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二十節氣之冬至節令,也是數九天寒的起始日子,冬至交織數九,故民間也將數九稱為交九;無論是冬至還是數九,都是民間非常看重的日子;因為冬至不僅是二十節氣之一,它還是民間傳統四時八節之一,舊時的冬至是新的一年起始的日子,民間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這一天,民間除了有冬祭,吃餃子,喝羊湯,團湯圓,數九的習俗之外,還有出嫁閨女回孃家給爹孃送冬的地方習俗。
何為送冬?
送冬,是流傳在北方部分農村的一種冬至習俗;是指出嫁了的閨女,在冬至當天上午趕回孃家,為爹孃送去親身縫製的棉衣棉帽和棉鞋等禦寒衣物,或者提前到集市上為父母購置一些即合身又暖和的過冬棉衣棉服;併為雙親順帶一些酥軟可口,營養價值豐富的地方特色美食;因出嫁閨女必須在冬至當天送到爹孃手中,故取名送冬。
出嫁閨女為何需在冬至送冬?
因為冬至是數九的起始日子,是隆冬季節的起始階段;冬至的到來,意味著溫度越來越低,風寒料峭,雪花紛飛,冰封萬里,到處呈現出一派白皚皚的景象;雖然冬至還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但“一九二九不出手”的數九歌還是能讓人感到立冬節令寒意已深,寒涼侵身,需要新增厚實的棉裝抵禦嚴寒了。
但是過去的生活條件不如現在富足,很多農村老人禦寒條件差;而且年邁老人身體素質差強人意,耐寒能力也有限,不抗凍;這些老人在冬至到來之後,往往貓在屋子裡點燃一盆柴禾烘烤取暖;而一些年齡大,身體素質差,或者患有疾病的老人往往熬不過冬季嚴寒就辭世而去;所以,每到冬至後,農村存在老人去世多的現象;故此,農村老人在冬至後的生活狀況,常常會引起出嫁閨女的擔憂和牽掛。
為了讓爹孃在嚴寒時節吃飽出暖,為了解除或緩釋對爹孃的擔憂和牽掛,也為了體現兒女的善孝常情;所以出嫁閨女習慣在交九第一天,也就是冬至這一天,帶上為爹孃準備好的棉衣,抱兒牽女,由夫婿送到孃家;並將親手縫製的過冬棉衣,或者提前到集市上為爹孃購買的寬鬆暖和棉衣,親手送到爹孃的手中,為爹孃一冬抵禦嚴寒以備用時之需,以此幫助和保障爹孃身體安康;因此民間有“冬至送冬,父母安寧”的說法;因送冬體現的是出嫁閨女善孝之情,得到民間的廣泛認可和傳揚,於是很多出嫁閨女紛紛效仿;所以送冬的習俗在部分民間得以延傳至今。
冬至回孃家,彷死老公公
不過,有不少人會發現:在很多地方的冬至禁忌上,會明確約定出嫁閨女禁忌回孃家;因為民家有“冬至回孃家,彷死老公公”的說法;至於為何有這樣的說法,據民間解釋,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冬至在民間算是一個大節,大到可以和春節相提並論;所以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既然冬至在民間和過年一樣重要,那麼,在過年時存在的一些習俗或禁忌,一樣適用於冬至;比如,很多地方存在出嫁閨女不能在孃家過大年初一的禁忌;所以,有些地方也約定俗成,遵從冬至忌諱出嫁閨女回孃家的禁忌。
出嫁閨女忌諱冬至回孃家的另一原因是,舊社會是一個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舊時觀點認為,出嫁閨女一旦出嫁,即成為夫家的人,不再屬於孃家的人了,舊時有“出嫁閨女潑出去的水”的說法;所以,出嫁閨女再回孃家時,已經成為親戚;在舊時民間,親戚是不可以留在家裡過節的;因為出嫁閨女已經成家,夫家在過節時也要營造團圓圓滿的氛圍;如果出嫁閨女跑到孃家過節,夫家就不能團圓,而且夫妻雙方在各自原始家庭過節,也為夫妻不能圓滿白頭偕老,蒙上一層不詳的徵兆;所以,民家為了勸阻和訓誡出嫁閨女回孃家過節,特地用一句詛咒的話語,“冬至回孃家,彷死老公公”來警示過節回孃家的人。
冬至回孃家為何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習俗和禁忌?
其實不難發現,冬至送冬是要求出嫁閨女在冬至當天回孃家,而冬至民間禁忌是要求出嫁閨女不要回孃家;在冬至送冬和冬至禁忌這兩項習俗中,為何會出現兩種意義和行為相悖的解釋呢?這裡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存在這兩項習俗或禁忌的區域有所不同;因為這兩種說法都屬於地方習俗,老話說“十里不同規,百里不同俗”,每個地方存在的冬至習俗和禁忌不同,所以對出嫁閨女在冬至回孃家的要求上也有所不同。
比如一些地方存在出嫁閨女送冬習俗,就不會存在出嫁閨女冬至不能回孃家的說法;反之,如果某地民間存在出嫁閨女忌諱冬至回孃家,那麼當地民間就不會存在出嫁閨女送冬的習俗;所以,出嫁閨女冬至送冬與出嫁閨女冬至忌諱回孃家行為並不矛盾;既然各地不會同時存在和重疊出嫁閨女冬至送冬和忌諱回孃家的習俗;那麼,也就不存在出嫁閨女在冬至時回不回孃家的選擇問題;要麼厲行孝道冬至送冬,要麼遵守冬至不回孃家的民間禁忌。
概述
老話說:“惦記爹孃夜難眠,老人可該添衣裳;有道送冬不送終,盼我爹孃壽比山”;欲行孝,趁親在;由此可見,出嫁閨女冬至送冬是民間良俗之一;因為冬至送冬表現的是,孝順的出嫁閨女關愛父母,厲行孝道,善待雙親的傳統美德;而出嫁閨女忌冬至回孃家的忌諱,僅是封建社會殘餘的繁文褥節,它抑制了至善至美的常情人性,阻礙了孝道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光大,在社會文明發展到今天,它已經成為不合時宜的糟粕之物,理應摒棄,不足為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