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拔群,(1894—1932),曾用名韋秉吉、韋秉乾、韋萃廣西東蘭縣人,壯族人民優秀的兒子,無產階級革命家,右江蘇區組織者和紅七軍建立者之一,廣西工農武裝鬥爭的先驅。一生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1916年袁世凱復闢,同年加入貴州討伐袁世凱的護國軍。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十月,紅七軍奉命開往中央蘇區,韋拔群率領百餘人留守東蘭革命根據地,繼續開展武裝鬥爭。1932年10月19日凌晨,韋拔群被叛徒殺害於廣西東蘭賞茶洞,時年38。2009年韋拔群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李明瑞(1896-1931),廣西北流縣人,滇軍講武堂韶州分校畢業。北伐名將,1926年,在中國共產黨推動和領導下,北伐戰爭全面展開。李明瑞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第二旅旅長,率部轉戰於湘、鄂、贛、皖各省,英勇善戰,所向披靡。先後任國民革命軍旅長,副軍長,第四集團軍第三路代總指揮。1929年夏任廣西軍事編遣特派員,與共產黨合作,參加領導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他決心將自己的生命無私奉獻給革命事業。並接受組織安排任中國紅軍第七軍、第八軍總指揮,紅七軍軍長。他率領紅七軍進行保衛根據地的戰鬥、北上遠征戰鬥和中央蘇區的反“圍剿”戰鬥,是北伐軍和紅軍中的一員虎將。1931年10月,在江西省于都縣因錯誤的肅反擴大化而被錯殺,1945年中共中央為李明瑞平反昭雪,並追認為革命烈士。
俞作豫(1901-1930年9月6日),廣西北流縣人。1919年進入廣東西南護法講武堂學習,結業參加桂軍。1926參加北伐戰爭。大革命失敗後,毅然脫離桂系軍隊,1927年10月在香港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廣州起義。在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的影響和鼓舞下,1930年2月1日,他與鄧小平、李明瑞等領導了龍州起義,成立紅八軍和左江革命委員會,任紅八軍軍長。1934年4月,他赴香港尋找上級黨組織,到深圳時被捕,同年9月在廣州黃花崗就義。
鄧拔奇(1903—1932)又名鄧崗,廣東懷集人,1921年到上海學習開始接觸馬克思列寧主義,1925年到廣寧縣組織青年運動,1926年放棄去蘇聯學習的機會,繼續開展青年運動,參加廣東的工農運動,曾擔任過黨的基層和地方組織領導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9月,南方局任命鄧拔奇為代表,到右江地區傳達6月1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決議及中央關於調紅七軍攻打柳州、桂林、廣州的命令。1931年任中共廣東省委秘書長。1932年秋在廣東東江被國民黨反動軍隊四面包圍,突圍中壯烈犧牲。
陳豪人(1907-1940),原名陳昭禮,又名陳導民,福建福州市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大學黨支部書記、中共中央秘書長、中共閩州臨時特委書記,中共五大代表,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省委代理書記。1929年12月11日,隨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群等人一起組織發動“百色起義”,並任紅七軍前委委員、紅七軍前委代理書記、軍政治部主任。抗戰時期任新四軍駐武漢辦事處主任。後來到國民黨軍隊中從事秘密工作。1940年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陳洪濤(1905-1932),原名陳素華,廣西東蘭縣人,壯族。1924年考入廣西省立第五中學(今百色中學)。1925年被選送到梧州宣傳員養成所學習。1926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右江地區第一位壯族黨員。後來回東蘭和右江地區工作,先後任東蘭支部書記、中共廣西特委常委、右江特委書記、右江蘇維埃政府主席、紅七軍二十一師政委兼黨委書記。1932年2月因叛徒出賣被捕,身陷囹圄,面對長期軟硬兼施和嚴刑拷打,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同年12月在百色英勇就義。
馮達飛(1899-194),字詢,廣東連縣人。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軍校一期。後被派到莫斯科航校、法國炮科研究院學習,回國後參加廣州起義。1929年夏到廣西工作,任教官。百色起義後任紅七軍縱隊隊長,在中央蘇區任紅軍師長、紅八軍代軍長,長征中任支隊副司令。後任抗大教員、大隊長,新四軍教導總隊副總隊長兼教育長、二支隊副司令員。1941年皖南事變中被捕,1942年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