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6月17日的凌晨2:30一件被稱為“水門事件”的重大丑聞打破了這個寧靜的夜晚,彼時的新聞媒體,他們不顧艱難險阻,全力以赴地深挖事件的核心並毫無保留地將其公眾於世。
(一)尼克松政府與《華盛頓郵報》的較量
水門事件爆發後,尼克松立即出面接受採訪,嚴肅地向全國公眾保證:“在我的指導下,總統顧問迪安先生已在全面調查所有線索。我可以明確地說,調查表明,白宮班子中,本屆政府中,受僱人員中,沒有人捲入這一荒唐事件。”
尼克松的真誠表演,欺騙到了美國公眾,擊敗了“對手”,使得他繼續坐在美國總統的位置上。但這並沒有打消美國《華盛頓郵報》對整件事情的猜疑和思慮。此後,長達半年多的時間裡,他們一直都處於一個單槍匹馬的處境下,還在堅持著調查報道這座看不見底的“冰山”。
“快停下!否則,我要給你們一個教訓!”尼克松說。
面對威脅,《郵報》選擇了堅持不懈,這個選擇使他們承擔了“不聽話”的後果,股價大幅度的下降,資產嚴重縮水,甚至到瀕臨破產的時候,但在這場勢不均力不敵的較量中,《郵報》的這番折騰卻推動了政府部門的通力合作,為接下來的扭轉局勢奠定了基礎。
(二)較量局勢改變的關鍵——伍德斯坦
時年29歲的鮑勃·伍德沃德和28歲的卡爾·伯恩斯坦,這兩位新手是《郵報》不斷挖掘真相道路上關鍵的一環。可在勝利之前沒有人覺得他們能做好,因為他們太年輕了。
說來也怪,這兩個經歷完全不相同的人,居然能“走到一起”。鮑勃·伍德沃德畢業於耶魯大學,這個曾在海軍服役的高材生,家庭環境還算富足,憑藉他“軟磨硬泡”的執著精神以及對《郵報》主編的狂轟亂炸最終成為了一名《郵報》記者。卡爾·伯恩斯坦在1966年大學輟學後做過內勤行業,好奇心讓他願意嘗試各種職業,能來到了《郵報》工作也是一段很奇特的經歷。
圖二:29 歲的伍德沃德(左)和 28 歲的伯恩斯坦(右),此前,他們從來沒有在同一條新聞上合作過。
二人在初次“合體”後便開始了分工合作,他們遵循著新聞學院裡教的方法與技巧步步推進,伍德斯坦組合四處奔走,打探訊息,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謹慎、嚴肅、一絲不苟,種種偵探般的品質終於幫助他們有所收穫。
他們找到那本被稱作為“鑰匙”的通訊錄並發現“W.白宮”的標註時,便已經證明探索的方向與目標是完全正確的,這大大激勵了他們。隨後在資訊的獲取上,二人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特點,伍德沃德的“軟磨硬泡”讓他們無數次去撥打電話來混淆視聽,伯恩斯坦的好奇和敏銳幫助他們找到了“線人”深喉,用暗號的方式不斷地獲得一線訊息。
總結、反思、抓住重點,伍德斯坦可以說開發出了他們的“偵探”潛質,暗號、易裝、調查、推理等等,兩個人的探索力就像偵探小說裡寫的那麼奇幻。鍥而不捨的精神促使他們調查了整整四個月,自《郵報》報道的第一版起到報道達到高潮,二人的完美配合,終於找到了白宮和這件事情關係的千絲萬縷並且堅信在這一切的背後都有隻無形的大手在操控著,而大手就是尼克松政府。
就像一開始說的那樣,誰也不看好這兩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更別提想過他們會是整件事情的關鍵,但正是這兩個可以說“毫不相干”的人,成為了最終勝利的核心力量。
(三)《郵報》的堅持
如果說“伍德斯坦”是一把利劍的話,那麼他們背後——《華盛頓郵報》的主編和發行人就是揮舞利劍的勇士。實際上,最後接過重任的、繼續追蹤真相的是執行主編本·布拉德利和發行人凱瑟琳·格雷厄姆。
本·布拉德利為人風度翩翩、待人熱情禮貌,他把《郵報》辦成了世界著名報紙之一,而凱瑟琳·格雷厄姆輕聲細語、舉止優雅,但在她大家閨秀的外表下有著一顆炙熱的赤子之心,同行們稱她為“鐵娘子”。對於新聞行業,對於《華盛頓郵報》的經營和運作,兩個人惺惺相惜,堅持真理,報業發展一帆風順。
面對幾個月的調查,白宮不但沒有出來辯解反而囂張到恐嚇他們,《郵報》高層對遇到這種事情感到非常的吃驚,但並沒有因為尼克松的囂張氣焰而嚇破了膽,不僅如此布拉德利和格雷厄姆要和他們硬磕到底。
圖三:《華盛頓郵報》報道水門事件
他們要持續報道!
他們曝光出了白宮幕僚長霍爾德曼的腐敗關係,這進一步肯定了尼克松本人的骯髒罪行。不過,伍德斯坦對“霍爾德曼受他人指使從秘密賬戶上批款”的錯誤報道卻讓他們面臨了最重要的誠信考驗。這迎來無數其他媒體的批評,哪怕是他們用立即登頭條報道自己的過失、為過失道歉、更改等的解決辦法,也難逃難聽的話語,《郵報》受到無數的欺凌、謾罵、打壓,這足以擊潰每個人的心理防線。
《郵報》的努力值得被人尊重,但面對有著龐大實力的白宮,他們的力量還是渺小了許多,在1973年的年初,尼克松的“給你一個教訓”開始行動後,《郵報》逐漸面臨著破產的局面,發行人凱瑟琳·格雷厄姆和執行主編本·布拉德利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郵報》走向資金赤字,卻無能為力,有苦說不出來。
(四)勝利的歡呼
“伍德斯坦”的付出以及《華盛頓郵報》遭受的打擊並沒有白費,他們的堅持給了政府部門徹查的決心。1973年10月31日,美國眾議院決定由該院司法委員會負責調查、蒐集尼克松的罪證,為彈劾尼克松做準備。6月25日,司法委員會決定公佈與彈劾尼克松有關的全部證據。7月底,司法委員會陸續通過了三項彈劾尼克松的條款。
圖四:尼克松宣佈辭職,由此他成為美國曆史上首位,迄今也是唯一主動辭職的總統。
終於,在1974年8月8日這場黑暗無比的鬧劇迎來了光明的結局,就像邪惡永遠不可能戰勝正義一樣,彼時的尼克松致信國務卿基辛格宣佈於次日辭職。
同時,百折不屈的《華盛頓郵報》因此獲得了普利策獎,“伍德斯坦”二人組被媒體授予全美英雄的榮譽,第四等級的力量贏得全世界的關注和稱讚。
作者:王雲川 編輯:王雲川
參考文獻:
[1]羅傑·斯特雷特馬特,筆鋒勝劍:揭露水門醜聞[M],新華出版社,2016.
[2]百度百科:鮑勃·伍德沃德——美國“新聞記者之王”[EB/OL],搜狐新聞頻道,http://media.news.sohu.com/31/67/news206966731.shtml
[3]百度百科:卡爾·伯恩斯坦[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卡爾·伯恩斯坦/8756178?fr=aladdin
[4]維基百科:美國唯一辭職的總統[EB/OL].http://www.wikipedia.org/
[5]維基百科:美國水門醜聞事件——《總統班底》www.wikipedia.org,維基百科/[EB/OL],https://en.jinzhao.wiki/w/index.php?title=Special:Search&search=%E6%B0%B4%E9%97%A8%E4%BA%8B&fulltext=1&profile=default&ns0=1
圖片來源:
圖一:
https://baike.baidu.com/pic/%E6%B0%B4%E9%97%A8%E4%BA%8B%E4%BB%B6/90720/0/dc854fdaac00aeb2b7fd4811?fr=lemma&ct=single#aid=0&pic=dc854fdaac00aeb2b7fd4811
圖二:
http://img.notch.qdaily.com/uploads/20190619130540Z4gXzmG86IrWVkRO.jpg-w600
圖三:
http://img.notch.qdaily.com/uploads/20190619130242hk4TFaK3ebNWZUM0.jpg-w600
圖四: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f31fbe096b63f6246b608bfe2008fcf81a4c500f05b3