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張立召博士展示一顆祿豐古猿臼齒化石。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以雲南祿豐地名命名的祿豐古猿,是約600萬-800萬年前中新世晚期生活在中國雲南的一種大型猿類,其化石發現與研究對探討東亞地區大型類人猿演化與絕滅、早期人類起源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因此成為古人類學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的最新訊息說,該所趙凌霞、張立召研究團隊聯合雲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峰研究員和首都醫科大學杜抱朴博士,基於豐富的祿豐古猿臼齒化石,利用顯微計算機斷層掃描(CT)技術構建祿豐古猿及現代人、現生三類大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牙齒虛擬模型,對上下頜臼齒釉質厚度及其分佈特徵進行量化分析,並與其他現生和化石靈長類資料進行比較,進而分析討論祿豐古猿的演化適應問題。
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張立召博士介紹用於研究的顯微計算機斷層掃描(CT)科研裝置。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他們最新研究發現,祿豐古猿具有比較厚的臼齒釉質結構,相對釉質厚度位於現代人與猩猩之間,明顯比非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厚。值得一提的是,祿豐古猿臼齒釉質厚度在牙尖和咬合面明顯增厚。這項古人類學研究重要進展成果論文,近期已在國際專業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發表。
論文第一作者張立召博士18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介紹說,祿豐古猿牙齒化石儲存豐富,蘊含著許多尚待揭示的資訊。鑑於化石寶貴不宜破損,傳統的研究集中於對牙齒表面進行形態觀察和測量。隨著顯微CT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可以對牙齒的內部結構進行深入分析,其中牙齒釉質厚度與系統分類、食性及功能適應密切相關,是古人類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中科院古脊椎所採集有豐富的祿豐古猿臼齒化石。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在本次研究中,科研人員透過顯微CT重建牙齒虛擬模型,在不破壞化石標本的條件下,即可獲得牙齒虛擬切面,在此虛擬切面上觀察分析祿豐古猿牙齒釉質厚度及分佈特點。基於大量的祿豐古猿牙齒標本及現生對比標本虛擬模型的仔細觀察與對比,研究人員設計了釉質特徵變數,將釉質分佈分為牙尖咬合部和牙側基部,然後作定量測量和統計學差異性檢驗。研究發現,祿豐古猿臼齒釉質分佈有明顯的不均性,牙尖和咬合面釉質明顯厚,這一特點明顯區別於非洲大猿,後者釉質厚度分佈沿牙本質介面相對比較均勻,猩猩介於二者之間。
儘管祿豐古猿與猩猩具有相近的相對釉質厚度,但兩者的釉質厚度分佈特徵有所不同:祿豐古猿臼齒釉質分佈具有更大的不平衡性,表現為更多的釉質集中於齒冠上部(牙尖咬合區域),而齒冠下部(側面和基部區域)的釉質較少,提示二者在牙組織結構、系統分類和演化適應上的差異性。相比之下,祿豐古猿釉質厚度的分佈特點與人類更相近,即咬合面和牙尖部釉質厚度明顯增厚,牙尖部釉質體量佔比高。這一結果提示二者牙齒釉質結構與功能具有趨同的適應性,其系統演化關係有待深入考證。
趙凌霞研究團隊表示,在類人猿和早期人類的漫長演化過程中,生存環境改變與食物適應性對古猿和古人類的生存繁衍產生重要影響。中國西南地區在中新世晚期具有溼熱的亞熱帶森林環境,為祿豐古猿及其他靈長類動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隨著青藏高原隆升和亞洲季風氣候的加強,到中新世最晚期和上新世,生態環境發生變化,雲南祿豐古猿可能面臨棲息環境變化、季節性食物短缺或食譜轉換及生存問題,可能在樹棲和地棲交替的生活方式中尋找食物資源。
研究人員根據臼齒釉質厚度及分佈形態特徵,推測祿豐古猿可以適應堅硬而多樣的食物資源,其食性範圍更加多元。結合祿豐古猿行動方式,推測祿豐古猿可以在季節性偏好食物短缺的情況下擴大食物範圍,以利於種群的生息繁衍。
他們認為,現有牙齒化石記錄表明,中國華南地區在更新世時期,大約距今200萬年到10多萬年前,甚至更晚時期,仍然生存著大量的大型類人猿。不過,“祿豐古猿的後代是否可以延續到更新世時期,它與東亞地區早期人類的系統演化關係等科學問題有待深入考證,期待未來更多的關鍵化石證據能填補演化缺環”。(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