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大寶說教育(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我國發展到如此繁榮的時代,關於“讀書無用論”竟又有抬頭之勢。
與改革開放時期有所不同,新的時代下,“讀書無用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表現出的並不是對知識的排斥,而是在競爭激烈的現在,過於高的期望換來“高收入,低迴報”的心理落差,不禁對知識的效用開始質疑甚至否定。
“讀書無用論”再次死灰復燃,原因為如今普遍現象
我國曆來崇尚讀書,重視教育。這也是大眾擺脫貧困、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深入人心。
繼承於古時的科舉制度,應試教育中的高考成為選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人們的地位、待遇等等都與學歷之高低息息相關。
於是讓子女獲得更高層次的教育是家長們的共同心願,特別是處於弱勢群體之中家庭,高等教育已經成了實現上層社會流動的必經之路。
因此,群眾對於教育所保有的期望十分之高。本著“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大家都義無反顧地進行教育投資,即便是經濟困難的家庭也要傾盡所能。
面對如此的高投入,帶來的回報卻不那麼樂觀。應屆大學生的就業率持續下跌,不少學生都在面臨“畢業即失業”的情況。
大學生已經從80年代的“搶手貨”到90年代的“高不成低不就”,到現在“就業難”,這也成了社會普遍關注的現象。
在眾聲喧譁的“讀書無用論”中,有三種聲音
一種是讀書無用論的鼓吹者。這類人確實沒有讀過幾天書,在其他方面或是能力突出,或是運氣較好,也取得了不錯的成就。在舊友聚會中,大家或許都有這樣的酸楚:極沒有文化的發小,成為了自己可望而不可即的大款。
苦讀了二十幾年的自己,除了學位什麼也沒有。他們為你倒上茅臺酒、遞來中華煙,再送你一句加了冰塊的風涼話:文化能當飯吃啊?
溝通和交際能力的確重要,讀書人確實不見的個個都能成功,卻能決定能看得多遠,走得多長。
另一種是讀書無用論者。這類人確實度過幾年的書,甚至有的人還有鑲著金邊的學歷背景。若是聊哲學,他能說得頭頭是道,若是聊美學,他能把美學觀梳理的脈絡清晰。甚至回看他的在校經歷也是可圈可點。
知識與財富之間的轉換並不如人意,掙扎過後,轉換受阻,即認為讀書無用。
這類人不敢面對現實:並不是讀書無用,而是自己無用。
學歷高證明確實是個不錯的考試選手,眼光總是隻侷限在那幾本書裡,不知道世界變化莫測。只能在書本中與古人對話,無法在現實世界擁有周旋的本事。
種種無用之中,最是無用的就是將自己的一事無成一股腦地怪在了讀書的頭上。
“我的失敗並不是我自己的原因,都是因為讀書無用,如果不浪費這麼多的時間,也許我早就成為了商業大亨。”
“讀書無用”成了舒適的庇護所,自我安慰式的告訴自己“讀書本就是無用”,甚至理直氣壯的迴避著自己的無能。
種種論調之中,最可惡的是別有用心的人。這類人明明知道知識的力量卻巴不得所有人都玩物喪志虛度青春。每個人的學生時代都有那麼幾個人,明知道知識價值不菲,卻激進的告訴別人這樣填鴨式的學習毫無意義。
分明熬夜學習的黑眼圈還掛在臉上,還大言不慚說自己從不學習。他們一邊說讀書無用,一邊人格分裂似的拼命學習。
不一樣的眼光,不一樣的境遇,書到用時方恨少,臨陣磨槍怎麼來得及
很多人都被問過多次。
“讀了個大學出來能幹什麼?還不是和我一樣打工掙錢麼。”“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最後不都是一樣嫁為人婦的結果。”
一些人知道,哪怕做著同一份工作,我不會和你一樣只盯著眼前的得失,哪怕我們最終都要屈服與生活的瑣碎,我也能在瑣碎中發現美好與溫情,哪怕最後一樣面對生活只能苟且,我也會為我的子女開拓一片安靜的天地。
如果現在的我一事無成,也絕不會拿“讀書無用”來掩蓋自己的無能。讀過書的人油墨已融入骨肉之中,而你卻沒有。
舉個例子:1993年,張朝陽從麻省理工畢業回來,決定開始做網際網路,那個時候中國哪有網際網路這種東西,張朝陽卻一直堅持。
為什麼他能去堅持做一些沒有影子的事情?因為他知道,網際網路有未來。
如今他成為了網路巨頭之一,如果他沒有在麻省理工裡讀書的經歷,哪會有對網際網路的敏銳眼光和精準預測,哪能還會有如今的張朝陽。
正如楊絳先生所說,“所有的困惑皆是因為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有些時候,上帝有意給一座金礦,有人卻仍然一貧如洗,是讀書教會一個人如何抓住一個機遇。
書到用時方恨少,到時候再臨陣磨槍還來得及嗎?
讀書對一個人的影響式潛移默化的,思維方式、說話談吐都逐漸被影響。甚至能看到一個更好的自己。
也許有人說,現在的大學生工資還不如工地搬磚的農民工,但是5年、10年、20年後呢?他工資可能是一成不變的,而你卻一直都在向上。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發表見解,共同談論。
感謝閱讀!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