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山東境內製鞋用草、皮、木、麻、絲、布等材料,大多采用編織工藝,用草繩、麻線、絲線編織而成。進入20世紀,草鞋、蒲鞋逐漸淘汰,盛行穿皮鞋、解放鞋,夏天穿涼鞋,雨天穿膠靴。80年代起,現代製鞋的材料越來越多,真皮、橡膠、人造纖維、合成革、亞麻布、緞子、絲織品等,日益為製鞋業所採用。
鞋的構件有鞋幫、鞋底、鞋臉等。鞋幫,是鞋的上半部分,為夾層的,也有帆布的,或者用袼褙。舊時女子鞋幫大都是紅、綠、藍、紫色的綢緞布料,並繡上或割上各種花草圖案;男子多著黑土布、青士林布,附在袼褙上,叫“鞋面”“鞋面布子”。鞋底,是鞋的底部,用袼褙納製作成,製作最麻煩。做鞋底時,先打好袼褙,沿好沿口,然後納鞋底。“千層底兒”,就是用四層以上的袼褙納成的厚厚的結實的鞋底。鞋臉,即鞋口,有圓、方、長、窄之分。鞋後跟,是鞋底的後部,有平跟、矮跟、中跟、高跟之分。鞋提頁子,也叫“鞋頁根”“鞋拽根”“鞋把子”,是縫在鞋後跟的外沿上用來提鞋的布片,一般用於小孩的棉鞋。鞋帶兒,是用來固定鞋子在腳上的帶子。傳統做法,在鞋幫的後面兩側綴有布帶子,從後繫到前面的腳脖子上;機制的現代鞋帶則是在鞋幫子的兩個前臉上摳眼穿帶,有三眼、五眼之分。襻帶兒,是女鞋的橫帶兒,一頭固定在內側的鞋幫上,一頭進入外側的紐扣中,用以固定鞋子。
鞋過去大都是婦女手工製作,既是作為姑娘、媳婦手藝的展示,又是表達心意的禮物。先用紙剪出鞋底樣、鞋幫樣、鞋花樣,然後打袼褙。將破舊衣服、邊角布料洗淨曬乾,用黍稷面做成薄糨糊水,將布一層一層鋪在門板、面板等平面傢什上,每鋪一層,就刷上一層糨糊水,緊緊黏結各層,一般為3~5層。按照鞋樣子剪袼褙、納鞋底。線為搓成像穀粒那麼粗的麻線,用針錐扎眼,大號針引線。針腳講究小、密、整齊、勻稱。最後是鞝鞋。用麻線將鞋底和鞋幫子連線成鞋。鞋墊也是手工製作,因其實用、精美,也成為禮品。舊時鞋作坊的製鞋工具有鞋楦、鞋拔子等。鞋楦,鞋作坊裡用來鞝鞋的內鞋模子;鞋拔子,銅製的提鞋用的器具,長形,中間微凹。進入20世紀80年代,手工製鞋的方式也為機器生產所代替。
鞋的種類很多,根據樣式和做工,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牛鼻子鞋,也叫“抓鉤子鞋”“鉤子鞋”“牛舔鼻兒”“踢煞牛”“鏟鞋”“淺鞋子”,為三臉粗布納幫布鞋,布底有麻線納過,極厚,布幫也用粗線納過,鞋頭用黑皮子做成長梯子形狀,鞋臉子呈“丫”形,如牛鼻子,鞋幫與鼻子相連處縫出稜角。此鞋穿著結實,但是硬邦邦的,很不舒適,流行於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農村,在70年代的山區仍可見到。
毛底鞋,鞋底無簷條的鞋。簷條,是用以包住各層袼褙邊緣的布條,然後將各層袼褙鉸疊納成為鞋底。
方口鞋,也叫“提籃把鞋”,前口成方形並有鞋襻。
圓口鞋,也叫“和尚頭”“朝光鞋”,為布或皮底,青布幫,圓頭圓口,男女皆用。戰爭年代,也用這種式樣給子弟兵做軍鞋。為了行軍方便,往往在兩個幫子上釘上布帶,可以系在腳背上。
沒臉子鞋,像現在的方口、圓口布鞋,鞋臉小。
單鞋臉子,沿有一條臉兒的布鞋。
雙鞋臉子,沿有兩條臉兒的布鞋。
五眼鞋,是鞋幫有成對的眼兒穿帶系用的鞋。
鬆緊鞋,也叫“鬆緊口鞋”,鞋口用鬆緊帶固定於腳上的鞋。
厚底鞋,底厚及寸,以緞、絨為面,鞋面淺而窄,鞋幫有刺花或者如意雲頭,頂面單梁或者雙梁,是清朝末期男鞋式樣,後來用做壽鞋式樣。
棉鞋,是鞋底、鞋面襯以棉絮的鞋。現代市場上流行的普通棉鞋式樣為雙臉單鼻式,鞋口較小,前後開衩,樣式沒有男女差別、只有大小之分。幫面多以華達呢、燈芯絨、平絨為主。這種棉鞋輕便,暖和,又便於製作,較為流行。
棉烏拉,顧名思義,應是滿族入關之後帶到山東的一種棉鞋。後來,伴隨著山東人闖關東的增多,棉烏拉也成為山東人喜歡穿著的一種棉鞋。棉烏拉的底與幫用豬皮縫製,有腰,鞋內用幹軟之草代替鞋墊,有帶繫於腿上。隔年乾硬,第二年穿時要用水泡軟。20世紀60年代以後,市場上有一種叫棉烏拉的鞋,橡膠底,與棉布幫壓合而成,半深筒,有鞋帶穿眼系起,很暖和,深受青年男女的歡迎。一直到今天,鄉村市面上還有賣的。
靴子,主要有雨靴子、棉靴子、皮靴子。有膠制的、皮製的、氈制的、布制的,都是長筒的。在湖泊、灘塗地區,人們用生牛皮做成高筒靴子,割葦子時穿用,既防止葦茬傷足,又可防水。
蒲鞋,也叫“蒲窩”,用蒲草編就,內裡襯上蒲絨,是北方最便宜的棉鞋。蒲鞋講究“裱”,即在鞋體外面,包釘上一層土布,以免破損。在沿海漁村,則在底、幫上縫包鮮豬皮,既暖和又可以踏雪和泥水。又有“毛窩子”,是一種用蘆花編成的鞋。窮人用它權當棉鞋,光著腳穿,很暖和。一般入冬買來,入春棄之。
花鞋,也叫“繡鞋”“繡花鞋”。繡花鞋多在圓口鞋上設繡,有僅僅繡鞋頭的,有鞋頭鞋幫滿繡的,叫“滿幫子花鞋”。繡鞋中有一種“割花鞋”,兩頁鞋面相對合在一起,按花樣用線納完後,從中用刀割開,形成兩頁完全相同花紋的花飾。傳統圖案“蓮生貴子”“榴開百子”“雙蝶戀花”“龍飛鳳舞”等,多為祈求幸福、富貴、多子,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願。舊時,纏足女子穿“弓鞋”,因為底中弓起而得名。弓鞋長3寸左右,多為布制,也有緞面的,鞋面多繡花鳥圖案,一般為木製底,白漂布沿條,有平跟和坡跟兩種,前臉合縫。纏足婦女還穿“軟鞋子”,也叫“宦鞋”“換鞋”,是睡鞋,多用大紅、大綠的雙層布做成,又緊又小,主要是防止睡覺時裹腳布子脫落和小腳再長大。白天穿在裡面,晚上穿著睡覺。
大皮磕,即大頭軍皮鞋,過去民間以此為日軍、國民黨軍官形象的標配。
釘鞋,是在白幫白底的鞋上塗抹熟桐油,前後掌密密地釘上半寸長的奶頭釘。20世紀30年代後,橡膠雨鞋普及各地,釘鞋絕跡。
雨鞋,也叫“油鞋”“油子鞋”“水鞋”,塗桐油的女用鞋,面較淺;後來有機制的,橡膠的,幫與底壓合在一起。
球鞋,也叫“膠鞋”,軍隊士兵訓練時穿用,黃綠色帆布幫,膠皮底。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還有一種叫“力士鞋”,也叫“回力鞋”,為網球鞋,深受青年人喜歡。80年代以後,球鞋和運動鞋、旅遊鞋混合。
涼鞋,夏季穿用,腳趾、腳後跟外露,鞋面多用帆布、皮革、人造革、尼龍,鞋底多用橡膠、皮革、樹脂,主要指塑膠鞋、皮涼鞋。20世紀60年代以前,農村還有人認為穿涼鞋是一種不雅觀的行為,乃至有順口溜說:“上抖擻,下抖擻(意為上下身皆穿質地柔軟的服裝),下邊還露著腳指頭。”60年代以後,農村開始流行涼鞋。男子穿一種土製的涼鞋,叫“草鞋墊子”,也叫“皮呱嗒子”,是用廢舊車胎釘制而成的土涼鞋。
拖鞋,也叫“鞋趿拉兒”“呱嗒板兒”,只有鞋面護住腳掌,而沒有鞋跟。20世紀80年代以後流行,為室內用鞋。
高跟鞋,是跟部在7釐米以上的女鞋。辛亥革命後,廢除了裹腳制,西方的高跟鞋傳入國內。
20世紀90年代後,出現許多時尚鞋子,有鬆糕鞋、保健鞋、運動鞋、旅遊鞋、長筒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