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生常為者未必有為,人生無為者反而大為。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去衡量事物,並且期望用自己的主觀行為,使人生越發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是這樣的“常為”之心,未必會給人生帶來好的結果。
因為當我們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去衡量事物且過度作為的同時,不管外在事物有沒有滿足自己的目的,其實自己的人生都會向某一個方向出現偏離,也就是在無形之中,讓人生背離客觀而存在。
正因為這個問題的存在,所以才導致一個現象,就是很多時候我們明明很努力,卻依然沒有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因為主觀上的行為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客觀。
當我們總以為自己用一種標準去衡量和處理問題的時候,其實這種標準只是由主觀意識影響而存在的偏見,由偏見而引導的行為,怎麼可能會呈現一個客觀理想的結果呢。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番對話:
堯的老師叫許由,許由的老師叫齧缺,齧缺的老師叫王倪,王倪的老師叫被衣。
堯就問許由說:“齧缺可以做天子嗎?我想憑藉王倪來邀請他做天子。”
許由這個時候就說:“危險啊,要危及天下,齧缺的為人,耳聰目明智慧超群,行動辦事快捷機敏,天賦過人,而且竟然用人為的心智去應對並調和自然的稟賦。他精於禁止過失,但又不知道過失從什麼地方產生。你想讓他當天子嗎?他就凌駕於眾人之上,從而喪失了自然之性,他將要以自身為本,以外物為異,將要尊崇巧智而火速推行,將要為瑣事所役使,將要為外物所繫縛,將要瞻前顧後的去接管事務,將要追求事事合宜,將要隨物變化而沒有恆久準則。那樣的人怎麼能夠做天子呢?雖然這樣,有了同族人的聚集,就會有一個全族的先祖;可以成為一方百姓的統領,卻不能成為諸方統領的君主。治理天下,必將是天下大亂的先導,這就是臣子的災害,國君的禍根。”
莊子是借許由之口,闡述了道家的思想核心,也就是無為而治這個智慧。
莊子認為:“聖智明察,辦事敏捷的人是不能做天子的,因為他的睿智聰穎和辦事能力,可以使天下達到大治,而“治”存在的那一刻又產生了侷限,這恰好和無為的道理是相反的。
就好像我們剛才所說的一樣,一個人即便很努力,卻未必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因為他的努力是在主觀方向上努力,但是這種努力往往會因為自己的主觀意識而存在侷限,有的時候主觀認為自己的努力達到了目的,但有的時候這樣的作為反而會使自己陷入另一個侷限之中。
二、
我們拿父母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來舉例子,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只是用自己主觀的標準去衡量和約束孩子,讓孩子變成自己眼中所謂聽話的乖孩子,那麼結果只有兩種。
其一是孩子沒有達到他的目的,這個孩子成為一個特別叛逆,不管怎麼約束怎麼管教,孩子都不會按照他的設想的方向去成長,甚至越管教越叛逆。
而另外一種則是按照他們所預想的狀態發展,成了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是這個結果未必是一個好的結果,因為所有孩子身上存在的乖巧溫順,很有可能都是在童年時代強壓力狀態下所影響而形成的拘束狀態,這種被壓抑的性格根本不是健康的成長狀態。
而不管這個孩子被教育成了什麼樣,都不是一個理想的結果。
一個好的教育方式,應該是父母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修養,並能以身作則,去慢慢影響和引導孩子建立一個正確的個性和好的心理狀態,而不是憑著父母的主觀妄為,透過施壓的方式將孩子塑造成一個自己所期望的樣子。
而人生就好像你所養育的孩子一樣,你想要孩子自然成長一個健康活潑的孩子,還是在你的壓力之下變成了一個你認為你想見到的孩子。如果你偏向於選擇後者,或者你在生活中對待人生的方式,就是用後者的狀態來對待生活,那麼你的人生不管活成什麼樣,都不是合理的結果。
就像莊子口中許由所說的話一樣,“我們總在用人為的心智去應對並調和自然的稟賦,我們將精力過分地傾向於禁止過失,但是我們卻不知道過失是從什麼地方產生的,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被瑣事所役使,被外物所束縛”。
一個人會因為自己的出身、經歷、立場,形成個人獨有的意識,而一個人在自己主觀慾望意識的驅使下,通常會使自己的行為背離客觀,這並不是多麼大的一種錯誤,因為這是本來情感所產生的問題。
所以我們面對這種問題時,最妥善的面對方法,不是企圖完全糾正這種偏見的存在,而是儘可能地淡化主觀意識對客觀事物的主導,而這也是道家思想中一再強調無為而治的重要核心。
不以自己的主觀意識主導事物,而是順應自然,真正明白自己需要注重的是自身德行修養,更是自己的心念是否偏頗,而不是過度傾向於以自己的主觀意識主導那些本不應該過度主導的發展規則。
有為之心只能為一事,而不可為一人生。
作者|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