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天來得又早又猛烈,手腳冰涼的小夥伴們又開啟了一年一度的搓手時節,很多人覺得手腳冰涼不值得去看醫生,有沒有什麼自己就可以解決的小方法?
今天小麥醫生給大家分享比較簡單的方法——泡腳。因為身體上任何一個日積月累的小毛病都需要長時間綜合的調養,所以泡腳只是一定程度上改善這個症狀,而且對症加些中藥泡腳效果更好。
為什麼會手腳冰涼?
這是困擾很多女性或虛弱人群的常見問題,嚴重的還會引起凍瘡、雷諾式病。現代多認為是人體血液迴圈出現障礙或是人體代謝功能失常而引起的一種症狀,比如,糖尿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閉塞性動脈硬化症、雷諾氏病、甲狀腺功能低下、風溼性關節炎等。
在中醫上,手腳冰涼叫做“四肢不溫”、“四肢厥冷”、“四肢逆冷”,冬季屬陽氣內伏,手足是人體的末端,冬季“陽氣內守,不達四末”,所以容易出現手足冰涼。
但手腳冰涼可不是想象中這麼簡單,不僅僅是因為冷導致,病因可歸於虛實兩大類,具體病因還是很複雜的,舉幾個例子。
外傷寒涼,陽氣不足以捍衛,會出現四肢冷,這是外因為主。這是冬季最常見的,由於外界太過於寒冷,內部陽氣又不足以溫煦四肢,所以會感到手腳冰涼,甚至凍出紫斑。
還有因吐下過多,水分耗失,影響心陽,迴圈失利,四肢會發涼。或久病體衰,陽氣不足,裡寒腹痛,甚則四肢也會冷。這是內因為主,即是以多種原因引起的內部陽氣不足導致的手足不溫。
陽氣不足與外寒都屬於陰證,通稱為寒厥。
邪熱內盛也會出現手足發涼,所謂“熱深厥亦深”,就是指這種情況,在中醫上叫做“熱厥”。
有這樣一種場景,跟別人吵架很生氣很生氣的時候,氣到身體發抖四肢發涼,嚴重的還會直接氣地暈過去,這種情況是氣機鬱滯而失暢快,叫做“氣厥”。
也有積滯內塑,腹痛便秘而見四肢發涼的,叫做“食厥”。
以上這三種多屬陽證、實證。
手腳冰涼的原因是複雜的,並非疾病引起的,對於冬季這種常年手腳冰涼,總結來說,多是由於內因陽氣不能溫煦四肢,外因天氣寒冷,寒邪阻滯。
泡腳方子
藥材:荊芥10g、艾葉10g、桂枝15g、川芎10g、防風10g、花椒10g、紅花10g、細辛5g、威靈仙15g、生薑20g
用法:用2500ml水沸煮10min,先燻手足,待水溫低於50度以後泡腳20min。隔日1次,連續5次為一療程。
最好是採用冬病夏治,在初伏的晚上9:00左右用中藥泡腳,中伏、末伏時治療亦同。泡腳後注意及時擦乾。(來自福州市中醫院林超醫師的臨床方子)
一方面取其溫熱效應,使區域性毛細血管擴張,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和淋巴迴圈,促進關節液的分泌和週轉,增強新陳代謝;另一方面,方中諸藥合用具有活血通絡、溫經散寒、祛風除溼等多重功效,配合生薑水煎泡腳加強溫中散寒,解表通絡之功效。
中醫認為最佳的位置是在腳踝上約10~15公分的地方,不必非泡到小腿肚不可;不過,若希望促進血液迴圈避免靜脈曲張,可泡到腿肚,注意已經靜脈曲張的人群,泡腳需謹慎,不要按此方法。
手足冰涼患者還應多做有氧運動,如慢跑、快步走、跳繩、打太極拳等,都會讓全身各個部位活動起來,促進血液迴圈。但不可運動過度,高強度的運動,大量的出汗,會“發洩陽氣”,起到相反的作用。
溫馨提示:已經有靜脈曲張、高血壓、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壓、經常頭暈的人,這些人群一定要注意水溫不要超過45度,泡腳時間不要多於20分鐘,否則更容易引起不適。
以上就是麥迪森健康今日原創分享,更多健康問題,歡迎關注“麥迪森健康”微信公眾號免費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