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得到幾個人尊重,可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若想得到全村人的認同,卻非常困難。有這樣一個老人,年紀才六十歲,卻得到全村人的尊重,在她逝世之後,村裡自發地為她舉辦了喪理,而聞之者,無不為她嘆息,對她的為人豎起大拇指。她就是我鄰村的張寡婦。
苦難的同年
張寡婦其實沒有嫁人,只是有點殘疾,智力有點欠缺,反應遲緩而矣,但是,她為人卻非常好。全村老少,都可以拿她開玩笑,她也不生氣。若是誰家很忙,小孩沒人照顧,往她家一丟,保管不會走失。小孩願意跟她玩,她也樂意與小孩玩。整個村莊,只要年齡比她小的,基本上被她帶過,管過。她是全村人的“保姆”。
但是,張寡婦有個苦難的同年,張寡婦兄弟姐妹三人,她是惟一一個妹妹,父親與兩個兄弟,在她未成年時,先後在煤窯了出了事,只留下她的母親跟她。
為了生活,她隨母親要過飯,睡過廢棄的豬圈。那時的房子,都是士磚房子,她自家的房子,在他父親去世之後,有一年因為大雨被沖垮了。鄰居們來不及為她家補收房子,只有將廢棄的豬圈空了出來,供她母子住居。
就是在這樣困苦的環境下,張寡婦與她的母親,度過了一年又一年。
後來,形勢好了,張寡婦家有了自己的田地,鄰居也幫她們修好了房子,她再也不用睡豬圈了。但是,那個時候,還是非常窮,她上完初小就綴學了。
她的母親勸她嫁人,她卻不肯,她說她要陪伴母親一生。為此,鄉親們都說她傻,她卻不以為意,依然笑嘻嘻地面對著每一個鄉鄰。
未生而養,她是全村人的保姆
從未有過生育的張寡婦,卻是全村人的保姆。在這個村子,只要年齡比她小的,基本上被她帶過,管過。
在那個年代,農村人非常忙,不是上山種地,就是下水耕田,基本上沒有休閒。而小孩又比較多,三兄四弟的非常普遍。因此,大人在農忙之餘,很難顧及到小孩。這時,農忙的大人,就會將小孩送到張寡婦家中,囑咐她幫忙照看小孩,張寡婦從不拒絕。
就這樣,整個村莊,大大小小的小孩,基本上都被她帶過。當然,忙完歸來的鄉親,也會給她送來一些吃的,用的,做為回報。
時光荏苒,後來張寡婦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評上了“五保戶”,辦了低保,上面也為她修建了“廉租房”,正當張寡婦要享受生活的時候,她卻死了,死於突發疾病。
得知張寡婦死了,全村人無不嘆息,受其恩惠者,為之落淚,沒有受恩惠的,因為張寡婦的與世無爭,也為之扼腕。於是,全村人自發地為她舉辦了喪禮。
喪禮中,有千里之外回鄉的,也有鄰近奔喪的,喪事簡約而隆重。
張寡婦去世了,留給整個村莊的是空虛
以前張寡婦在世時,整個村莊都會有歡聲笑語,不是這個小孩找她玩鬧,就是那家女人找她嘮嗑。而如今她不在了,整個村子好像少了靈魂,要聊天的找不到人,想開笑的,沒有地方開。村子裡似乎少了一點生機,一些歡笑。
如今,一旦有人路過張寡婦家的房子,仍然有不少人對她表示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