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一角偶然掉落的瓦片,成為了考古學家的突破口,故宮到底埋藏明清兩代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讓我們進入今天的故事“故宮地下隱藏的秘密”。----引子
故宮的歷史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公元1406年。故宮是朱棣所建造。在著名的靖難之役後朱棣篡位稱帝改年號為永樂。作為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自1370年被封為燕王起就一直在北平藩地上兢兢業業,雖然南征北戰大退敵軍,但最終卻並未能成為皇帝的最終人選。在朱元璋孫子,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後,各地開始厲行削藩,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周王、岷王、湘王、齊王、代王相繼被廢。但朱棣終因難以忍受削藩的苛刻,開始密謀造反最後攻破南京稱帝成功。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朝代重疊的神秘宮殿
在稱帝以後,朱棣因為自己的封地之前一直在北平,相應的勢力範圍以及得力的助手都在那裡,加之朝野上下都認為北平是一個“龍興之地”因此遷都就提上了日程。但北平並未有皇帝規格的宮殿供其使用,因此在朱棣即位後不久,就開始正式修建世界上最大的宮殿“故宮”。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在故宮總共住過24位明清皇帝,天子居所自然馬虎不得。因此在宮殿的修建上依然採用了古代星象學說當中的天人對應,宮殿全部採用中軸線方式建造,主殿位於中天。整體皇宮的建造依然採用依山傍水的園林風格修建,建築藍本則以南京皇宮為主,南面的景山公園則是整體建築當中的風水要地。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深埋地下的皇宮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和歷史上的元代皇宮有關。元代皇宮的舊址就設在北平,為防蒙古人捲土重來,保江山永固,朱棣決定推倒元代皇宮遺址舊址,在此建造新的宮殿。這也是為什麼元代皇宮雖然有史料記載,卻一直難以找到真正的原因。因此元代皇宮的遺址,在故宮未被修繕以前,一直是作為一個特殊的秘密埋藏在故宮的地下近百年。從故宮開始修繕後,元代皇宮遺址的秘密才在偶然間呈現在了世人的面前。這個發現比較偶然,“一天,故宮工人在修繕地面後,發現地面上散落著幾塊瓦片,故宮修繕出現紕漏,這件事情非同小可,因此趕緊上報了上級。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專家和故宮修繕部門也專門成立了調查組查調此事,但經過調查卻發現故宮瓦片並未缺失,依然完好無損,那麼疑問來了,這些瓦片的到底是哪裡來的呢?大家將目光鎖定在了散落瓦片的地方,在經過地下的勘探以後竟意外發現了一塊巨大的混合瓷片的地基建築層。經過年代鑑定以及出土的各類散落瓷器確定是元代無疑。自此,元代皇宮的遺址就展現在了世人的面前。同樣將明代作為地基舊址建造的故宮也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因歷史重疊而特別存在的皇家園林。那麼這一神秘的建築群,為何能夠歷經百年依然地基完好呢?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北京多雨為何地基仍穩固
其實經歷過這麼多朝代的故宮,至今沒有任何大型的修繕,地基卻依然完好,主要和故宮規模宏大的地下管網水系有關。故宮的地下管網系統鋪設的相對隱秘且功能強大。為了美觀,故宮的地下排水系統在最上部鋪設了一層拼接的磚塊,透過磚塊之間的精確計量將管網的水系凹槽掩埋,能夠減少宮殿內部積雨。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在下雨時,這些掩埋在各個宮殿地磚下面的凹槽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些凹槽能夠讓漏下來的雨自然的流入地下管網系統,並最終將水排放到故宮旁邊的護城河中。這種防水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故宮為什麼能在多年的風雨侵蝕中依然屹立不倒。除了環水系統以外,整座故宮的設計建造也較為嚴密。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故宮的整體構造什麼樣
在故宮的整體設計建造當中,負責人主要是蒯祥。這位設計師是蘇州人,出自著名的建築師世家。故宮的整體建造在總體設計以及構造方面都堪稱建築史上的典範。宮殿整體設計全部採用磚牆和榫卯結構建造,整個建造過程非常嚴密,幾乎沒有用過任何粘合劑,尤其是宮殿的建造。這個佔地78萬平方米,擁有9999間半房間的龐大建築群,飽含了中國古代歷代人民的智慧結晶。主體建築為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整個建築工程總用工人數30萬,耗費14年才建造而成,其中的艱險和辛苦可想而知。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但如果憑空想象的話依然還是很難想象建造工匠們是如何建造的宮殿。下面我們就來剖析一下故宮的建造方式。以保和殿舉例來說,整體構造總共分為三層,分別為頂層、建築層以及下層的地基。在整體建築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下方的巨型龍形石階,其雕刻精美,總重達300多噸。那麼在科技不發的古代,這些最大巨大的石料又是如何從500公里之外的石料廠運送過來的呢,其實這與當時建造工人的智慧密不可分
。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因為石料的運送距離相對比較遙遠,所以石料的運送全部在冬季進行。通過冬季護城河外冰封的地面運送。在運送過程中,為了減緩壓力,通常情況下,工人們都會一邊運送石料一邊向冰面灑水,使其形成二次結冰從而減少摩擦力,透過這樣的運送方式將石料最終運到建築工地。看到這裡覺得古人的智慧真的值得稱讚,但為什麼故宮卻能超過人類的想象“長生不老”,在600多年的高齡下依然完好呢?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歷經600年為何依然完整
其實故宮的出奇之處除了建築群龐大以外,還有一處比較特殊。這個特殊之處能夠保障宮殿經受10級地震而不倒。其實這個秘密就是位於宮殿頂部的榫卯結構。這種榫卯結構在宮殿的建造過程中應用非常廣泛,在這層比較結實的榫卯結構當中每個榫卯結構都排列有序,依次疊加,看似輕巧不耐用實則抗震性非常強。當然除了地基之外,上面還有一層比較結實的地面,這層地面當中留有10個柱子的孔。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這些柱子都是上乘的金絲楠木,兩人才可環抱一週。這十根大柱子精巧地排列在建築當中,曾有研究人員仿製了一個1:50的模型,在抗震測試當中,抗震級別竟然達到了驚人的十級。十級地震後,模型依然毫髮無損。這是因為在榫卯結構當中有很大的縫隙,這些縫隙會在地震過程中有空氣的加入,進而導致建築物的縫隙鬆動,但卻不會移位。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加之整體角度設計的精確,加上殿內10根大柱子的支撐,整體宮殿的抗震能力也能夠達到比較高的級別。雖然處在地震多發地帶,但整體建築卻依然穩固如山。這也是為什麼經歷了600多年之久的故宮依然完好無損的重要原因。除了基本框架的穩固以外,在故宮的建造過程中還有一些比較細微之處不被人注意,但其實也是設計師設想的另一個精妙之處。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故宮屋頂為什麼沒有鳥
在故宮當中我們看不到鳥兒們落在院牆或者是屋簷上,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在故宮的建造過程中,整體的建築都採用了琉璃瓦的設計,表面較為光滑。同時各個琉璃瓦之間的縫隙也大於最大鳥類的腳爪所能抓握的範圍,因此我們看不到任何鳥類在上面停留。這種設計的概念從宮殿的細微建造到整體設計,構思都顯得非常的巧妙。當然除了故宮那些創意和寓意頗深的設計理念以外,故宮的秘聞也一樣讓人驚歎。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故宮的那些恐怖秘聞
經歷了明朝兩代的故宮當中流傳著很多秘聞。作為明清兩代24位皇帝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這裡充滿了很多的神秘色彩。最耳熟能詳的傳聞就是珍妃宮牆影像事件。當時這個事件的發生還驚動了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專家們專門解釋了為什麼在雷雨天的夜晚,能夠偶然看到故宮紅牆上有人的影子走過。這種現象的出現在當時被闢謠為,宮牆出現人影是因陰雨天雷電放電現象而產生的幻象。另一則秘聞則是由於電視延禧攻略火爆,而被大家所熟知的延禧宮而來。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魏瓔珞的宮女逆襲史讓人一面唏噓感嘆世事無常,另一面又感嘆原來帝王也有真情。其實真正的延禧宮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好。真正的延禧宮則是一個秘聞和恐怖故事高發的宮殿。富察氏在此處成了瘋子,夏氏則在此遭遇毒打,而麗妃在此自殺,淳氏和嫻妃也是在此處意外而亡。這種種的秘聞都讓整個宮殿充滿了恐怖的氣息。同樣存在恐怖秘聞的宮殿還有一個,這就是坤寧宮。這個宮殿以前是皇后用來居住的宮殿。雖然是皇后住的宮殿,但母儀天下也是威嚴與權利的象徵。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看起來雖然很神聖,但是在史料的記載中卻發現,坤寧宮其實並不那麼太平。一是坤寧宮經歷過多次不明原因的起火,但最終的起火原因都是不了了之。二是在坤寧宮的各位主人當中有好幾位皇后都在此自殺,所以後來坤寧宮就成了一個祭祀的地方而不再用於居住了。關於故宮的秘聞其實還有很多,在這偌大的宮闕之中,各個型別以及風水形態的建築也有很多,並且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故宮這種建築的特點飽含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這些智慧的結晶也最終匯成了幾千種特殊而極富有欣賞意義的建築。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可以點贊、關注和轉發。有什麼想法和觀點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