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是中國人民非常熟悉和喜愛的一個西方國家,有著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法國是第一個同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以及開展戰略對話的西方大國。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法關係都走在中歐和中西方關係的前列,雙邊合作向更多領域、更廣地域和更深層次發展。
明年1月,法國即將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有能力在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以經濟復甦引領中歐關係中發揮更大作用。
開拓經貿合作的新領域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1月釋出的報告顯示,法國對疫情引發的健康危機的反應迅速而有效,實施的經濟復甦和投資計劃有效刺激了重點行業,使得法國經濟迅速反彈,經濟能力基本保持不變。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對法國經濟信心強勁,連續兩年成為法國在亞洲的第一大投資國,即使在疫情期間依然保持了24%的同比增速。
中法兩國政府妥當的應對措施穩定了疫情期間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為後疫情時代深化雙邊經貿合作創造了可能性,為未來的合作積蓄了巨大潛力。
從與歐洲一些國家橫向對比來看,中法經貿合作、投資和技術引進方面還存在發展不充分的現象,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法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三大貿易伙伴國,居於德國、荷蘭之後。2020年中法雙邊貿易額666.5億美元,同比增長1.6%,雖然在疫情期間實現了喜人的逆增長,但僅有中德貿易額的三分之一、不到中荷貿易額的四分之三,同比增速也比兩個國家慢得多;法國還是中國在歐盟的第三大實際投資來源國和第三大技術引進國。截至2021年3月,法國在華實際投資額191.3億美元,僅為德國在華投資額的52%左右。而中國則是法國在亞洲的第一大、全球第六大貿易伙伴。此外,法國是全球第一大化妝品出口國,中國在2020年首次超越德國和美國,成為法國化妝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場。
當前,中法兩國都努力推動實現經濟綠色轉型。法國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在即,正是以能源綠色轉型為契機,深入挖掘雙邊在低碳經濟領域開展經貿合作潛力的好時機。
地理標誌互認的新亮點
2021年3月,《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以下簡稱“《協定》”)正式生效。《協定》實現了中國和歐盟兩個巨大市場對彼此地理標誌的互認,搭建了爭端解決機制平臺,降低了進出口企業成本,提升了產品國際知名度與美譽度。
首批在中國受保護的歐盟地理標誌產品中,法國佔了四分之一,在21個歐盟國家中位居第一。在《協定》的助力下,今年上半年,法國重新成為中國第一大葡萄酒供應國。自此,葡萄酒便將法國南部的陽光帶到了亞歐大陸另一端的中國,讓北京等大城市的居民和法國人民一樣,擁有了在家門口享受法國葡萄酒的便利,成為“相知不以萬里為遠”的生活寫照。
而首批在歐盟受保護的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中,除了初級農食產品之外,還包含了四川泡菜、山西老陳醋、吳川月餅、南京鹽水鴨等地方特色鮮明的加工食品,以及宣紙、蜀錦、瓷器等具有獨特製造工藝價值的中國特色產品,覆蓋了全國27個省份。中國方面的地理標誌具有覆蓋地域廣、地方特色鮮明的特點,使《協定》成為中國向法國乃至歐盟國家介紹這些產品背後蘊藏的飲食習慣、風土人情、傳統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
《協定》讓中法高品質特色農食產品以更放心可靠的方式走進彼此的千家萬戶,切實貼近人民日常生活需要,符合企業對更低成本、更便捷渠道、更穩定預期的要求,為後疫情時代中法雙方的經濟復甦提振了信心,為雙邊經貿合作探索了新的合作模式,開創了新的增長點。
獨立自主引領下的新前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主席同馬克龍總統7次通話、3次出席中法德(歐)領導人影片峰會、共同出席昆明《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就雙邊合作及共同關心的國際議題達成了諸多重要共識。這是中法兩國能經受住世紀疫情的衝擊,確保經濟社會穩定,攜手打造出《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下的農業合作新亮點等諸多成績的根本保證。
疫情對全人類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沒有一個國家有現成的應對經驗,所有國家都在不斷努力,試圖回答如何實現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社會穩定繁榮這個時代考卷。值此關口,像中法這樣的大國更需要發揮獨立自主的優良傳統,從兩國人民的切實需要出發,不受外界干擾,走最符合本國國情的道路。
中法均位列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肩負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責任。為了繼續承擔世界大國的責任,有必要堅守兩國“獨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遠矚、互利共贏”的建交初心,在新的歷史節點繼續相互支援、增進戰略互信,延續良好合作態勢,營造穩定的政策空間,加速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與社會發展。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 於 江 張 馨)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