實則不然。
炮兵在那個年代是很寶貴的,部隊中但凡是有些炮兵基礎的,早就被要走了。所以步兵部隊繳獲火炮後,自己是操弄不了的,都會交給上級,由專門的炮兵去操作。
至於像輕重機槍、步槍這一類的繳獲,倒是在團一級可以進行分配。但請注意,這也是統一分配,而不是自己給自己分配。
比如當時打鬼子繳獲的是三八式,打偽軍繳獲的槍械就比較雜了,部隊本身還裝備有民間收集的各類槍械,所以武器的型號、口徑很繁雜。
以1938年初129師三個老團的步槍統計為例,一種有兩種口徑的13型,計有漢陽造、奉造支、廣造、鞏縣造、德造、川造、土造、陝造、江西造、三八式、湖北造小金鉤、晉造、俄造。要是細分的話,型號可能還會更多。
要是不加調配,無論是戰鬥還是後勤,都是極為不便的。
因為當時我軍經常以團為建制進行活動,所以在團以下各連中會盡可能進行武器型號和口徑的統一。
戰場繳獲武器後的分配也是如此,有的連可能全部裝備三八式、有的則可能全部裝備漢陽造,有的比較弱的連隊可能就都是雜式步槍。
比如在陳賡將軍的主力772團中,就有全副日式武器的連隊。
1938年5月3日,陳賡在當日日記中即寫道:今日師部召開歡迎新戰士及騎兵團的聯歡大會,本旅派兩個連參加,全副日本裝備,使到會軍民群眾大為興奮。
日械連隊的武器顯然是統一調配後的結果,冀中警2團的武器調配則更為明顯:1連裝備三八式步槍、2連裝備漢陽造步槍、3連裝備捷克式步槍、4連裝備老套筒步槍。
很顯然,在戰鬥中不可能1連只繳獲三八式、2連只繳獲漢陽造,這都是對繳獲武器統一分配下的結果。
當然了,這種情況不是固定不變的,比如後續繳獲三八式步槍多了,老套筒自然就可以淘汰下放到地方武裝中。
這種裝備型號、口徑的調換我們在抗日劇中是很少見到的,我們的抗日劇似乎更多注重於傳奇情節,但對於真正的軍事問題似乎並不關心,這是十分可惜的。
另外我們上面講的是整體的裝備調換,其實細分下來還有個基本原則,那就是好的槍械武器會集中給老兵和骨幹使用。
我們當時的條件很差,即便是繳獲武器也不夠裝備,有的槍械已經快到了報廢程度了,但依然還在使用。
那麼繳獲新槍之後,自然不可能平均發放,而是要將這些槍的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比如我軍當時對特等射手非常重視,其使用的都是好槍,另外配發的子彈也多是繳獲的原裝彈,彈藥數量也會更多些。新戰士即使是在戰鬥中繳獲了好槍,但自己一般也用不到(除非是基礎好,可以當特等射手),就會出現上文中的歪把子換三八式,再換老套筒的情況。
戰鬥中,特等射手一般是對付日軍指揮官、機槍手等目標,其餘的戰士一般採用近戰的方式戰鬥。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槍械效能差、子彈少、訓練不足,距離遠了就打飛了。
普通戰士也想用上好槍、新槍怎麼辦?
第一,多提升自己的能力,自己成了骨幹,自然也就輪到用好槍了;第二,部隊多打勝仗,繳獲得多了,自然普通戰士也能輪得到發一把好槍了。
所以當時老百姓判斷八路是不是正規主力就很有一套,機槍多、步槍齊的那自然是主力,要是步槍型號都雜七雜八的,自然就是新部隊或地方武裝了。
日軍觀察我軍其實也大體如此,要是看到我軍鋼盔多、機槍多,槍聲整齊的話,就知道是主力部隊來了。要是槍聲雜亂,就大體判斷是土八路。當然了,我軍有時候也故意糊弄日本人,經驗要是少的鬼子部隊,這時候可就要吃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